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雎不辱使命》是《战国策·魏策四》中的一篇史传文,后收录于《古文观止》。这篇文章写唐雎奉安陵君之命出使秦国,与秦王展开面对面的激烈斗争,终于折服秦王,保存国家,完成使命的经过,歌颂了唐雎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爱国精神,揭露了秦王的骄横欺诈、外强中干的本质。文章内容精彩,情节完整,引人入胜;人物形象生动,秦王的色厉内荏、前倨后恭,唐雎的不畏强暴、英勇沉着,都写得栩栩如生。
但是我们再仔细思考一下,认真看下全文的内容,却可以发现文章一些情节有很大的漏洞,也就是说这个故事更可能是编造的,而不是真实的历史!!!
我们再来复习一下全文: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翻译如下:
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我想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国,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啊!”安陵君说:“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片的土地交换小的土地,很好;即使如此,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卫它,实在不敢交换啊!”秦王不高兴。于是安陵君派遣唐雎出使到秦国。
秦王对唐雎说:“我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不听我,这是为什么呢?况且秦国已经灭了韩国亡了魏国,而安陵君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是因为我把安陵君当作忠厚的长者,所以才不打他的主意。现在我用十倍于安陵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是轻视我吗?”唐雎回答说:“不,不是像你说的这样。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并且保卫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仅仅是五百里呢?”
秦王勃然大怒,对唐雎说:“您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唐雎回答说:“我未曾听说过。”秦王说:“天子发怒,倒下的尸体有百万具,血流千里。”唐雎说:“大王曾经听说过平民发怒吗?”秦王说:“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唐雎说:“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发怒。从前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到宫殿上。这三个人都是出身平民的有胆识的人,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征兆。现在,专诸、聂政、要离,加上我就要成为四个人了。如果有才能和胆识的人一定要发怒的话,就要使两具尸体倒下,血流五步远,天下百姓都是要穿孝服,现在这个时候就是这样。”于是拔出宝剑起身想要与秦王同归于尽。
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说:“先生请坐!怎么到这种地步!我明白了:韩国、魏国灭亡,然而安陵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生存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我们可以看到,唐雎在博弈过程中能有的优势就是他能够拿着剑和秦始皇同归于尽,但是我们仔细思考一下,一个他国来的使臣,能够和秦王当面谈话就不说了,(看能够威胁到秦王的样子估计也靠的很近,周围也没什么臣子),最主要的是他竟然能够拿着剑参与对话。。。
秦始皇好歹一国之君,这个时候年纪估计也有三十四岁,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按道理说安保工作可谓是重中之重,可是竟然会让他国使臣带着剑上来。
而且这件事发生在公元前225年,在两年前,也就是公元前227年,发生了一件特别重大的刺杀事件-荆轲刺秦王。荆轲拿了樊於期的人头和燕督亢的地图才好不容易靠近秦王,按道理说在经过这件事之后秦王的安保措施肯定会加强,秦王不太可能会无知到让这样弱智的事情发生吧。
在荆轲刺秦王中我们可以看到秦朝法律,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连自己人都这么防着,何况是他国使者呢?所以,唐雎持剑逼迫秦王一事,很有可能是杜撰的。
后世文人评论此文时,也提出过质疑。
比如:
清代林云铭:“篇内有灭韩亡魏之语,似在始皇二十二年以后之事,时三晋皆属秦,何处更容得安陵五十里之地?荆轲事在先,彼时犹以督亢图藏匕首而进,兹何独许唐雎带剑上殿耶?纵令此回安陵尚存,唐雎果有劫秦之事,始皇亦未必肯学齐桓,不背曹沫也。但其文摹写入神,大为孱弱吐气。
清代余诚:“以吕政(即秦王嬴政)之暴横而雎仗剑数语,至使悚惧谢罪,妙人妙事妙文。按《通鉴》始皇十七年灭韩,二十二年灭魏。篇中有灭韩亡魏等语,唐雎之使自应在二十二年之后,其事之有无,殊不可靠。或曰:此辩士之寓言。”
可见,此文很可能是杜撰的,甚至只是完全编造出来的一篇寓言故事而已,历史上可能有唐雎这个人,但他有没有做出这样的事那就不得而知了,我们一直赞扬的大智大勇的唐雎很有可能是一个杜撰出来的故事,这就有点不太严谨了。
我们的课本却试图在引导我们相信有其人其事,老师讲解时也不提出一些疑问。可见,“王之蔽甚矣”。
我们的课本总是试图教会我们一些看上去可能非常正确的道理,但是为了完成得出“正确”的道理这个目的,经常傻乎乎地用一些没有任何根据的、甚至完全是杜撰的故事来证明。我们自然有疑问,连前提都错了,这结论到底还是不是正确的呢?当我们从学校学了一些道理之后,来到社会,却发现完全不起作用,然后我们就会说:“这就是社会啊”,并进而怀疑所接受的教育。这是不是有点本末倒置了呢???
