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清风小寒,欢迎关注。
古往今来,描写中秋节、思家念亲的作品不胜枚举,但是像苏轼这样意境高远、旷达洒脱的,道、儒、佛三家兼修的,并不多见,不枉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中秋之夜,苏轼在密州太守任上。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慨叹世事无常,倍加思念兄弟亲人,作出了千古传诵的这首词。
水调歌头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我认为词前小序中的“大醉”,反映了词人苏轼郁闷无聊的内心状态,自己空有一腔报国热情,但朝廷却将自己一再贬谪,曾经的密友如今天各一方,难得一见,在这月圆美好的中秋之夜里,只能是孤芳自赏,况且有家人无团聚,心情会更加失落了吧。
明亮的圆月什么时候才能有呢?苏轼端着酒杯询问青天。我认为在这里苏轼把酒相问青天,表现了他浪漫主义的豪爽风格。“青天”也可能暗指北宋朝廷,朝廷什么时候能重用词人,让其为国为民继续效力呢?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这一句是词人苏轼的美好想象,天上也许今天是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我认为这一句反映了苏轼的道家思想,因为道家有神仙天上一天,地上一年的说法)。所以苏轼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想驾着长风回到天上去,又担心经受不住高高在上,远离人间的清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在月宫起舞,只有影子相随,哪里比得上热闹的人间呢!我认为这一句也许体现了儒家思想,因为儒家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说法,做官就是为了更好的发挥个人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国家和老百姓,官做的越大,肩上的责任自然越重。在出世和入世的选择上,很明显,苏轼是倾向于入世的,这也是他值得称道之处。
既然选择了入世,人生的曲折坎坷就不能避免。“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月光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不能入睡的人。苏轼是想念自己的弟弟苏辙了。月圆而人不能圆,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于是诗人埋怨明月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我认为,苏轼质问明月,不理人间疾苦,看似无理,实则是内心情绪的物化,即心理学上说的“移情”而已,对于排遣抑郁寡欢的情绪,很有帮助。所以下文词人豁然开朗了。
是啊,明月也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有亏损残缺的时候,她也有她的遗憾,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只希望亲人健康平安,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赏今夜美好的月光。我认为这里体现了苏轼的佛家思想,因为佛家思想讲究奉献自己,人所经历的苦难都是修行,正所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所以苏轼在这首词最后的吟唱也许是佛家思想的体现。
一次中秋之夜,饮酒赏月,一首《水调歌头》,思亲抒怀,苏轼兼采道、儒、佛三家之长,作品自然不同凡响,流芳百世千年。
这是我自己的一些思考,欢迎提出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