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关羽《水淹七军》的故事,给关羽的将帅之才加分不少,由此展现了关羽不单是“万人敌”的勇猛战将,更是一个足智多谋,善于运用天时地利之便来发挥战争奇效的军事谋略家。
“水淹七军”的故事发生在公元219年,关羽安顿好荆州后方的驻防问题,便亲率大军从江陵出发,攻打盘踞在樊城的曹仁。曹仁被关羽军攻打甚急,于是坚守不出,并向曹操求援。曹操遣左将军于禁、先锋庞德帅兵驰援。适逢8月雨季,关羽令军士造船,并引汉江之水淹没了曹军,导致曹军大败,于禁被擒,庞德被斩,此一战让关羽威震华夏。
虽然樊城一战,曹军确实遭到了汉江洪水之灾,曹军惨遭失败,但是这并不能全部归功于关羽,并不是关羽主动引汉水淹没了曹军。这里有许多的疑点:
l 关羽如何预知汉江会涨大水以淹没曹军?
在三国的人物传记中,关于是“万人敌”的猛将形象,从未见过其有通天文地理、测算未来的本领。就算关羽掌管荆州有近10年,对荆州的气候、地理等都较为熟悉,但是洪水何时会出现,会造成多大程度的损害, 洪水波及的区域到什么位置,持续的降雨会持续多久时间,降雨量能达到多少,这些关羽也不可能准确掌握。
l 关羽如何在短时间内打造出这么多的战船?
关羽就算从持续的降雨形势隐约预估到可能将引发一场汉江洪水的大爆发,在这么短短几天时间内,他又如何能组织大量人力打造出许多战船呢?一个是工期受限,二则是原材料突然要这么多也不容易搬运过来啊,毕竟是在持续的暴雨天气,士兵的造船作业及材料运输斗都存在困难。
l 关羽是如何决堤将洪水引向樊城一带而不伤及自己的军队?
由于持续多日的大雨天气,也确实诱发了汉江水的陡涨,关羽是如何决堤引流,让洪水只淹曹军而不伤及自己的军队,在这个决堤引流的过程中,曹军的哨探就一点没有发现吗?要引来这样大的一场洪水,以当时的挖掘和工程能力,这可是一项工作量极大的工程,造成的动静也小不了,两军正处于交战时期,曹军不可能没有哨探发现关羽军在搞这样浩大工程的蛛丝马迹。如果哨探有发现,曹军也不可能不提前做好防洪措施。汉水的确流经襄阳、樊城一带,关羽与曹仁也在洪水到来之前交战多次,曹仁处于弱势才派兵向曹操求援,也就是关羽围困樊城的军队应该不会比曹仁的一万军少多少,否则关羽的攻势也不会让曹仁感到压力山大。那么问题又来了,汉水外溢,所过之处,既然能淹没曹军,它就这么张眼睛不会淹没项羽的军队?
l 关羽引水淹城,难道不考虑城中百姓的安危?
关羽在荆州驻守了近十年,荆州也是刘备赖以生存的大后方。十年前刘备躲避曹操追杀,从樊城逃往夏口的时候,荆州可是有数以万计的百姓跟随刘备一起逃亡,刘备在曹军追击甚急的情况下,都没有抛弃百姓独自逃亡,可见荆州百姓在刘备心中还是很重要的,更何况是刘备当年驻扎在樊城,对其驻地的百姓,这是有很深感情的。关羽在这个时候又怎么可能冒着天大的风险决堤水淹城,置荆州百姓的生死于不顾?如果关羽用这样牺牲大量百姓一刀切的手段来打败曹军,不会遭到荆州百姓的反抗,迫使被淹百姓与曹军结成同盟共同对抗项羽吗?而且极有可能造成整个荆州都处于动荡之中,这是弊大于利的举措,关羽不可能置之不顾,刘备、诸葛亮也不可能听之任之吧。
关羽所为的说法,没有史书出处
水淹七军的具体细节在史书中并没有过多的记载,更没有一字一句表明是关羽所为。而且从种种疑问的反推中,也不可能是关羽主动决堤引来洪水淹没曹军,从而获得胜利。水淹七军,其实就是一场持续霖雨造成的自然洪灾,与关羽无关。关羽只是利用了这一洪灾,对曹军进行“趁水大劫”。
《三国志·魏书》的记载:
樊城之战,水灾暴至,非战之咎
冷兵器时代的水战
另外由此我们再来谈谈冷兵器时代的水战,水战在春秋时期有已有相关记录,多发生在南方的荆楚、吴、越一带的南方。但是在早期的水战中,多是利用水流之便和河流运输之便来快速的运输军队和战略物资,而不是最直接利用战船在水面上厮杀。
冷兵器时代运用战船为媒介在水面上两军近距离的厮杀,有许多的弊端和短处,只能是小规模的运用,不可能打规模的运用到战争中。最为熟悉的三国时三大战役之一的赤壁之战,曹操于孙刘联军虽然都准备了大量的战船,但是这些战船也没有真正的开赴江面,形成两军厮杀的情况。曹操也是在尽可能的将水战演变为陆战,他将所有大船用铁索和木板连成一体,在虽然生在战船之上,却也如同在陆地上一样可以策马奔腾,如履平地。但是由于他灵活性极差,最后因为孙刘联军的火烧连营,造成了曹军的惨败。
