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乃作者每天的小确幸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平定突厥以后,唐太宗必须面对久经战乱的国家了。跟曾经繁荣时的隋文帝时代相比较,唐朝的全国户口还不到300万,只有隋朝的三分之一;从洛阳到山东,几千里昔日繁华的大地,满目荒凉,灾荒连年,社会经济十分萧条。多年来,李世民在各地征战,比较懂得百姓们的疾苦和需求。即位之后,他便下令恢复均田制,每个成年男子都可分到20亩永业田,另外还能分到80亩口分田,这不仅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要求,也保证了国家有固定的赋税收入,限止了田地过分的兼并。农业得到发展,国家富强有了物质保证。
唐太宗知道,没有强大的军队,朝廷就无法抵御外来的侵扰,但是,要靠国家把所有军队养起来,又缺乏庞大的军费。于是,他推行了府兵制,这样既减轻了国家军费的负担,又保证了兵源,还不致于太影响各地的农业生产。这两项措施使唐朝初年的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李世民知道,要让自己的治国方略得到贯彻,必须有一批能人替朝廷办事。所以,无论是当年被封为秦王,或者以后当了贞观天子,在李世民的身边,总有十分能干的臣下为他出谋划策,效力办事。
尉迟敬德是唐太宗最得力的武将。在玄武门之变前夕,李建成拉了一车金银送给尉迟敬德,要他帮着暗害李世民,尉迟敬德断然拒绝了。李建成知道后非常恼怒,想派人刺杀尉迟敬德,尉迟敬德毫不动摇,立下了大功被封为吴国公。他登基后第三年曾下令朝廷所有官员必须上书议论朝政,提出建议。在这些意见书中,唐太宗发现武将常何的奏章言之有理,便找常何当面询问。常何说是自己的门客马周写的。立即派人召见马周。他发现马周确实是个治国的人才,立即任命他当监察御史。马周因为政绩卓著,最后当上了中书令,主持着朝廷大政。
马周果然也没有辜负唐太宗的信任,因为政绩卓著,最后当上了中书令,主持着朝廷大政。到了贞观十七年,天下在这些能人的治理之下已经达到大治的程度。唐太宗不忘曾经帮助自己的大臣们,下令让画师把最出名的24位大臣的肖像画好,挂在皇宫里的凌烟阁里。他有空闲便带人去观瞻,让人们永远纪念这些名臣名将,这便是历史上传为美谈的“凌烟阁画像”。更为可贵的,是唐太宗善于听取大臣们的反对意见。他听了魏征的意见,深知只听片面意见的害处,认识到听取各种意见,特别是反对意见的重要。在贞观年间,出现了君臣和谐,政治开明的大好局面。
唐太宗并不是完人,他也会好大喜功。登基4年之后,他便有意把洛阳的宫殿修复起来,张玄素公开上书反对,说:“洛阳宫不能修。当年隋炀帝修西苑,大兴土木,劳民伤财,惹得百姓们起兵反隋。现在战争方息,百姓元气未复,陛下不以安民为重,这不是重蹈炀帝覆辙吗?”唐太宗心里不是滋味便反问他说:“你以为我连隋炀帝都不如,那么,跟桀、纣相比,我又如何呢?”张玄素毫不客气,回答说:“陛下如果一定要在现在修洛阳宫,结果和桀、纣不会有两样!”虽然刺耳的批评让唐太宗不舒服了好久,但是他最终还是接受了意见,停了洛阳的工程,还重赏了张玄素。
有一次唐太宗问房玄龄:“你们修撰国史的官员为什么总把本朝的记录隐藏起来,不给当今君主看?”房玄龄回答说:“史官有秉笔直书的传统,只怕君主读了大发雷霆,所以只得秘藏起来,供后人查看”唐太宗大不以为然,立刻下令调出唐高祖和自己贞观年间的史实,并说:“有什么写什么,怎会开罪君主呢?”史料送来了,唐太宗发觉唐高祖九年六月四日玄武门之变的史实记载得十分含糊,便把史官叫来,当面把当时的情况一一讲明,让他们记录到国史里去。利于国家安定,利于百姓的事,绝对不可隐讳,去浮词,书史实,才能让历史真实,起到惩恶劝善的作用。
