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儒家传人成了法家集大成者?
战国末期,作为儒家集大成者的荀子门徒,韩非和李斯,最后成了法家的代表人物。为什么两位儒家的门徒最后居然“转换门庭”,投靠到法家门下,这是为什么?
笔者通过历久以来的思考,总结了两点原因:
- ①荀子的“人性本恶”论,深远影响了韩非和李斯,使得他们认为只有采取法家的手段才抑制“人性恶”的问题。
孔子不讨论人性善恶问题,夫子“有教无类”。到了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就要变“恶人”;到了荀子,认为“人性本恶”,必须通过后天的“礼乐”教化,才能改良“人性”,使之“向善”。
笔者认为:这个时候,韩非和李斯应该深信“人性本恶”的理论,不然也不会投在荀子门下。只不过,韩非等人可能并不认为“礼乐”能够改良“人性”,所以投向“法家”,想通过外部的法术约束,来使得“恶的人性”至少不敢“胡作非为”,通过法这种“强制的力量”来解决“人性恶”的问题。
- ②作为儒家的极右翼力量,韩非等人抛弃了儒家“忠恕”中“对下层宽恕”的做法,通过对君王极度的“忠诚”实现个人影响力的提升。
笔者之前好几篇文章说过,墨家代表下层的“广大群众”,儒家代表中层的“贵族”或者“贵族附庸”,但是贵族阶级一定程度上是对君主的威胁,要知道不安分的贵族阶级,是可能通过反叛而上位,取代君主。
既然君主不是太信任中层的贵族,那么听起来“略显虚伪”的贵族附庸“儒家”肯定不会被君主百分百信任。这时候,儒家的地位就处在一种尴尬位置,被最上层的君主重视,但是却又不完全被信任。
作为儒家传门徒的韩非等人,意识到这一点,为了提升影响力,决定放弃一部分儒家思想,放弃贵族阶级,彻底地投靠上层君主。
儒家的主要思想是“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忠”是“对君主忠诚”,“恕”是“对中下层宽恕”。“两边都讨好,其实谁也讨好不了!”
为了讨好君主,韩非等人彻底放弃了“对中下层宽恕”的“恕”,投向“彻底的忠诚”君主的“忠”(类似愚忠),给君主支招,实现控制民众、驾驭群臣。法家向来与贵族对立的,商鞅变法还对秦孝公的弟弟用刑,就说明这一点,极右翼的儒家是可能不择手段的投靠君主。
儒家中走向“对中下层宽恕”的一派,是传统儒家。而彻底走向君主一侧的“儒家”,其终极归宿就是“法家”!
帝王之术无非就是“外儒内法”
汉武帝采用董仲舒的“摆出百家、独尊儒术”,貌似让“儒家”大赢了一场,但实际上,儒家“赢在外表、输在里面”。表面上,如汉武帝这样的皇帝,好像的确很尊重儒家,让大家都学习“礼乐”,但本质上只看重的是儒家提倡“忠君”的道德思想,其他的,如礼乐制度实际上对加强统治的作用不是特别的大。
按照汲黯的说法,汉武帝是“内多欲而外施仁义,欲效(仿)唐虞之治”的人,说的不光是汉武帝,每一代的君主都是这样,是人,就有很多欲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天下始终在自己的手中”,“外施仁义”是一种表面文章,“人心隔肚皮”,而要保证“江山稳固”这一点,光靠儒家的“忠君”的道德是不够。
而其他的道家、名家、墨家、阴阳家等都无法为“君王政治”提供道德以外的帮助,最后就落到的“法家”的身上,只有利用法家的“法、术、势”,才能建立最后一道防线。这似乎是一切君主的最终选择,西方政治学家马基雅维利《君主论》讨论过相类似的内容。
如此一来,君王平常披上儒家“礼乐”的外衣,教化大家;如果底层民众还是不听使唤,帝王就会“偷偷地”私下这个伪善的外衣,对你采取“法、术、势”的手段,让你被迫于其统治以下。
外儒内法,是中国历代君主治国的实际手段。
法家与道家“无为而治”的密切关系
道家讲究“道法自然”,讲究“无为无不为”的“无为而治”,所谓的“无为”是遵从“大自然的规则”,实际上“无为”是“不妄为”。
笔者认为:法家也讲究这一点,只不过法家不是让人遵守“自然的规则”,而是制定“人为的规则”,让所有人遵守,这样一来,君主就可以“垂拱而治”“无为而无不为”了。
所以,都是“无为而治”,法家与道家有相似之处,但是差别在于:法家提倡“人为的规则”来代替“自然的规则”,实现“无为而治”!