在冷兵器时代,战船投入战斗,无非就是利用弓箭双方对射,或者是用抛投武器,打砸对方战船、或者用带火的弓箭来烧毁对方的战船,以此来赢得胜利。如果是靠战船的撞击,然后船体贴近进行白刃战,这基本上都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样极不可取的战斗策略。如果是先规模的小型战船,可能会因为战船与水流方向、风向、浓雾天气等环境因数充分结合而完成一些偷袭战的胜利。这也是在南方水域辽阔的地方可以采取的一种战争策略。
若是敌我双方隔江对峙,防守的一方便可以凭借江河的天然屏障来形成防守带,在临江河的岸边多筑高台来随时观察敌军的动向,同时在岸边据江河一定的距离设置防守线,一旦敌军乘船而来,可在敌军登岸之际用弓箭射杀,或者在江河靠近自己阵营的一侧,投放大石形成暗礁,迫使敌船无法靠岸且造成撞礁损伤船体。
如果是想要积极作战的一方,也可以以退为进,远离江河,寻求有利地势埋伏扎营,诱敌深入再一举围而歼灭之。这样寻找更大的获胜机会,减少水战造成的更大伤亡和成本投入。
战船大规模的运用,最好的就是用其来运输兵力和战备物资,这样既可以节省运输时间,减少运输所投入的人力。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关羽水淹七军是哪七军_关羽水淹七军是不是历史上真实的事
三国关羽《水淹七军》的故事,给关羽的将帅之才加分不少,由此展现了关羽不单是“万人敌”的勇猛战将,更是一个足智多谋,善于运用天时地利之便来发挥战争奇效的军事谋略家。 “水淹
-
关羽打樊城的时候,刘备为什么没有支援_为什么关羽发动樊城之战
说起关二爷,刘备之二弟,我们都知道此人熟读兵书,深谙带兵之法。早年三英战吕布,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晚年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可谓现在是脍炙人口。像这样一位战神式
-
望梅止渴是历史成语故事吗_望梅止渴的意思是什么现在形容什么
根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记载建安十九年(214年),“秋七月,公征孙权。冬十月,公自合肥还”。这是曹操第三次南下讨伐东吴。 当时七月盛夏,天气炎热,曹军途径安徽含山县梅山村
-
探索发现曹操墓(一):大墓惊现_曹操墓事件
历史对于的曹操,争议颇多,但不可否认,曹操是一个枭雄,生于乱世,挣扎一生而未见太平。 曹操生于公元155年,死于公元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
-
荀彧后来为什么反对曹操_荀彧是真的忠于汉室吗
荀彧,字文若。颍川人,有“王佐之才”的美誉。人们都一般认为荀彧是有着大才的人。而其在早期的曹魏势力当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类似于曹魏势力的大管家,其能力是不弱于诸葛亮
-
荀彧台词-荀彧到底有什么本事,为何能让曹操对他言听计从?
本文系作者用户2510909844755539独家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斩袁谭,收复冀州时,曾颁布命令说:“吾起义兵,诛暴乱,于今十九年,所征必克,岂吾功哉?乃贤士大夫之力也”于是大封功臣二十余人,皆为列侯(《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荀彧台词
-
予欲无言-《予学》及译文,欲取先予,值得收藏!
许劭字子将,汝南平舆人。据说他每月都要对当时人物进行一次品评,人称为“月旦评”。据《后汉书·许劭传》,许劭曾经评价曹操为“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予欲无言
-
诸葛亮吊孝歇后语-唐玉成亲传弟子“二唐”朱勤堂仅存录音《诸葛亮吊孝》,真过瘾!
从上世纪30年代末演到其病逝,半个多世纪间,演出数千场,常演不衰,常演常新。他经常上演的剧目有:《取成都》、《收姜维》、《南顿县》、《千秋灯》、《火烧桃园》、《打保府》、《孙膑下山》、《全家福》、《阳河堂》、《吊死煤山》、《踹燎》、《诸葛亮吊孝》等。-诸葛亮吊孝歇后语
-
诸葛亮吊孝歇后语-诸葛亮吊孝
不管这事是真是假,他本身就是一件轰动三国的大事,必须严正对待。原因有二:其一,就两国邦交来说,既然已经建交,对方国家最高军事长官去世,己方出于人道主义应该派出使者前去吊唁;其二,双方早已结成亲家,亲家公家里出事了,难道不该去看看吗。-诸葛亮吊孝歇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