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校外回来,见门卫老先生正凝神看一本书,那书的封面是一枝兼工带写、摇曳生姿的荷花,典雅中透着一股灵动飘逸,宛如暗香浮动、衣袂翩然、从唐诗宋词迤逦而来的女子。于是凑近了细看,乃是安意如的《人生若只如初见》。
安意如说:邂逅一首好词,如同在春之暮野,邂逅一个人,眼波流转,微笑蔓延,黯然心动。
初见这本书,亦是这种感觉。便鼓足了勇气借阅之,不想老先生爽快之极,登时把我感动得差点泪湿春衫袖。
带完一届专业生,难得无课一身轻,这几日签了到便坐在一个人的办公室里含英咀华,MP3放着《姑苏行》或《春江花月夜》或《凤凰台上忆吹箫》。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今人发扬光大谓之曰: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我心眼儿不够,恐阅人总是受伤,又没资本行万里路,聊以自慰的便只是读书了。老公曾问我:怎样才能觉得读书好?读书要读什么?我半晌无言。遥想老公当年寒窗苦读,书山题海头悬梁锥刺股只为蟾宫折桂,大概从来也未领略过“闲书”的妙不可言、红巾翠袖的聊斋美梦。如今身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小中层,觥筹交错间,酒肉穿肠过,更无望掉书袋,只好做得个饭袋罢了。
“红袖添香夜读书”,大约那些酸书生们读的都是求取功名的正经书,所以读得很累很寂寞,所以要意象出一个红袖添香慰寂寥,岂不知一本好书本身便如佳人般赏心悦目。我在枕畔常年放一本《红楼梦》,每晚临睡信手翻几页,常读常新,读你千遍也不厌倦。当然,倘若还能如宝哥哥林妹妹顶着一头落英在那沁芳桥边共读西厢,或者如李易安赵明诚“赌书消得泼茶香”,那真正是神仙眷侣神仙境界了,我辈平庸,此生只能望而做梦吧!
一个人读书也好,心无旁骛。在淡如清风的乐声里,追随安意如穿越时空,从东汉班婕妤的《怨歌行》,到满清纳兰容若的《饮水词》,透过年代久远的文字,体味一代代诗家词人的浪漫情怀和一幕幕古典诗词背后的风月无边。
开篇《人生若只如初见》说的是班婕妤和杨贵妃,很巧妙地用纳兰容若的《木兰花令》首句作题,那首词全文如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最后一篇《当时只道是寻常》,分花拂柳五千年,又回到纳兰容若——这书不仅文辞美得让人口角噙香,结构布局也这么玲珑精致。
连九思作的后记也细细读过,心中好奇:这芳名安意如的小女子究竟何许人也?惭愧这几年埋头艺考,呕心沥血纠缠不休的都是些现代八股文,什么《素描应试技巧》《艺用头部解剖》之类,对当今文坛实在是孤陋寡闻。赶快上网去查,竟是一片谩骂声,说这曾患脑瘫的美女作家安意如是个骗子,她的三本畅销书《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只道是寻常》《思无邪》原是剽窃来的——我还没从那漫漫古典情中醒过神来,这下真是“拄杖落手心茫然”了。
转念一想,抄袭也罢,剽窃也好,炒作这样的文章总要好过淫秽暴力文化泛滥。君不见多少如花美眷、翩翩少年上网聊天,除了网络语言就是大白话,哪怕能酸文假醋地偷一句“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花季少年的心里也会少一点浅薄与残忍吧。
当年我们的花季是伴着琼瑶、三毛、席慕容走过来的,男生们爱看金庸、古龙、梁羽生,“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尽管当时都属禁书,只能躲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偷看,但比起今天一些打打杀杀血肉横飞或娇娇嗲嗲不知所云的网络小说,还是颇有些文化底蕴在里面的,所以那时的校园空气也较之现在纯净。
如今网络上的书五花八门,的确大大方便了现代人的生活,但我还是喜欢传统意义上的书。“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闲暇之时手持一卷,沐着书香或坐或卧,或喜或悲,当是人生最美的享受。(来源:聊城日报 作者:吴雁晴)
- 上一篇:春季常吃的野菜_冬季野菜大全 可食用
- 下一篇:文征明离骚经原作大图_离骚文言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