法家的法、术、势及其深远影响
韩非是法家集大成者,提倡君主采用“法、术、势”。其中:
- “法”就是“刑法”,建立“国家刑罚”的暴力机器,使得每一位民众必须屈服在其强制力之下,实现对民众的控制。
- “术”就是“权术”,利用“赏罚分明”的权术方法,对付中层的贵族和群臣,“以名责实”,给你官衔和有限权力,然后要求有相应的“业绩”,以实现对群臣的驾驭。
- “势”就是“势力”,权衡“敌我双方”的优势缺点,发挥自身的“势能”实现敌国的操纵,最终达到政治或军事目的,实现对敌对力量的牵制。
“法、术、势”并没有随着封建社会的消亡而消失,依然活到了现在,至少体现在以下几点:
- 法家的“法”,虽然不是“民主的法律”,但是按照现代法律学观点“不公正的法律也是法律”,恶法亦法,可以说法家的“法”,依然是具有实际作用的法律。(这一点上,笔者与冯友兰有分歧,特此说明。)
- 法家的“术”,实际上是一种“绩效考核”制度,给予你职位和相应的权力,然后考核你的业绩,达到最终的的绩效目标。这应该是现代“公司绩效考核制度”的原型吧!
- 法家的“势”,在国际关系学中的有所应用,“地缘政治”,“弱国无外交”,国家关系就是各方势力在政治角逐中的相互作用,“势”的运用对于国际政治很重要。管理学中有个“SWOT”(态势分析法),就是相类似的应用。
- 法家的“无为而治”,是所有企业的最终目标,就像曾有人说的:“企业在老总长期缺席的情况下依然能正常运行,才说明公司制度的优良,这个公司才是个好公司!”,公司老总“垂拱而治”是一种理想目标,而制度则就是法家所谓“人为的规则”。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哲学史家文库_诸子百家法家思想主张
本文仅代表笔者个人观点。如果您喜欢本文章,请收藏、点赞、评论或转发,关注本头条号,将继续给您推送精彩内容! 为何儒家传人成了法家集大成者? 战国末期, 作为儒家集大成者的荀
-
桃花源记行草书法作品_桃花源记行书字帖
张照(1691~1745),字得天,号泾南,亦号天瓶居士,江南娄县人。康熙四十八年进士。清藏书家、书法家、戏曲家、书画目录整理者 款识:向藏思翁书此诗,已赠徐子坛长。兹追仿其意,张照。
-
楷书桃花源记书法欣赏_桃花源记行书字帖
王羲之 行书集字《桃花源记》 王羲之,中国最著名的、造诣最高的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祖籍山东临沂人,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
-
初一文言文通假字汇总_小学文言文通假字大全
1、项为之强 “强”(jiāng) 通“僵” 《童趣》 2、不亦说乎 “说”(yuè) 通“悦” 《〈论语〉十则》 3、诲女知之乎 “女”(rǔ) 同“汝” 《〈论语〉十则》 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zhì
-
儒家所注重的孝道,其实是维持社会安定的手段_在儒家学说中孝为伦理道德之首,子曰
1、儒学认为「三无」为不孝,应处五刑 在《孝经》的「五刑章」中,子曰:「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要君者无上,非圣人者无法,非孝者无亲,此大乱之道也」。孔子认为,在当时
-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_以孝为核心的孝文化
摘要: “孝”的观念产生于中国古代的农耕文明,在宗法家族制度中得以确立和体系化。两千多年来,从统治者到普通民众,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目的共同构建了“孝”的道德网络和行为模
-
陶渊明的什么诗和谢灵运的什么诗_陶渊明和谢灵运山水诗有什么异同
陶渊明与谢灵运同时东晋杰出的诗人,同样向往追求隐居、自由自在的生活。陶渊明与谢灵运的诗歌成就虽不分伯仲,但二人选取的诗歌题材、风格等还是有所差异的。陶渊明是田园诗歌的创
-
汉百度百科_汉中 诗词
(一) 汉缘 汉者,天汉,银河之古称也。古代指银河,也有浩瀚星空、泛指宇宙之意。汉亦指汉水,古人认为汉水和天上的银河是相通的。《诗·小雅·大东》“维天有汉”,意为天上有大水
-
文天祥为什么视死如归_文天祥败兵被俘
文天祥赴死,是中国儒家精神的一座丰碑。 这座丰碑不仅体现在大义凛然慷慨赴死,或者“国要你死,你不得不死”的悲壮,而是体现在很多人不知道的却留在历史里的番外,在这个故事里,
-
天净沙·秋思草书_天净沙·秋思行书作品
赵孟頫《天净沙·秋》行书,诗作者元朝白朴。赵孟頫,南宋末至元初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他博学多才,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赵孟頫的书法结字遒美,行笔潇洒飘逸,如行云流水
-
儒道佛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_我国道家思想与佛家思想的共通之处
古代的中国人活着受帝王管理,死后归阎王管理,生生死死均有所属。人们把肉体和灵魂视作两件事,这是任何一个宗教的本质特点,否则也不会产生宗教。 对于宗教信仰,无论本土道教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