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苏家是当地的“旺族”,所谓旺族,应该既是算是乡绅富农,也有诗书传家那种。当然,这是在三苏,也就是苏洵、苏轼、苏辙出现之前。
其实在这苏门三大拿之前,老苏家就有诡异的门风,苏家的老老爷子苏序,也就是苏轼他爷,苏洵他爹,也是不像乡里其它乡绅富农一样的循规蹈矩,老老爷子爱喝两口,苏轼他二大爷(苏洵这一辈哥三个,所以苏洵也被乡里称为苏三)中了进士,放榜那天,录取通知书都到了,苏轼他爷爷正在村口跟苏轼他姥爷喝酒,见童子来报喜,站起来晃晃悠悠说:行,我知道了,马上回家,你把我剩这块儿牛肉也捎回去吧。于是,在沸腾的村子里,人们就看到了这一幕,小童子前面挂了个兜子,里面是进士录取书和一小块牛肉,苏序晃晃悠悠骑驴跟在后面进了村。
苏序生性豁达,也不咋爱读书,经常看看就放下了,更不太爱管儿子,随着孩子性子长,苏大和苏二都是进士,苏三天天游手好闲,纵情山水,都是孩儿他爹了,也不上进。苏序天天笑嘻嘻的看着儿子犯混,儿媳妇家里也是当地的乡绅富农,姓程,程氏也不管老公,爱他妈学不学,反正你是乡镇富二代,有俩当官哥哥,穷不死更饿不着。
【三字经】里有一段是这样写的: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这个苏老泉,就是苏三,苏轼苏辙两兄弟之爹——苏洵。二十七岁这年,苏洵突然琢磨过味儿了,躺被窝里跟老婆商量:“我看我哥他们俩家都是官家,就咱不是,你说我要再去琢磨琢磨当官,读书考考,家里活儿都干,你同意不?”程氏想了想说:“你爹确实有俩钱儿,咱日子就算比不上齐三太,也比谢广坤强,再说你这些年也没干啥正经活儿啊,学吧学吧。”
苏洵也真挺用功的,但考了十年,却屡试不第,三十七岁那年,终于疯了。去他妈的,算逑,老子不考了,老子开始写文章,没人出版,我自己作自媒体,最多盗版印刷大家看。
于是,地下刊物《权书》《衡论》就冒出来了,文章写得很犀利,动不动就:儒家那伙鸟人如何如何,法家那伙鸟人如何如何,兵家那伙鸟人如何如何,被秦干掉六国那伙鸟人如何如休……,苏洵写古文也喜欢挑刺儿找毛病,比如他说司马迁写刘邦就有毛病,史记里说刘邦曾经拉着吕后的手说:周勃这小子虽然不咋懂文化,不靠谱的大老粗一个,但是以后能帮我们刘氏平定江山的就是周勃了。(这时苏洵开始腹黑了:你他妈说周勃能平定江山?那为什么江山会乱呢?还不是你老婆吕雉搞出来的麻烦?你早知道尿炕你睡筛子啊?别忘了周勃卫汉,干的那票就叫:荡平诸吕)。可见其角度刁钻,文思独特。
苏洵绝对是一个没考上大学的文字喷子,他写文章都是洋洋洒洒那种,要么不落笔,落笔的时候,一定是天下大势,曾经几多山河泪。这样的文字虽然不益于科考,但对于当时的文化人来说,确实是相当少见的。唐宋八大家里面有个半生山野未晋朝的曾巩,就是苏洵粉丝,说苏洵“颇喜言兵”。成都当时的行政长官,益州知州张方平也是苏洵的粉丝,甚至把他比成了贾谊,那是相当崇拜啊,在自己家里客厅给老苏弄了一个专座,别人来了都不能坐,只有苏洵可以坐。
总之苏洵那几篇地下刊物经微信公众帐号这种自媒体推出之后,整个四川文人算是都粉了他了,以至于传到了当时牛逼闪闪放光芒的欧阳修耳朵里。就在欧阳修还没琢磨明白,这苏洵到底是哪儿冒出来的奇葩时,已经憋疯了的苏洵就带着俩儿子踏进了京城主流文化圈儿。
嘉佑元年,科考还没等开呢,眉山过来的爷仨儿就已经成了官场和文化圈儿里的座上宾了,老苏的账号一经推广,大伙儿纷纷粉之。就在人们刚刚认识了老苏没多久,苏家二子双双得中进士。苏轼和曾巩挤进了一个考区,他的文章被欧阳修评为当年进士科第二,原因是,欧阳修以为这么好的文章是曾巩写的,曾巩又算是自己的入室弟子,为了避嫌,苏进士就成了第二名。
人生的大喜大悲来得太快了,还没等爷仨儿再风光多久呢,家中传来不幸,苏洵的妻子病逝,这爷仨儿啥也顾不上了,先回家治丧。就在苏家哥俩儿的守孝期还没过时,朝廷来了好几次信儿,让苏洵也再去考考,不考没官当啊。苏洵打死也不去啊,心里说:你们当我是傻逼啊?我俩儿子都是进士,我万一考不上,多丢人啊?再说了,现在你们在朝我在野,我就去见欧阳修(大学士)韩琦(宰相),我也可以说坐就坐,说站就站。万一我要真考中了,再见你们,就得称“下官”,不拍马屁你们也一样撂蹶子。也就是说,我考中考不中,都丢人,算逑,不考,我有病,我家穷,反正我死活不去。
他虽然可以不考,但北宋非例行的制科考试却盯上了他俩儿子,这种考试很难,传说是进士中的千里挑一,苏家二位公子,跃跃欲试,老爹只好再次陪着他俩进京赶考。这俩小子都是学霸,双击双中,跻身制科高等生行列。学渣老爹因为宰相韩琦的赏识,在未经考试的前提下,封了个九品芝麻官,又往前挤了两年,蹭到了八品,消消停停地当了几年编辑部主任,自媒体也荒芜了,于治平四年(公元1066年)与世长辞。
老苏牛逼,而且和他俩儿子的牛逼角度不一样,他是纯靠自媒体名动天下的,就算后来连千年宅男曾巩都出野入朝了,老苏还是在传统官场郁郁不得志,何况这俩儿子冒出来比谁都快,别人虽然知道自己有经天纬地之才,却不得用武之地。
中国人有个毛病,就是会认为读好了书就能当万金油的,能读书的必然是能当官的,能当官的,必然是能守道德的,能守道德的必然是圣贤教化的。这就类似于现在的三四栖明星,演完了宋思明就想上台唱民族歌了。所以老苏文牛逼,人郁闷就有他的理由了,起码纸上谈兵,他做到了,但真能治国吗?倒也未必,还好,后来有他的俩儿子在不断的帮他实践他的梦想,这俩学霸不只是学霸,而且是超级干将,一进官场,各逞英豪,风头之劲,确实弥补了其爹之憾事。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我们不对其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合法性负责,也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版权属原作者,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集结天下苏氏古今资讯,传播各地宗亲最新动态,推荐您添加苏家人的微信公众号:
TXSS138
↑↑↑↑↑长按可复制到微信,添加朋友黏贴即可关注,来加入我们吧!
- 上一篇:随园诗话 袁枚古诗译文_随园诗话读书清袁枚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