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椿
20世纪70年代,中央气象台遇到了台风定位和强度判断的困难。
西北太平洋的台风对我国至关重要,我们仅有的二三部沿海雷达,测距最大只有400公里,难以满足监测预报需要,一旦台风到近海沿岸时被我们雷达测到也就是快登陆了,这使我们防台风遇到极大困难。
正是这时,中科院大气所荆其一、周风仙、蒋本汤等人利用1969年自行研制的简陋设备在917大楼(中科院地理所)接收到美国极轨气象卫星对云和地面的拍摄照片。虽然这些照片质量并不高,但勘察加半岛地形地貌和台风系统却清晰可见。这就引发我们,是否能利用卫星云图来监测到台风?大气所搞接收的同志也对此非常感兴趣。当时收到的是黑白的底片,为了实时应用就必须一大早将夜里收到的底片拿到中央气象台洗印出来给预报员判读。因此,碰到了现在根本不存在而当时极为困难的两个问题:一是要洗印黑白照片的设备,二是每天派车去917大楼取底片。整个中国气象局就只有一套洗印设备,其实就是一个放大机、一些冲洗照片的器皿和显影定影液等,中央气象台领导经联系后也不让使用,无形中这项极有创新意义、业务上也非常紧迫需要的技术开发搁浅了。
一天早上,我们预报组的同志在清扫卫生责任区马路的落叶时,孟平(总参气象局局长)也来参加扫地。我就给孟平谈及此事,抱怨有关部门不了解此事的重要意义和不支持的态度。孟平当时未表态,但当8时我们一上班时,就接到通知去领设备,安排车次等事。
当时我们的室领导骆继宾随即组织好力量开始从事极轨卫星产品在天气预报中应用的研究工作,记得当时有张驯良、徐夏囡、杨祖芳、张芬藺、蒋佩君、李文霞和楼汉大等人。
随后,为了加强研究力量,陈联寿、吕君宁、王继志也参加进来。特别是美籍华人张捷迁先生从美国带来的卫星对台风各阶段、各种强度的判读标准,使我们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作了更深人的研究和实用。
大约是1974年或1975年,为了发展中央气象台的预报技术成立了预报二组,陈联寿和邬元康同志负责在已被拆除的老中央气象台三楼开展对新技术的研究,陶诗言、丁一汇、方宗义、李玉兰、周桂棣等同志来参加,使卫星气象工作更加系统深人的发展,发现了一系列指导性的技术开发成果,同时各地方气象台也建立了APT卫星云图接收站,使卫星气象得以在全国气象预报中全面应用。
(摘自《风雨兼程——新中国气象事业回忆录续集(1949-2000)》有删减)
(来源:《中国气象报》2016年2月26日六版 责任编辑: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