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北拥草原、南临黄河,历史上这里曾经是森林茂密、水草丰美、牛羊肥壮的地方,后因多种原因生态环境一度恶化。2000年,西部大开发号角的吹响,也迎来了呼和浩特市造林绿化事业的迅猛发展期。
绿色发展,生态富民(记者 彭晓明)
市委、市政府按照“生态立市”的思路,发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精神,加大生态建设力度,通过实施国家工程建设任务和重点区域绿化工程,对全市重点生态区域、重要景观区域、主要通道两侧开展全区域治理与生态修复,形成了“点”“线”“面”相结合的生态屏障。据统计,到2016年,我市建成区绿地面积增加到8841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面积增加到9620公顷,公园绿地面积增加到3583公顷,建成区绿地率增加到34%,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增加到3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增加到15.58平方米。
清水河县银滚山长城公园( 记者 阿拉腾)
呼和浩特市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
大青山前坡林草植被覆盖面积大幅提高(记者 彭晓明)
回顾我市生态建设走过的道路,主要经历了三个重要发展阶段:
上世纪末,针对生态的脆弱,近一半土地存在水土流失及风蚀沙化现象,1999年,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及时做出了建设生态市的决定,依托国家退耕还林工程、京津风沙源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三北四期工程等重点工程的建设契机,重点实施了大青山前坡50万亩生态治理、清水河县南北两山50万亩治理、武川县六乡连体50万亩生态治理、和林县东西两个10万亩和南北两山10万亩景观生态示范工程、土默川平原绿化等一大批重点精品示范工程,通过治理,全市的林草植被覆盖面积大幅度提高,土地沙化得到有效遏制,初步改变了首府生态面貌脆弱的局面。
2006年,市委、市政府从建设现代首府城市的必然要求入手,做出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决策。按照“生态保护、青山绿水、绿色家园”的创森行动计划,主要实施了大青山干旱阳坡造林科技示范工程等8大生态建设精品展示工程和绕城高速公路绿化隔离带建设等10大创森重点工程,在市区周边建设了4个万亩以上生态园,在核心区内建设了4个千亩以上的大型公园和数十个大中小相结合的绿地广场,新建高压走廊带状公园等一系列工程,给市民打造出了一个个绿色空间。特别是2009年以来启动了环城水系生态工程,加大河道治理力度,加强河道两岸环境等整体治理,逐步形成了森林城市的生态防护体系。成林面积明显增长,森林覆盖率由1999年的不足17.5%提高到2009年的近30%,城市生态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人民群众幸福感进一步增强,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良好局面基本形成。
为完善城市生态功能,提高城市园林绿化和整体宜居水平,2010年,市委、市政府按照建设活力首府、美丽首府、和谐首府的发展布局,提出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目标。通过林业、园林、环保、水务等部门的群策群力,不断加大环境治理与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力度,在市区建成44公里环城水系、65公里二环快速路绿化、101公里绕城高速宽林带绿化、14公里大黑河生态水系、150平方公里大青山前坡生态屏障“五道亮丽生态景观带”。同时,针对各地区绿化薄弱环节,在全市范围内大力开展重点区域绿化工作。打造出境内六大出城口、京藏高速路、209国道、村屯绿化等一大批“点”“线”精品绿化工程,有力地推进了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进程。一个景观优美、分布合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秀丽、和谐、宜居的生态之城悄然崛起。
本报讯(记者 阿拉腾 通讯员 孟恒)回民区段家窑党政军义务植树基地始建于2009年,占地面积 3000亩。为解决义务植树基地的用水问题,该区今年邀请呼市水利设计院设计,计划以截伏流工程水源为基础,铺设管道2500米,建蓄水池三座,沿山体铺设山体延坡滴水管道。
