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国的历史上,真正成功而深彻的变法只有秦国的商鞅变法,秦国新法得以根植于朝野,实现了秦国的富国强兵。即便如此,在秦孝公死后,变法的创始人商鞅仍然遭到了车裂的极刑。有人说商鞅遭到车裂是因为其本人过于刻薄,树敌太多,是以在秦孝公死后墙倒众人推,人人欲杀之而后快。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商鞅究竟是刻薄寡恩还是尽公不顾私?他的死因到底是什么?拨开层层的历史疑云,让我们一步步还原一个真实的商鞅。
根据电视剧《大秦帝国》中的描述,商鞅是十分完美了,无懈可击了,白衣白马,才华卓越,既有翩翩公子之浪漫雅趣,又有爱国志士大义为公之决心,不仅深受明君贤主的厚爱与信任,还赢得了两位红颜知己的倾情追随,更有秦国万民的不世爱戴。前者如白雪为了营救被庞涓软禁的商鞅,不惜倾尽家财,为了商鞅能在秦国有好的发展,施展自己的治国理念,居然劝商鞅娶秦国公主,而自己甘心退出,独自一人为其养育孩子,又在商鞅受刑时与商鞅一同赴死。而后者如荧玉对商鞅也是一片痴心,改变了以往的男孩子情态,一显女儿的娇羞,在明知商鞅有心于别的女子之后,仍不惜用情用义感化商鞅守护商鞅,做他的贤内助。最后得知商鞅将被处以极刑后,又绝食三天三夜,甚至一夜白头!有女如此二人,夫复何求呀!
除了红颜知己外,秦孝公扮演了明主这一角色,对商鞅可谓是一往而情深,还记否二人的盟誓?秦公:赢渠梁对天明誓,信君如信我,终我一生,绝不负君! 商鞅:公如青山,我如松柏,粉身碎骨,永不相负。乃至出现了孝公病危托孤商鞅的桥段,还说如果我儿嬴驷不堪重用,君可取而代之。
秦国老百姓对商鞅变法简直是无比拥戴,田垄间随便一农村妇女都说好。商鞅受刑时,更有万千老百姓自愿披麻戴孝,并山呼“商君商君,三生为神!”
这些只是文学作品中的商鞅,本可以白衣白马泛舟江湖,快意恩仇儿女情长,最终却选择了积贫积弱的秦国,“极心无二虑,尽公不顾私”,铁面维持法治精神,为秦国立下不世之功,最后落得功成身死。但是,这些并不是真实的历史。据史料记载,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卫国人,卫国国君的后裔,姬姓公孙氏,故又称卫鞅、公孙鞅。后因在河西之战中立功获封商于十五邑,号为商君,故称之为商鞅。商鞅通过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政治上,商鞅改革了秦国户籍、军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区划、税收、度量衡以及民风民俗,并制定了严酷的法律;经济上商鞅主张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军事上商鞅作为统帅率领秦军收复了河西。公元前338年,秦孝公逝世,其子秦惠文王继位。秦孝公去世的同年,商鞅因被公子虔指为谋反,战败死于彤地,其尸身被带回咸阳,处以车裂后示众。这是对商鞅基本生平的介绍,那么关于商鞅本人的性格及变法的描述又是怎样的呢?
司马迁虽然在《史记》中为商鞅做了传记,而且置于列传中比较靠前的位置,但司马迁却一点也不欣赏商鞅,他是这样评价商鞅的: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卬,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在司马迁看来,商鞅是本性刻薄之人,商鞅留下来的著作《商君书》也是刻薄之书;商鞅立木为信,但自己却欺骗魏国公子卬,在重大利益面前,丝毫不讲诚信。而商鞅的所学做为,也只是一门心思地升官发财罢了。
其实,平心而论,历史上的商鞅绝对是一个才学冠绝之人,要不然也不会得到秦孝公的重用。大凡才华出众之人,往往被认为白玉无瑕,风度翩翩也不为过。商鞅实施变法的真实目的,是为了实现秦国的富国强兵,施展自己的政治理想,使法治精神得以在战火连绵的战国时代得以彰显并深入人心,这也是今天依法治国的法治雏形。从这点不难看出,商鞅本人并不是一个追名逐利的人,他只关心自己能否实现人生目标、对其他无关的一切都心无旁骛。这也使得商鞅在执法的过程中冷酷无情,渭水刑杀孟西白三族,不准民众谢恩,斩赵亢,刑公子虔,刑公孙贾,杀黑九,杀商於县令……
商君之法太过刻薄寡恩,设连坐之法,制定严厉的法律,增加肉刑、大辟,有凿顶、抽肋、镬烹之刑。尤其是军功爵制度,造成秦国贵族多怨。秦国公族赵良劝说商君积怨太深,宜“归十五都,灌园于鄙”、“不贪商、于之富,不宠秦国之教”,商鞅不听。前338年,秦孝公崩,惠文王嬴驷即位,公子虔告商鞅谋反,商鞅逃亡至边关,欲宿客舍,结果因未出示证件,店家害怕“连坐”不敢留宿,自是“作法自毙”;欲逃往魏国,魏人因商鞅曾背信攻破魏帅,亦不愿收留。后来商鞅回到商邑,发邑兵北出击郑国,秦国发兵讨之,杀鞅于郑国黾池,死后被秦惠文王处“车裂之刑”于彤,灭商君之族。
