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600多年前,12岁的于谦写下的这首《石灰吟》,不仅是石灰的真实再现,也是诗人一生写照。今天读来,依然让人肃然起敬。从今天开始,我将以我的视角,与大家分享诗词的魅力,寻找共同的文化基因。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诗中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道出了石灰石开采之不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则说明了石灰石加热煅烧得到生石灰:CaCO3 =(高温)= CaO + CO2↑ 的工艺流程;第三句“粉身碎骨全不怕”再写出石灰石和生石灰两者物理特性同时,也让我们对作者有不怕牺牲精神的遐想;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则是作者直抒胸怀,立志要成为干净做事,清白做人的崇拜理想。
《石灰吟》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是明朝于谦(尚存争议,但现在姑且放到于谦名下)。洪武三十一年(1398),洪武大帝——朱元璋驾鹤西去,对大明王朝损失可谓不小。但就在这一年,于谦降生在浙江钱塘的一个普通家庭。时间的如此契合不得不让我们唯心地认为,于谦就是为大明王朝而生的,不仅仅力挽狂澜拯救了大明王朝,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扭转历史的推动者。虽然两次问鼎皇帝宝座的朱祁镇以“意欲”定罪斩决于谦,但八年后自知有愧的天顺帝为于谦平反,召回其子于冕。至万历年,明神宗追加于谦谥号“忠肃”。
在我看来,于谦不需要皇帝的平反与嘉许。后世不会忘记,他力排众议与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挽狂澜于既倒;他历经宦海沉浮,仍矢志不渝以身许国;他身居高职要位,却坚持操守清廉正直。可以说于谦的一生不仅是“知行合一”(估计王阳明多次问道于谦,才有心学之大成)的最好实践,也是当今清正廉洁的典范。他的一生就同他的这首诗一样,干干净净、清清白白。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石灰吟》这首诗_石灰吟古诗原文及翻译赏析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600多年前,12岁的于谦写下的这首《石灰吟》,不仅是石灰的真实再现,也是诗人一生写照。今天读来,依然让人肃然起敬。从今天开始,我将以我的视角
-
于谦石灰吟诗赏析_于谦《石灰吟》中的名句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这首诗的价
-
福建石材矿开采最多的地方_福建石灰石分布范围
由福建省197地质大队提交的《福建省永春县纸坑矿区水泥用灰岩矿勘探报告》日前通过评审,确认水泥用石灰岩矿总资源储量达2.9亿多吨、有益矿产煤炭资源量198.73万吨。 纸坑矿区由福建省泉
-
石灰吟于谦拼音版_石灰吟于谦简介
石灰吟 明代: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 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的石头,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即使粉
-
于谦明朝石灰吟赏析_于谦诗人石灰吟
幼时的于谦便虚心好学,胸怀大志。相传有一天,于谦走到了一座石灰窑边,看着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烈火焚烧之后,变成了白色的石灰。石灰浴火重生的过程不就像人的一生吗?他的内
-
于谦《石灰吟》中的名句_于谦的诗石灰吟解释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1398年~1457年),是明代著名的政治家、民族英雄,字廷益,号节庵,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
-
唐雎不辱使命观后感_唐雎不辱使命理解
其一: 金樽已空红泥冷,玉盏滴翠丝竹宁 解去紫袍披玄甲,抛却峨冠带吴钩 霜锋透寒斩楼兰,金羁白马摧龙城 风声鹤唳惊胡虏,万骑千军避白袍 六花奇阵逐天狼,风波亭里满江红 零丁洋中
-
宋代文学家苏轼所著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最后一句是_章质夫的杨花词赏析
文|丁十二 字|共2290字,您慢慢读完约4分钟 历史著名的咏物诗很多,常见的像我们耳熟能详的王安石《梅花》,王冕《墨梅》,于谦《石灰吟》等等。 但是有名的咏物词却很少,王国维在《人
-
明朝那些事大结局_明朝那些事儿的最后一句话
这个拯救明朝的大忠臣叫于谦。于谦为世人所熟知,是因为收录进小学语文课文的一首《石灰吟》。“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流传大江南北,家喻户晓。 于谦所干过最漂亮的事
-
于谦《石灰吟》中的名句_于谦的石灰吟的诗意
石灰吟 明代: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赏析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
-
于谦 粉身碎骨浑不怕_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写的是
本文系作者明金独家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于谦(1398-1457),字廷益,明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政治家、军事家、民族英雄。祖父于文曾在明洪武年间任兵部、工部主事,父亲也是饱学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