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霜降
霜降,今年日期为2019年10月24日(农历9月26)。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同时也是南方三秋大忙的时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霜降表示天气更冷了,露水凝结成霜。自此,白昼秋云散漫远,霜月萧萧霜飞寒,冬天已经在急迫地叩门了。
节令的变化犹如攀登高峰,每上一个台阶,都会有另一番风景。有人说,“霜降杀百草”,是指严霜之后百草枯萎,没有一点生机。又有人说,“风刀霜剑严相逼”,说明霜是无情的残酷的。殊不知,“霜重色愈浓”,广袤的原野色彩斑斓,橙黄橘绿,何等艳丽。
霜降,不是为了冻结一切,而是来自冬的问候。秋夕霜降,岁月静好。
霜降有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蛰虫咸俯。”霜降时节,秋风一阵紧似一阵,最后一片黄叶也随着大自然的一声叹息悄然落下,无声地归于尘土,实现了它落叶归根的宿命。豺狼开始大量捕获猎物,准备储藏过冬。昆虫在自己精心打造的洞穴里,犹如睡着了一般,耷拉着脑袋不食不动,以最舒适的姿势,安然进入冬眠状态,耐心等待下一个春天的到来。
【霜降习俗:吃柿赏菊】
俗话说:“霜降吃柿子,不会流鼻涕。”
霜降时节,我国很多地区都有吃柿子的习俗。柿子一般是在霜降前后完全成熟,此时的柿子皮薄、肉鲜、味美,营养价值高。假如一个人一天吃一个柿子,所摄取的维生素C基本上就能满足一天需要量的一半。
霜降时节正是秋菊盛开的时候,我国很多地方在这时要举行菊花会,赏菊饮酒,以示对菊花的崇敬和爱戴。
菊花一定是深秋里的风骨,一个不会掉色的梦。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有诗云:“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那凌寒而放的菊花,恰是万木枯槁、晚霜横渡时生命中的一种精神,灵魂里的一种生机!
【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
人的身体是一个小宇宙,健康的人,此时身体的阳气逐渐收藏到了肚脐以下,下半身也增温了。降到土里的热是要滋养植物的根基,降到身体的阳气则是要滋养五脏。秋天最怕的是“阳气不降”,不降则万物失根,根基养不好,就别想明年春天会枝繁叶茂了。
所以,民间有谚曰“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霜降是天气潜降的最后高峰期,正是我们补充能量,将能量潜藏于体内的最好契机。
【养生“三防”】
防秋燥:秋季燥邪易伤人津液,津液既耗,就会出现燥象,表现为口干、唇干、鼻干、咽干、舌干少津、皮肤干甚至皲裂。养生应多吃芝麻、蜂蜜、银耳、青菜之类的柔润食物,以及苹果、葡萄、香蕉等滋阴润肺的水果。在起居上要早睡早起,早睡能养阴,呼吸新鲜空气,以利舒肺,能使机体津液充足、精力充沛。
防秋郁:晚秋时节,凄风惨雨、草枯叶落,人感受到季节的变化容易起忧思。如何预防秋郁?首先生活规律不要随意打乱,其次要适当多吃高蛋白食物,另外还要多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娱乐活动,如歌舞、登山等。
防贼风:深秋气候早晚温差大,冷热失常,贼风往往会乘虚而入,使人全身酸痛、疲乏无力,还会引起咽炎、气管炎、口歪眼斜、面部神经麻痹等。因此,此时一定要注意保暖,特别是中老年人,对年轻女性来说腿部的保暖也尤需注意。
【霜降,要特别注意不要熬夜】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最伤阴血的就是“熬夜”,霜降,已经进入深秋的后半月,秋气伤肝,此时要滋养肝血,特别注意不要熬夜。
熬夜极伤肝血。肝血不足时,人容易在子夜失眠,脾气急躁,甚至双目干涩,指甲变薄,手脚发麻,上至心脏,下至大小便,都会受影响。
最美的诗词
九日登李明府北楼
唐 刘长卿
九日登高望,苍苍远树低。
人烟湖草里,山翠县楼西。
霜降鸿声切,秋深客思迷。
无劳白衣酒,陶令自相携。
岁晚
唐 白居易
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
冉冉岁将宴,物皆复本源。
何此南迁客,五年独未还。
命屯分已定,日久心弥安。
亦尝心与口,静念私自言。
去国固非乐,归乡未必欢。
何须自生苦,舍易求其难。
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宋 苏轼
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
佳节若为酬。但把清尊断送秋。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舟中杂纪
元 王冕
老树转斜晖,人家水竹围。
露深花气冷,霜降蟹膏肥。
沽酒心何壮,看山思欲飞。
操舟有吴女,双桨唱新归。
这次第,“枯草霜花白,寒窗月新影”,千里沃野,褪去金黄红翠,凭拥千顷银色冰晶,熠熠闪光,不能不说大自然在这样的时节,呈现给人的是另一番绝美的景象。
而我们,无论是行走在自然之秋,还是人生之秋,无论是薄霜一片,还是肃杀晚霜,只要我们始终葆有温暖而坚定的内核,展示的是对生活的善意与真诚、热爱,那么我们的内心就永远是柔软的,安宁的,从容的,强大的。
来源/女性之声综合央视新闻、中国民俗学网、乐活专家、安般兰若公号等
图片/图虫创意
编辑/全国妇联网信中心 孟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