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铭传
1885年的中法战争后,清政府鉴于台湾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为了加强海防,将台湾从福建省析出升格设立台湾省,成为中国第20个行省,伴随着台湾建省,台湾的行政区划也做了调整,下设三府(台南府、台湾府和台北府)十一县(淡水、新竹、苗栗、台湾、彰化、云林、嘉义、安平、凤山、恒春与宜兰),三厅(基隆、澎湖和埔里社)一直隶州(台东),省会先设于彰化县桥孜图(今台中),之后省会移至台北。1885年,刘铭传被任命为台湾首任巡抚。
淮军
刘铭传, 字省三,合肥人。因在家中排行老六且脸上有麻子,故被人称为“刘六麻子”。刘铭传少年丧父,青年时期即率领家乡青年开展团练以保护乡里。1862年刘铭传率所领团练投李鸿章淮军并被任命为铭字营营官。随后刘铭传率所部与其它淮军一起与太平军作战,并连占太仓、昆山,江阴等地,之后又攻下无锡,因军功被被清廷“加恩赏头品顶戴”。1862年12月,刘铭传攻下苏州,常州,并杀护王陈坤书以下太平军将士近万人。随着刘铭传部的扩大,其部众发展到9000人,洋枪4000多支,成为淮军中的劲旅。1864底,刘铭传奉命追赶从南京城中逃出的洪秀全之子幼天王洪天贵富,于追击途中杀太平军堵王黄文金,在江西石城俘获洪天贵富与干王洪仁轩,二人被俘至南昌后被杀。刘铭传因功被清廷“补授直隶提督”,此时的刘铭传年仅28岁。
1864年刘铭传又率部参加镇压捻军起义,铭军负责追剿东捻军,历时三载,最后在杨州瓦窑铺将东捻军战败。刘铭传部又将西捻军引入黄河与运河之间的狭长地带围攻,致西捻军全军覆没,刘铭传因军功晋爵一等男。随后刘部赴陕甘配合左宗棠镇压回民叛乱。至陕甘后,刘铭传头伤后遗症复发,又因欲任陕西巡抚未果,心中郁结。因部下铭军武毅右营士兵哗变,清廷将其革职弃用。这之后刘铭传心灰意冷,返回故乡修建田园,其后赋闲在家十余年。直到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刘才被重新起用,清政府任命他为督办台湾事务大臣,筹备抗法,不久又授福建巡抚,加兵部尚书衔。刘铭传率军守卫台湾,并在基隆击败法军,使法军侵占台湾的图谋破产。1885年中法战争结束后,有感于台湾地理位置之重要,清政府在台湾设省,并任命刘铭传为首任巡抚。
台湾地图
刘铭传在台湾任职期间,修建铁路,开煤矿,创办电讯,改革邮政,发展航运事业,促进台湾贸易,发展教育事业,促进了台湾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台湾防务也日益巩固。但1890年刘铭传因通商口岸税务及与外商交涉问题上与清政府不和,于次年被迫辞职。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清军接连溃败,清廷令刘铭传出山,刘因病重辞命。不久,《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来,刘铭传得知自己一生中花精力最大创置的台湾省被割让给日本,忧思郁结,口吐鲜血,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一月十二日在六安刘新圩病逝,时年六十岁。清廷赠太子太保,谥壮肃,刘铭传临死时命家人修墓并朝向台湾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