一年秋天,唐太宗觉得在长安宫廷里太久了,想出外打猎散散心。不料命令刚下达,从小小的栎阳县,送来了一道奏章,上本的还是县里的小小的八品官,县丞刘仁轨。姓刘的县丞说:皇上想在秋日出猎,本不是件坏事,只是秋天正值农忙,百姓无暇应征替皇上服役,应改在冬天才妥当。唐太宗看了,立即推迟了出猎时间,把刘仁轨提升到更高的官职上,表示对他勇于进谏的鼓励。整个贞观年间,唐太宗任用贤臣,采纳正确意见,改革政治,发展生产,把凋敝的国家治理成当时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度。可以说,有这样的贞观天子,才会出现流传千古的“贞观之治”。
参考资料:《中华历史》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唐太宗在东突厥地区采取的统治措施_唐高祖称臣于突厥
本文乃作者每天的小确幸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平定突厥以后,唐太宗必须面对久经战乱的国家了。跟曾经繁荣时的隋文帝时代相比较,
-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论文800字_唐太宗与贞观之治500字
唐太宗李世民是高祖李渊的次子。起初,高祖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李世民被封为秦王。李世民在统一战争中战功显赫,威胁到了李建成的地位,双方结党营私,斗争愈发激烈。最终,李世民
-
魏征进谏概括_魏征敢于直言进谏的故事
敢于直谏的名臣魏征——从总结隋亡的教训出发编纂史学 说起魏征,大家或许会有点印象,他是唐朝开国重臣,但是大家对于最初的魏征又有多少了解呢?今天我就和大家聊一下魏征最初起兵
-
李世民以魏征为镜的故事_
唐太宗李世民与魏征这对“圣君良臣”,二者相互塑造,使得君成了圣君,臣成了良臣,两人之间那份千古难遇的君臣情谊,一千多年来,在史海上空中一直经久不息传颂着,为后世君臣所效
-
历史上的魏征_魏征是哪个朝代的大臣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幼年丧父母,随叔父生活。建安十二年(公元二〇七年)被刘备三顾茅芦的诚意感动,出任刘备
-
当止不止文言文翻译得到了什么启示_
《止学》是一部论胜败荣辱的人生智典,系隋朝大儒王通所著,号文中子。唐代魏征(唐初名相,贞观之治功臣)、李靖(隋末唐初将领,文武兼备的著名军事家)、徐世绩(唐初名将,与李
-
前七任太子都死了李恪_李世民三儿子李恪的结局
为何说吴王李恪是唐太宗李世民待遇最差的儿子? 虽然一直以来由于电视剧的宣传,很多人误以为李恪是唐太宗最喜欢的儿子,但就史实而言,论起唐太宗所有儿子中谁的待遇最差,李恪称第
-
贞观政要节选_贞观政要原文及翻译
点击上方 “新乡检察” 可订阅哦! 书是一缕阳光,融化心中的冰雪; 书是一丝微风,平静内心的浮燥; 书是一支蜡烛,驱散心中的黑暗; 书是一位益友,赶走内心的孤独。 任何文字,不管
-
《贞观政要》原文及翻译_贞观政要原文
点击上方“新乡检察”可订阅哦! 书是一缕阳光,融化心中的冰雪; 书是一丝微风,平静内心的浮燥; 书是一支蜡烛,驱散心中的黑暗; 书是一位益友,赶走内心的孤独。 任何文字,不管是
-
智谋的成语-中国历史上著名的30位智谋之士,各个名标青史-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生于公元前1156,死于公元前1017年,先后辅佐了六位周王,因是齐国始祖而称“太公望”,俗称姜太公。西周初年,被周文王封为“太师”,被尊为“师尚父”,辅佐文王”。-智谋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