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史记三家分晋_晋文公什么之战退避三舍

史记三家分晋_晋文公什么之战退避三舍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2-05-29 18:03:40
阅读:
读史|三家分晋,司马光说错了读史|三家分晋,司马光说错了读史|三家分晋,司马光说错了

公元前455年深秋,一支全副武装的军队正在急行,他们迈着整齐的步伐,喊着口号从山西南部奔向太原,准备干一件大事:抢钱、抢粮、抢女人。

晋国总理智瑶面带微笑,对旁边的两位副总理说:“干完这一票,我们就把赵襄子的地盘分了。”副总理魏桓子、韩康子礼貌而不失尴尬地回道:“好啊好啊,一切听您指挥。”智瑶满意地点点头,看着身后的大军,雄心万丈。

当时的中国,帅出天际的周朝早已分崩离析,洛阳城里的周天子穷得瑟瑟发抖,全靠吃小弟们的救济粮过活。而齐、宋、晋、楚、秦一个个富得流油,还给自己起了个外号:春秋五霸。

诸侯们能发家致富是因为挖了周朝的墙脚,可他们忘了“家贼难防”这句话,结果就是:周朝的地盘被诸侯国瓜分,诸侯国的地盘又被高官家族瓜分。晋国内部经过一番开撕大战后,角逐出了智、赵、魏、韩四大家族,而智氏家族又是当之无愧的领头羊。

读史|三家分晋,司马光说错了

那一年,智宣子在开家族会议时说:“智瑶从小就是五好少年,我打算让他当接班人。”就在大家一致同意时,族人智果表示反对,“虽然智瑶长得帅、学问大、会辩论,但他刻薄寡恩,不懂笼络人心,实在不适合当领袖。”智宣子不听,傲娇地宣布:“我的接班人我说了算。”散会后,智果就带着家人跑到山里隐居,还把姓氏改为“辅”。

赵简子在选接班人上就很有特色,他挑了一些名言警句写在竹简上,分别交给两个儿子——伯鲁和无恤,叮嘱道:“朗读并背诵全文,三年后检查。”三年后的考试中,伯鲁的竹简早就丢了,名言警句也没背下来,无恤却把竹简交给父亲,并且一字不差地背出原文。赵简子一拍大腿,无恤就成了接班人。

智瑶就是日后的晋国总理智伯,无恤就是日后的晋国副总理赵襄子。两个接班人的选择不仅决定了两大家族的命运,甚至影响了历史的走向。

智瑶作为家族接班人,世袭了父亲的总理之位后,原以为能好好享受生活,没想到抬头一看,被老爹坑了。

自从晋文公去世后,再也没有一位雄才大略的领袖能够带领晋国称霸中原。20年前,越王勾践打败吴国后,带兵北上会盟诸侯,成为一枚霸主。智瑶摸着脑袋表示:晋国都沦落到这个地步了吗?所以,他执掌朝政后带兵东征西讨,逐渐恢复了晋国的大国地位。祖传的基业、强壮的身体、辉煌的功业,让智瑶飘飘然地以为:只要他出马,就没搞不定的事。

读史|三家分晋,司马光说错了

那天,智瑶请韩康子、魏桓子吃饭。智瑶喝了口酒,扭头对韩康子说:“你真窝囊,你们家的大管家也没什么本事,还不如我家的下人呢。”韩康子赔着笑脸,点头哈腰地应承着,烛光照在他的老脸上,却映出憋屈的怒火,“我的价值,你怎会知道?”

在饭桌上骂人也就算了,毕竟只是伤了面子,忍忍就过去了,可智瑶还要伤人的里子。里子是什么?是土地、人口、军队、权力、财富。面子可以伤,里子绝不能丢。在一次军事会议上,智瑶提议每家拿出一座城市当作军费。对于这项提议,大家用沉默来投票。

智瑶才不管其他人同不同意,散会后就派人到各家办交接仪式。韩康子气得心疼,死活不愿把产业交出来。在饭局上被骂过的大管家凑过去给老大出了个主意——“智瑶这个人贪财又刚猛,如果不给,他马上就带人打过来了。不如现在我们吃点亏,看谁敢跟他硬刚,我们坐山观虎斗。”韩康子叹了口气,磨磨蹭蹭地在合同上签了字。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魏桓子家里。魏家的大管家对老大说:“现在还是给吧,没办法。以后我们可以利用大家的愤怒之情结成统一战线,共同对抗智瑶,您何必当出头鸟呢?”

赵家人很硬气,说:“我们祖先打下来的地盘,凭什么送出去?”智瑶怒道:“还反了你,揍!”赵襄子一看,硬刚是不行的,必须曲线救国。

能够当作军事堡垒的城市只有长子、邯郸、太原,赵襄子有自己的判断:长子城墙厚,说明老百姓干活吃苦了;邯郸粮仓满,说明老百姓把粮都交了,自己肯定吃不饱;只有太原历来施行仁政,军民关系一定很和气。他就带着家族、军队跑到太原坚守,于是有了开头那一幕。赵襄子的判断很准,太原被围了整整两年,硬是扛住了。即便城里的百姓都饿得吃老鼠,也绝不投降。

面对坚固的城池,智瑶很头疼。一天,他外出视察时看到旁边有条大河,突然脑洞大开——不如把河挖开,淹死他们。当河水沿着挖好的渠道灌入太原城时,智瑶终于看到胜利的曙光。

