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意思_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谁写的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意思_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谁写的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2-06-08 21:34:15
阅读: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咏梅第一之人梅妻鹤子的故事

在中国,一说到梅花,就会想到它傲视霜雪、高洁自重的品格,加上在百花之中开花最早,所以它冠压群芳,受到人们的喜爱,尽管在魏晋时期已经有“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这样的赏梅诗句,但对于梅花的审美文化顶峰,是在宋元时期,而开启和引领这顶峰的,有一个著名的隐士,和他的咏梅千古金句。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咏梅第一之人梅妻鹤子的故事

山 园 小 梅

- 北宋·林逋 -

众芳摇落独暄妍

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

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

不须檀板共金尊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咏梅第一之人梅妻鹤子的故事

为奔忙赋闲,让生活有诗,欢迎踏上时间诗旅。刚才轶伦为大家朗诵的是北宋诗人林逋写的《山园小梅》,他写道:百花已经凋落殆尽,只有你,还是那么地明媚艳丽,小园之中最美丽的风景全部都被你独揽。你的树枝横斜,在清澈的水面上倒映出稀疏的倒影,你清淡的幽香在月色朦胧的黄昏里静静地浮动飘散。冬天的鸟儿要停落在枝头,还没来得及飞下便要先偷偷观看,夏日的蝴蝶如果知道你的美丽,应该要为自己感到惭愧和伤感。幸好我可以低吟浅唱诗歌,与你相亲相近,也就不需要跟俗人在一起,一边拍着檀板歌唱,一边高举金樽饮酒,把你赏玩了。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咏梅第一之人梅妻鹤子的故事

图片来源:网络

这首诗把幽静环境中的梅花清影和神韵写绝了,而且是人与梅花,合二为一,因此非常知名,苏东坡曾经专门题诗称赞作者林逋说:“先生可是绝伦人,神清骨冷无尘俗”,甚至他还把这首诗作为咏物抒怀的范例让儿子学习。而其中最值得称道的,就是第二联“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它简直把梅花的气质风姿写尽绝了,它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写得非常传神,甚至可以这么说,这首诗哪怕其他六句你都记不得,也都没有关系,只要知道这两句就足够了。古代有人专门因为读了这两句大加赞赏,因此特地去读林逋的诗集,结果发现整本书的皇冠,就是咏梅诗,而这顶皇冠上的明珠,仍然是“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说实话,这首诗其他六句,我并不觉得有多好,但就因为这冠压群芳的两句,而让《山园小梅》脍炙人口,被誉为千古绝唱。“疏影横斜水清浅”,通过水边的倒影,写出梅树那种弯曲、稀疏、古朴瘦劲的特有风骨和姿态,以致于后世慢慢公认这样的梅花形态才是最美的。记得在冬至那天,我和女儿一起画九九消寒图,我们在网上找到样图,照着样子画了一幅。画的时候,我的脑海里便自然地想起“疏影横斜水清浅”这句诗,因为最为流行的样图里,梅花就是疏影横斜,古朴虬曲的,我把它贴在公众号里,大家一看它的形态,就会知道为什么我脑海里会条件反射般想起这句诗。当然,对于我们父女俩的绘画水平,还请大家多多包涵!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咏梅第一之人梅妻鹤子的故事

我和女儿照着图例描的弱弱版“九九消寒图”,是不是也有点疏影横斜,古朴虬曲的意思

而另一句“暗香浮动月黄昏”,则是强调它那清逸幽雅,时隐时现的香气,刻意寻求却总是难以捕捉,无心留意却又时时沁人肺腑,正所谓:“着意寻香不肯香,香在无寻处”,再加上又将梅花置身在朦脓幽隐的月光之下,这暗香也就更加是韵味无穷了。

所以这两句历来被誉为咏梅的最高成就,甚至“疏影”、“暗香”两个词,也成了古诗里指代梅花的特定用语,南宋著名的词人、音乐家姜夔还专门创作以《暗香》、《疏影》为名的咏梅词牌名,配上专门的曲调,音节婉转,广为传唱,可见林逋的咏梅诗对后世影响之大。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咏梅第一之人梅妻鹤子的故事

这首诗里,不染尘俗,甘于寂寞的梅花代表着诗人高洁的清气和孤傲的骨气,这种品性历来就特别受到文人雅士的推崇,尤其又以诗人林逋“梅妻鹤子”的故事为典型代表。林逋,也叫林和靖,是宋代著名的隐士,他虽然很有才学,熟读经史百家,但生性恬淡,自甘贫困,终生不愿束缚自己,40岁后便隐居在西湖孤山,常常驾着一叶小舟,遍游西湖各大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以山水为伴,相传曾20余年足迹不及城市,有人劝他:“你那么有才华,为什么不出来做官呢?”他回答说:“可是我的志向,并不是成家立业,也不是功名富贵,我只觉得青山绿水最与我的性情相投。”因此他便终生不做官也不娶妻生子,唯独喜欢种梅和养鹤,自称是“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林逋高雅而淡泊的性情,受到很多人的推崇,包括皇帝宋真宗和宋仁宗,加上林逋因为爱梅而写出传神动人的千古金句,“梅妻鹤子”的林逋林和靖和他的咏梅诗也就在文坛中越来越有影响力,以至于引领了宋元以后对梅花的文化审美潮流,有人为此还专门写诗说:“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这也是为什么你会看到接下来几天我们品读的梅花诗都是宋元诗的原因了。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