题解:
课文先后介绍了水稻的种类、生长特性、种植过程、丰产条件、积肥方法等,是一份指导农业生产的教科书。
人物故事:
宋应星(1587——约1666):字长庚,江西奉新人,明末清初大科学家、思想家,《天工开物》作者。与其兄宋应升皆科场不利,长期担任升斗小吏。清兵入关后,宋应升自杀殉国,宋应星隐居不仕。宋应星一生致力于农业和手工业的考察与研究,对生产流程和工艺经验做了总结性概括。《天工开物》描述了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农业方面对水稻浸种、育种、插秧、耘草等生产过程也有详尽记载,被誉为“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
主课文:
原文:凡稻种最多。不粘者,禾曰秔(Jing,1声),米曰粳。粘者,禾曰徐,米曰糯(南方无粘黍,酒皆糯米所为)。质本粳而晚收带粘(俗名婺源光之类),不可为酒,只可为粥者,又一种性也。凡稻谷形有长芒、短芒(江南名长芒者曰浏阳早,短芒者曰吉安早)、长粒、尖粒、圆顶、扁面不一。其中米色有雪白、牙黄、大赤、半紫、杂黑不一。
湿种之期,最早者春分以前,名为社种(遇天寒有冻死不生者),最迟者后于清明。凡播种,先以稻麦稿包浸数日,俟其生芽,撒于田中,生出寸许,其名曰秧。秧生三十日即拔起分栽。若田亩逢旱干、水溢,不可插秧。秧过期,老而长节,即栽于亩中,生谷数粒,结果而已。凡秧田一亩所生秧,供移栽二十五亩。
翻译:水稻。种类最多。不黏的,禾叫秔稻,米叫粳米;黏的,禾叫徐稻,米叫糯米(南方没有黏黍,酒都是用糯米酿制的)。本来属于粳稻,晚熟且带黏性的(俗名叫“婺源光”一类),不能做酒,只能煮粥,这是另一个稻种。稻谷颗粒形状,有长芒、短芒(江南称长芒稻种为“浏阳早”,短芒稻为“吉安早”)、长粒、尖粒、圆顶、扁粒等多种不一。其中米的颜色有雪白、淡黄、大赤、半紫和灰黑等多种。
浸种期,最早的是在春分以前,叫做社种(遇天寒有冻死不长的),最晚的则在清明以后。播种时,先用稻草或麦秆包好种子,放在水里浸泡几天,等发芽后再撒播到秧田里。苗长到一寸多,就叫做秧。秧龄满30天,即可拔起分插。稻田遇干旱或水涝,都不能插秧。秧苗过了育秧期就会变老而拔节,这时即使再栽到田里,结谷也就稀疏几粒。一亩秧田所育秧苗,通常可供移栽25亩田。
原文:凡秧既分栽后,早者七十日即收获(粳有救公饥、喉下急,糯有金包银之类,方语③百千,不可殚述),最迟者历夏及冬二百日方收获。其冬季播种、仲夏即收者,则广南之稻,地无霜雪故也。
凡稻旬日失水,即愁旱干。夏种冬收之谷,必山间源水不绝之亩,其谷种亦耐久,其土脉亦寒,不催苗也。湖滨之田,待夏潦已过,六月方栽者,其秧立夏播种,撒藏高亩之上,以待时也。
南方平原,田多一岁两栽两获者。其再栽秧,俗名晚糯,非粳类也。六月刈④初禾,耕治老膏田⑤,插再生秧。其秧清明时已偕早秧撒布。早秧一日无水即死,此秧历四五两月,任从烈日咦干无忧,此一异也。
翻译:插秧后,早熟的品种约70天即可收割(粳稻有“救公饥”、“喉下急”,糯稻有“金包银”等品种。各地的品种叫法多样,难以尽述)。最晚熟的品种,从夏天到冬天历经200多天才能收割。有冬季播种,夏季五月收割的,那是广东南部的水稻,因为那里终年没有霜雪。
如果水稻缺水十天,就干旱受伤。夏种冬收的水稻,须种在山间水源不断的田里。这类稻生长期长,土温也低,禾苗长势慢。湖边田地,等到夏季洪水过后,大约六月才能插秧。其秧苗应在立夏时节播种,选择地势较高的秧田里,等汛期过后才插秧。
南方平原,水稻多一年两栽两熟。二季秧俗称晚糯,不是粳稻。六月割完早稻,犁耙稻田,插晚稻秧。晚稻秧在清明就和早稻秧同时播种。早稻秧一天缺水就会死,晚稻秧经四、五两月,不怕曝晒和干旱。品种很特别。
原文:凡再植稻遇秋多晴,则汲灌与稻相终始。农家勤苦,为春酒之需也。凡稻旬日失水则死期至,幻出早稻一种,粳而不粘者,即高山可插,又一异也。香稻一种,取其芳气以供贵人,收实甚少,滋益全无,不足尚也。
凡稻,土脉焦枯则穗、实萧索。勤农粪田,多方以助之。人畜秽遗,榨油枯饼(枯者,以去膏而得名也。胡麻、莱菔子为上,芸苔次之,大眼桐又次之,樟、桕、棉花又次之),草皮木叶,以佐生机,普天之所同也(南方磨绿豆粉者,取溲浆④灌田肥甚。豆贱之时,撒黄豆于田,一粒烂土方寸,得谷之息倍焉)。土性带冷浆者,宜骨灰蘸秧根(凡禽兽骨),石灰淹苗足,向阳暖土不宜也。土脉坚紧者,宜耕垄,叠块压薪而烧之,填坟松土不宜也。
翻译:晚稻遇到秋高气爽天气,要经常灌水。农家辛劳,为酿造春酒之需。水稻本不可缺水,后来却从中演化出一种旱稻,是不黏的粳稻,即使高山也可种植,这又是一种变异品种。还有一种香稻,由于它有香芳香,专供富贵人享用。然产量很低,也没滋补益处,不值得提倡。
水稻若栽在贫瘠田里,则稻穗稀疏,谷粒不饱满。农民千方百计增进稻田的肥力。人畜的粪便、榨了油的枯饼(“枯”因榨去油而得名。其中芝麻籽饼、萝卜籽饼最好,油菜籽饼稍稍次之,油桐籽饼又次之,樟树籽饼、乌桕籽饼、棉花籽饼再次之)、草皮、树叶,都可增肥增产,全国各地皆同(南方磨绿豆粉的农民,用发酵浆液浇灌稻田,肥效甚好。碰上豆子便宜时,将黄豆粒撒在稻田里,一粒豆可肥田方寸,收益便是双倍)。土性寒凉的“冷水田”,插秧根要蘸上骨灰(禽、兽骨均可),再用石灰撒于秧脚。向阳的暖水田则不必如此。对于土质坚硬的田,应该把它耕成垄,将土块堆放在柴草上烧,对黏土和土质疏松者则不必如此。
赏析与写作指导:水稻种植起源于中国
古语云:君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明末,水稻产量占中国粮食作物总产量的70%,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古人提出麻(麻籽为食用油原料)、黍、稷、麦、菽为五谷,即五种主要粮食作物,其中却无水稻,为何?宋应星解释说,水稻在古代主要是南方作物,而提出五谷概念的,都是生活在西北干旱地区的古代圣贤。那是北方尚无种植水稻的条件,故水稻未被他们列入五谷之中。后人重编的五谷,删去麻,加上稻,成为稻、黍、稷、麦、菽。
