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宁陵石刻”身份受质疑,上为民国时的老照片。
□金陵晚报记者 于峰
昨天,《金陵晚报》报道,位于江宁区汤山街道麒麟铺社区的南朝初宁陵石刻,周边环境堪忧,亟须整治。
初宁陵石刻现存两只麒麟,是目前我国现存南朝陵墓神道石刻中最早的一对。记者了解到,这两只石麒麟虽然被定名为“初宁陵石刻”,即南朝刘宋开国皇帝刘裕墓前石刻,但这个结论在学术界还有争议,有学者认为,两只麒麟并非刘裕陵墓石刻,墓主另有其人。
朱希祖定为“初宁陵石刻”
“初宁陵石刻”位于江宁区龙其线与宝山路交汇路口的西边,现存一对石麒麟,分别位于龙其线道路东西两侧。东边麒麟为双角,西边麒麟为独角,均为雄兽,造型相似。两只麒麟目瞪口张,昂首挺胸,脖子下长须垂胸,腹侧浮雕双翼,翼前部雕鱼鳞纹,后部饰六根翎毛,极其精美。
根据南朝陵墓制度,麒麟是帝王陵墓才能设的石刻,这位皇帝的墓冢应该距离麒麟一公里左右,现在已经无法找到。
据资料记载,早在清嘉庆十六年(1811),《嘉庆江宁府志》就记录了这对石麒麟。虽然石麒麟身上并没有明确文字,但很早之前就有学者对其身份展开考证。
民国学者朱希祖在1935年出版的《六朝陵墓调查报告》中指出,这对麒麟,是南朝刘宋开国皇帝刘裕初宁陵的神道石刻。此后,包括《建康兰陵六朝陵墓图考》、《金陵古迹图考》、《南京史话》、《南朝陵墓石刻》等在内的各种论著都沿袭了这个说法。
1988年,南京的南朝石刻升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这对麒麟被定为“初宁陵石刻”。
“初宁陵石刻”身份遭质疑
刘裕,南朝刘宋政权的创立者,东晋时期赫赫有名的战将,曾率军北伐,占领长安,攻灭后秦。东晋元?二年(420),刘裕废掉了晋恭帝司马德文,自立为帝,定国号为“宋”,开启南朝时代。
刘宋永初三年(422),宋武帝刘裕在建康(南京)病死,葬于“丹阳建康县蒋山初宁陵”。麒麟不会说话,这对雕刻得极为精美的石麒麟,真的属于刘裕初宁陵吗?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著名六朝考古学者、南京师范大学王志高教授就认为,这对石麒麟不属于刘裕初宁陵,而可能是宋文帝刘义隆长宁陵的神道石刻。
刘义隆是刘裕的第三个儿子,刘宋第三个皇帝。刘义隆当了三十年皇帝,死后葬长宁陵。史料记载,长宁陵位于“蒋山东南”,蒋山也就是紫金山,长宁陵和初宁陵距离并不远,二者属于同一个大的陵区。
王志高认为,麒麟铺麒麟更有可能是长宁陵的石刻。这个看法此前有学者提过,比如,民国初年著有《梁代陵墓考》的张璜、德国哲学博士梅慈纳、法国汉学家谢阁兰都持这个观点。
初宁陵可能不设石兽
根据《六朝事迹类编》、《景定建康志》等地方文献的记载,王志高分析,初宁陵其实是在现在的马群一带,而长宁陵还在初宁陵东边五里,也就是如今麒麟门附近。长宁陵地理位置正与麒麟铺石兽吻合。
从南朝陵墓神道石刻的源流来看,王志高认为,麒麟铺石兽也不太可能属于初宁陵。刘裕废掉了东晋,成为南朝第一个皇帝,他的初宁陵极有可能和东晋帝陵一样,不设神道石兽,只有竹木制的“标”(一种标志性建筑)。《宋书》中就有多处狂风吹折初宁陵“标”的记载。
而《南齐书》等史料记载,南朝陵墓设神道石刻,其实源于刘宋孝武帝刘骏为其父宋文帝刘义隆建造的长宁陵,是宋孝武帝派人到湖北襄阳一带,取法东汉的石兽,回到南京雕造石兽,放置于长宁陵。此后,南朝陵墓都纷纷仿效这一做法。
很可能是长宁陵石兽
《南齐书》还记载,长宁陵石兽曾经迁移过。根据南朝陵墓石刻的一般性规律,石兽之间的距离一般不超过20米。麒麟铺的两只麒麟相距23.4米,似乎符合这一规律。但王志高指出,这对麒麟1956年维修时移动过。民国时期的《六朝陵墓调查报告》指出,两只麒麟本来的距离达到55米。这说明,这对麒麟在历史上早就被人为移动过。根据各种线索,王志高指出,现在的南京紫金山以东的马群到麒麟门地区,在刘宋时期是一个重要的皇家陵墓区,宋武帝初宁陵、宋文帝长宁陵以及其他一些刘宋贵族墓都在这里。
王志高认为,初宁陵在现在的马群附近,长宁陵在麒麟门一带。长宁陵的石刻在南齐武帝时期曾经被搬迁过,很可能就是麒麟铺的那一对石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