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日本宫内厅三之丸尚藏馆的《草书孝经》,纸本,纵26.0厘米,横265.1厘米。每行四字至十六字不等,共一千余百余字。无署款。
其作者究竟为谁,并没有准确的记载,只是在有文本称卷尾有小楷题“建隆二年(961)冬十月重粘表贺监墨迹”,推测为贺知章之作。遗憾的是我所看到的并非全卷,并未找到那行小楷题款。
此卷另有刻本传世。十七世纪后半期传入日本,明治年间由近卫家进献皇室。2006年3月13日至2006年4月26日上海博物馆举办“中日书法珍品展”,该作品首次回到祖国。
全卷有晋人法度,含章草隶意,气势磅礴,落笔精绝,笔法遒健,风尚高远,为鉴赏家所重视。
贺知章字季真,一字维摩,号石窗,晚年更号四明狂客,又称秘书外监。唐会稽永兴(今浙江萧山)人。太子洗马德仁之孙。其排行第八,人称“贺八”。证圣元年(695)进士,授国子四门博士,转太常少卿、集贤院学士。开元十三年(725)擢礼部侍郎,宫至秘书监。故人称“贺秘监”,又简称“贺监。天宝三年(744)辞官还乡为道,建千秋观以隐居其内,没过多久就过世了,享年86岁。就是在这一年,他写下了我们耳熟能详的那首诗——《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这首《回乡偶书》有两首,另一首是——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贺知章善草隶。
温庭筠评价:“知章草书,笔力遒健,风尚高远。”
窦臮《述书赋》评价:“湖山降祉,狂客风流。落笔精绝,芳嗣寡仇。如春林之绚彩,实一望而写忧。邕容省闼,高逸豁达。解朝服而归乡,敛霓裳而辞阙。”
窦蒙《述书赋注》则说:“(贺知章)每兴酣命笔,好书大字,或三百言,或五百言,诗笔惟命……忽有好处,与造化相争,非人工所到也。”
这几个人都是当时名人,竟然都纷纷评价贺知章想蹭一波热度,我只能说真不愧是文化人。
贺知章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家境贫寒,但他幼小聪颖懂事,勤奋好学,几年苦读,就能工诗文、善书法,其草隶尤为精绝。学识渊博为当世称重。步入官场后与李白、苏晋、张旭、王琎、焦遂、李适之、崔宗之时常饮酒赋诗,号称“醉八仙”。贺老生性旷达,善谈笑,姑表兄弟——工部尚书陆象先尝谓曰:“季真清淡风流,吾一日不见则鄙吝生。”贺公好饮酒,常常“醉后属词,动成卷轴,文不加点,咸有可观。”贺公的诗词都显示了当时的情景、地点、人物等实际情况。
脍炙人口的《回乡偶书》、《咏柳》亲切感人,深受后人喜爱,特别是《回乡偶书》情真意切。贺老所作的五绝《春兴》:“泉喷横琴膝,花黏漉酒巾。杯中不觉老,林下更逢春。”此诗深得日本人民喜爱,已被收藏。《唐代文学史(上)》都认为,贺知章是“得盛唐七绝风气之先的作家”。又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之一,善书草隶,《述书赋》称贺公的草书“落笔精绝,芳词寡俦,如春林之绚采,实一望而写就。”宋代朱长文在《续书断·下》中把贺知章归入“能品六十六人”之中。
贺知章肩负朝廷要职,为国为民,赤胆忠诚,慧眼识才,诗书称绝。天宝初年(742),他第一次见到李白时,李白拿出《蜀道难》一诗讨教,贺老未看完就赞叹不已,深感文学无量,称李白为“谪仙人”。两人一见如故,坐下来对饮畅谈,当时身上未带银钱,贺老毫不犹豫地解下了佩在身上以显示官品级别的“金龟”,换取酒菜,两人痛饮,这就是历史上 “金龟换酒”的趣事。
唐天宝三年(744)二月,贺老经永兴回到唐明皇玄宗旨赐的“千秋观”(住宅兼道观,在今绍兴城外)颐养天年。由于贺老在朝为官半个世纪,年迈体弱多病,同年他走完了人生的旅程,终年8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