我们学校应该做的,或者说更应该重视的,应该是规则、法律、制度的教育。道德教育当然要有,但绝对不可完全就是道德教育。否则当学生到达社会之后,便开始质疑学校的教育正确性,那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唐雎不辱使命下一篇课文是什么_九下语文10课唐雎不辱使命课件
《唐雎不辱使命》是《战国策·魏策四》中的一篇史传文,后收录于《古文观止》。这篇文章写唐雎奉安陵君之命出使秦国,与秦王展开面对面的激烈斗争,终于折服秦王,保存国家,完成使命
-
唐雎不辱使命唐雎赏析_唐雎不辱使命是真的吗?
春秋战国是百家争鸣的时代,也是各种舌辩之才大展风采的时期,至今仍被人常常提起的有张仪、苏秦、陈轸,甚至毛遂之流也在史书上占有一席之地。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到公元前200多年
-
唐太宗李世民的相关史实_唐太宗李世民全传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 【一说599年1月23日 】-公元649年7月10日),祖籍陇西成纪,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 李世民
-
一家之言胜于九鼎之宝 三寸之舌胜于百万雄狮_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
古人云:“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兵” 战国时期纵横家苏秦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游说六国,终于身挂六国相印,结成抗秦联盟;其同窗好友张仪则凭其口舌之才游说六国
-
完璧归赵的故事200字_完璧归赵的故事100字概括
战国时候,赵王得到了一块名贵宝玉“和氏璧”。这件事情让秦国大王知道了,他就写了封信,派人去见赵王,说秦王愿意用十五座城来换那块宝玉。 赵王看了信,心里想,秦王一向是只想占
-
完璧归赵的赵是什么意思_完璧归赵是啥意思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了历史典故“完璧归赵”的故事。 “蔺相如带宝玉去秦国换取城池;见秦王有诈;便凭着大智大勇;终于使宝玉完好回归赵国。” 那究竟当时的情形是怎样的呢
-
完璧归赵的历史_完璧归赵出自历史故事
战国时代,赵惠文王得到一块稀有的宝玉“和氏璧”。秦国的昭襄王听说这件事后,就派使臣送去一封信,说愿意以十五座城池来换取这块璧。 赵王十分苦恼,既不敢不给秦国和氏璧,又怕给
-
魏晋的选官制度是_西晋的选官制度
仕进制度就是选拔读书人出来做官的制度,所以它还有个名称,叫“选官制度”。“仕”就是士大夫的“士”旁边加个单人旁,“学而优则仕”的那个仕;“进”就是进步的进,“仕进”就是
-
完璧归赵历史故事类成语_完璧归赵的历史典故20字
战国时代,赵王无意间得到了一块宝玉和氏璧,秦昭襄王听说后非常想要据为己有,因此就派人到赵国,对赵王说秦国愿意以十五个城与赵国交换这块玉。赵王心里非常舍不得,但是因为赵国
-
词帝 李煜_李煜的词精选十首
接下来打算写一些连载的文章,写什么呢,想了很久,就写自己一直比较喜欢且钟爱的古典诗词吧,分享一些我对古诗词的一些见解,古诗词的创作来历,趣闻轶事,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而古
-
商鞅变法的秦王_秦朝的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我们都知道,自从秦国变法后,战斗力越发强劲。秦国最终灭六国统一天下,商鞅功不可没。可是秦王为何要杀商鞅这个大功臣呢? 图-秦孝公时期秦国疆域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离开
-
芈月传魏颐有孩子吗_芈月和魏美人的关系
在电视剧《芈月传》中,魏夫人和芈姝是死敌,为什么魏夫人的几句话,就能让芈姝唯一的儿子公子荡和魏夫人的侄女魏颐喜结连理? 1-公子荡需要更多政治实力 公子荡虽然是秦王唯一的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