水稻是草本稻属植物的一种,一年生,禾本科,单子叶,性喜温湿,成熟时约有1米高,叶子细长,宽约2——2.5厘米。稻粒大小在5——12毫米长,厚度2——3毫米。
水稻种植起源于长江中下游地区。近年考古成果证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水稻栽培历史,可是追溯到距今18000——14000年前。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浙江浦江上山遗址,都有史前种植水稻的考古发现。7000年前,水稻在这一带大面积种植推广,后来逐步传遍全世界。如今水稻种植遍布中国南北方,包括台湾地区、长江流域、黄河流域、黑龙江流域等,以及日本、朝鲜半岛、东南亚、南亚、地中海沿岸、美国东南部、中美洲、大洋洲和非洲部分地区。中国科学家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优质品种,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为解决中国粮食问题和全世界饥饿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今日世界,近一半人口以稻米为主食。
水稻种植不但需要丰富的天文学、气候学、物候学、植物学知识,还需要完整的技术体系和工具体系的支持,同时还需要社会化合作。所以,中国水稻种植史,从一个侧面显示了中国文明灿烂辉煌的综合成就。
水稻的培育与终止,对人类的生产方式、家族制度、居住模式、社会组织模式、政治及行政模式、文化性格,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中国文化是在最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农业生产方式基础上累积而成的,而农业技术和农业生产方式,又是在种植稻、黍、稷、麦、菽等多种农作物基础上积累而成的。所以,水稻和五谷种植,乃是保障中华民族繁衍、养育中国文化成长的基础的基础。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一切文明、文化得以产生、成熟的前提。本文隆重介绍水稻的生产,乃是向中国文化所赖以形成粮食种植业致敬,向千万年来用辛勤、艰苦劳动(农家勤苦)养育着整个民族的农民致敬。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栽培水稻最早的著作_
题解: 课文先后介绍了水稻的种类、生长特性、种植过程、丰产条件、积肥方法等,是一份指导农业生产的教科书。 人物故事: 宋应星(1587——约1666):字长庚,江西奉新人,明末清初大科
-
《仪礼·丧服·子夏传》_礼记丧服小记翻译
凡礼之大体,体天地,法四时,则阴阳,顺人情,故谓之礼。訾之者,是不知礼之所由生也。夫礼,吉凶异道,不得相干,取之阴阳也。丧有四制,变而从宜,取之四时也。有恩有理,有节有
-
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翻译为现代文_
文|文氓 很久很久以前,江西吉安有一位爱喝酒、爱养猫、爱自由的贵公子。 这位公子啊,“体貌丰伟,美皙如玉,秀眉而长目,顾盼烨然”,甚是俊俏。 这位公子啊,“年二十举进士”,“
-
文言文观潮翻译和原文_天祥至潮阳见弘范翻译
一、原文: 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扞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
-
天净沙·秋思原文及翻译_天净沙·秋思以乐景写哀情的句子
元代: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译文 太阳渐渐西沉,已衔着西山了,天边的晚霞也逐渐开始消散,只残留有几分黯淡的色彩,映照着远
-
潼关古诗名句赏析_潼关古诗翻译及注释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 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 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 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 丈人视要处,窄
-
诗经卫风木瓜赏析鉴赏_木瓜《诗经.卫风》翻译
木瓜 先秦:佚名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 译文 你将木瓜投赠
-
诗的英语翻译_七夕古诗的翻译
晴朗的夏夜,天上繁星闪耀,一道银河横贯南北。银河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相传啊,每年七月初七,牛郎织女就会于天上的鹊桥相会。 农历七
-
我们觉得这个故事非常有趣翻译_童话故事英语翻译
基金项目: 本文得到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科研项目“跨文化视角下的翻译研究”(编号为A-3500-11-10)、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改项目“基础英语课程建设”(编号为A-2300-12-0302)和上海工程技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