这时,韩康子、魏桓子互踩一脚,默默地骂了一句,因为他们的家都在河边。正当他们愁眉不展时,赵襄子的策反信到了,信上说:“你们知不知道什么叫唇亡齿寒?赶紧来帮我啊,咱们分了智家的地盘。”

一番书信往来,三人在当天晚上就行动了。赵军出城迎战,韩、魏军背后反杀,智军四散奔逃,智瑶的头被赵襄子拿去做成了酒杯。

一场稳赢的兼并大战就这么被绝地反杀,赵襄子、魏桓子、韩康子终于实现了逆袭。他们瓜分了智家的地盘、粮食、财富、人口,并秉持“好人做到底”的人道主义精神,将智氏家族二百多口全部杀死,只有当初离家出走的智果一家保住了性命。

读史|三家分晋,司马光说错了

公元前403年,周天子封赵籍、魏斯、韩虔为诸侯,意思就是:“此后你们跟老东家平起平坐了,有事直接来向我汇报。”这三人是杀智瑶那三人的孙子,当年横行天下的晋国,只剩下曲沃、绛县用来祭祀祖先。55年后,这两座城池也被三家瓜分,晋国彻底灭亡。

对于“三家分晋”这件事,司马光特别看重,在《资治通鉴》的开篇就写了近千字的评价。大概意思是:天子的职责就是维护纪律、秩序,如果奏效,那么谁都不敢乱来。

其实,“三家分晋”只是周朝衰落的必然结果,在这之前就有楚庄王问鼎之轻重,更有各国霸主打着“为天子服务”的幌子,争的却是自己的利益。

春秋战国几百年的乱世,在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时就埋下种子。诸侯遭到戏弄,怨恨周幽王爱美人不爱江山;戎狄入侵,诸侯无人勤王导致首都被攻破;关中失陷,周平王将首都迁往洛阳;根据地都丢了,周平王还咋呼啥?然后,诸侯国就逐渐坐大了。再然后,诸侯国内的卿大夫也坐大了。

在晋国,如果智瑶攻破太原,那么接下来必然吞并韩、魏,以后会怎么发展?“三家分晋”改为“智氏代晋”?以个人英雄主义或某历史事件来评判历史进程本身就是异想天开。

(摘自《领导文萃》2019年10月下)

稿件来源:《百家讲坛》

责任编辑:萧源

新媒体编辑:芜影

读史|三家分晋,司马光说错了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史记三家分晋_晋文公什么之战退避三舍

    公元前455年深秋,一支全副武装的军队正在急行,他们迈着整齐的步伐,喊着口号从山西南部奔向太原,准备干一件大事:抢钱、抢粮、抢女人。 晋国总理智瑶面带微笑,对旁边的两位副总理

    经典语录
  • 春秋时期的魏国与战国时期的魏国_战国时期魏国国姓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关于战国七雄之一的魏国,是西周开国功臣毕公的后代。毕公之后毕万在晋国受封于魏,其后毕氏改为魏氏,魏氏在与其他家族的斗争中胜出,并最终与韩、赵三分

    经典语录
  • 赵主之子孙侯者,其继_赵籍和赵襄子

    一起读国史。即日起,读史将对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进行精选摘译连载。此为本系列第01篇文章。 编者按:《资治通鉴》从公元前403年写起,因为这一年发生了巨变,几乎瓜分

    经典语录
  • 战国策名言_战国策名篇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分

    经典语录
  • 战国策名句赏析_战国策经典篇目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 1、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士乐于为知己的人舍生忘死。女子乐于为喜欢自己的人修饰打扮。 【感悟】:在《战国策》原文中,这是豫让决心为重用,信赖自己的知伯复仇时说的话。豫让是晋国人,是战国四大刺客之一,跻身智伯门下后受到尊宠,称他为国士。 智伯伐赵襄子没有成功,被赵襄子战败身亡。豫让改名换姓,为了改变相貌、声音,不惜在全身涂抹上油漆、口里吞下煤炭,乔装成乞丐,找机会报仇。 在邢邑(即今邢台市)多次行刺赵襄子未遂后终于被捉,豫让知道非死不可,于是恳求赵襄子把衣服脱下让其刺穿以完成心愿;赵襄子答应了要求,豫让拔剑连刺衣服三次,然后自杀。豫让成为比荆柯刺秦还要早若干年的'赵燕慷慨悲歌之士'的代表人物。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这两句话概括了人们的一种典型心理,自古知己难得。千百年来不同时代的人们又赋予这两句话不同的含义而经常引用。 2、效小节者不能行大威,恶小耻者不能立荣名。 注重小节的人不能成就大的威名,不忍受小的耻辱的人不能建立美名。 【感悟】:我们常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春秋时代,管仲用箭

    经典语录
  • 晏的成语-春秋战国名相一览,被忽略的丞相,君王打败敌国却上演兔死狗烹

    承接上篇《[春秋战国时期名相一览,被忽略的丞相。他与其子并称“简襄之烈”]》小编已介绍了春秋战国名相-晏的成语

    经典语录
  • 形势的成语-德不配位,智伯亡也!三家分晋拉开了战国七雄并逐的序幕

    ——导读——三家分晋是指中国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在历史上,“三家分晋”被视为春秋之终、战国之始的分水岭。-形势的成语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