据悉,到基地建设任务结束,该基地栽植大云杉、大油松、山杏黄刺玫等22.5万株。通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护,目前基地内树木长势良好,针阔叶林生长茂盛,经济林全部挂果,树木葱绿,鸟语花香,展现出城市后花园的风貌。
本报讯(记者 阿拉腾)去年以来,武川县紧紧围绕道路绿化、水系绿化、村镇绿化、荒山绿化等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积极打造绿化精品,以亮点工程带动造林绿化工作的全面开展。
东河两岸生态绿化工程。项目北起武中前街东大桥,南至中石化加油站,全长2700米,对东河两岸各30米宽范围进行绿化,绿化面积约240亩。
村屯绿化工程。重点对9个乡镇、214个自然村进行了规划设计,根据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考虑栽植季节等因素,选择了青海云杉、金叶榆和樟子松这些较易成活的树种。部分地方为突出景观效果,前期栽植了花灌木,形成了乔灌结合、色彩搭配、独具特色的村屯绿化新格局。
本报讯(记者 阿拉腾 通讯员 李富强 龚磊)今年,清水河县将在全县范围内建设扶贫林果基地12万亩,逐步形成具有地域特色、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品牌效应明显的高效经济林产业发展新格局。
据了解,扶贫林果基地建设项目以清水河及浑河两岸,109及209国道、旅游路、准兴高速沿线,水源及土壤条件较好、便于集中连片发展的地方为重点建设区域,坚持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在上述区域规划集中连片建设重点示范基地11处。项目建设用地本着“规划引领、集中连片、农民自愿”的原则,把项目区域内的宜林荒山荒地荒沟、农村弃耕撂荒闲置耕地、收缩转移和生态移民迁出村土地、低产低效林、退化草地及保存率低的生态林、小型於地坝等充分利用起来,通过土地流转、退耕还林、低产低效林改造、补植补造等方式进行落实。
本报讯(记者 阿拉腾 通讯员 王智慧)今年,赛罕区从三方面入手着力加快园林绿化建设步伐,以洁净美丽的面貌迎接自治区成立70周年。
城区园林绿化。完成对“八横八纵”涉及该区的乌兰察布西街、大学东西街等8条街道的绿化整治工作,同时对辖区82条主次干道小街巷进行续建、改造。对5个街道办事处共计140处庭院小区绿地进行续建、改建。
义务植树工作。4月上旬组织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及驻区单位干部职工开展为期一周的大型义务植树活动,完成植树80万株。
街景整治及重要道路节点花卉装饰工作。继续完成对辖区道路两侧绿化带破损、缺损、黄土裸露和植被毁损现象进行排查统计、登记造册,加快道路绿化整治力度。在重要庆典活动期间,摆放造型各异的花坛,打造层次丰富、五彩斑斓的城市街景。
本报讯(记者 阿拉腾)近年来,托县林业部门创新工作机制,积极探索发展适合本地特色的绿色生态循环发展模式。
建立了林业生态建设示范园。园区总占地面积300亩,引进同纬度苗木品种105种。下一步将发展林下虫草鸡养殖。该项目是集新品种引种驯化、育苗示范、林果采摘、林下养殖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示范基地,力争建成北方新品种苗木驯化、培育、研发试验区,黄河上中游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实验区。
建立了林业标本室,主要以植物标本、昆虫病害标本、动物标本的收集整理为主。目前共制作收藏各类标本470件。此举在自治区十二个盟市中尚属首家。
此外,托县对珍贵的胡杨林古树群进行了保护,围封面积15亩,共投入资金10万元。
本报讯(记者 阿拉腾)去年以来,和林县林业部门将重点区域绿化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有效地改善了重点区域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丰富了森林及旅游资源,提升了人居环境。
通道绿化。和林县实施了102省道、城关南外环等四条主干道及两侧部分入村路护路林带建设;两处公路互通连接点区域绿化和蒋羊公路两侧山体绿化,栽植各类绿化苗木30.4万株,绿化面积3800亩。
城镇园区绿化。该县对北出城口、东出城口及宝贝河两岸绿化、经济开发区绿化以打造蒙牛小镇为重点,栽植各类绿化大苗木15万株,花灌木绿篱5万平方米,折合绿化面积2000亩。
村庄绿化。主要对入村路、村内街道两侧及休闲广场等公共场所进行绿化,共绿化村庄70个,栽植绿化大苗10万株,栽植果树苗、针叶树容器苗50万株,折合绿化面积2400亩。
(报记者 阿拉腾 通讯员 马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