因此,在那个大争之世里,人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理想,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或许就是商鞅的人生理想,为此他心无旁骛,执着于自己的变法图强,不惜因此得罪权贵,触怒国人,独自面对老世族和新国人的汹汹怒火,最后在秦孝公死后,被利益集团疯狂报复,落得个身首异处的悲剧。商鞅虽然身死,但是秦国的变法却并没有失败,相反法治精神深入人心,并成为秦国的立国之本。正如商鞅临刑前所说的,商鞅虽死犹生!(作者:秦建)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商鞅为什么没有娶白雪_商鞅和白雪的儿子后来怎么样
在战国的历史上,真正成功而深彻的变法只有秦国的商鞅变法,秦国新法得以根植于朝野,实现了秦国的富国强兵。即便如此,在秦孝公死后,变法的创始人商鞅仍然遭到了车裂的极刑。有人
-
历史上的商鞅变法是怎么回事_历史上的商鞅变法
商鞅 商鞅 商鞅 商鞅立信 商鞅 中央电视台曾经在第二套节目中播放过电视连续剧《战国》。商鞅以其变法强秦受到世人的爱与憎。观看电视之余,翻看《史记》、《资治通鉴》等书,商鞅的人
-
商鞅劝说秦孝公变法的历史依据_分析商鞅变法对当时的秦国产生的重要影响
说到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变法,有许多人会有自己的见解,但对于商鞅变法,相信很多人都会认为它是有名的变法之一,的确,它对于秦国非常重要。 一代英才商鞅的简介 商鞅,战国时期姬姓公
-
用简短的话复述商鞅南门立木_商鞅南门立木,中的商鞅是一位什么样的人
我亲爱的家乡之商洛 —— 南门立木只为信 , 一言为重百金轻(作者: 薛淮安) 第一次“遇见”商鞅是在五年前,那时我刚进入商洛市区,就听人说商鞅广场,才知商洛曾是商鞅的封地。 又
-
商鞅变法改革启示_《商鞅变法》
在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在不同时期奠定不同的法则,一直延续至今,对于今天幸福的我们,更应该感谢那些先祖们,为我们现在幸福的生活做出的巨大贡献,我们难以用语言来表谢,我们只
-
商鞅变法给秦国带来的变化_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在秦国确立了什么
商鞅变法在历史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对当时的秦国及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是变法者商鞅却没有获得英雄的待遇,反而被杀,让后世长叹不已。那么,这样的悲剧是怎么造成的呢? (商
-
史记商君列传关于商鞅的成语故事_商鞅《史记·商君列传》成语
《商君列传》出自《史记》,主要记述了商鞅事秦变法革新、功过得失以及卒受恶名于秦的史实,倾注了太史公对其刻薄少恩所持的批评态度。 一、疑行无名,疑事无功。 选自《史记·商君列
-
商君书弱民原文及译文_商为四民之末
题记:商鞅在这一节论述了如何治理民众的问题。 原文 辩慧——乱之赞也,礼乐——淫佚之徵也,慈仁——过之母也,任誉——奸之鼠也。乱有赞则行,淫佚有徵则用,过有母则生,奸有鼠则
-
商鞅变法全部内容_秦国商鞅变法内容
内容简介 《商君书》的文体多样。议论体有《农战》、《开塞》、《划策》等十数篇,或先综合后分析,或先分析后综合,兼用归纳演绎,首尾呼应。有时也运用比喻、排比、对比、借代等修
-
商鞅变法阅读理解_史记关于商鞅变法的记载
衣赐履按:发布《千古第一绝唱——秦孝公和公孙鞅的一世情缘》后,有朋友与我私下探讨,有的认为我以道家思想来衡量法家作为,似乎有失公允;有的认为商鞅变法于国于民有利,难免在
-
卫鞅与商鞅的关系_卫鞅在秦国有什么贡献
卫鞅就是历史上人们所说的商鞅,他在战国时期是非常著名的人物,是非常有名气的政治家和思想家。而他的改革更让秦国变得更加强大,在政治和民生上都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因为他如此
-
商鞅变法前的秦国_介绍商鞅变法的书籍
秦孝公同大臣研讨强国大计,公孙鞅、甘龙、杜挚三位大夫侍奉在孝公的面前,他们分析社会形势的变化,探讨整顿法制的根本原则,寻求统治人民的方法。 秦孝公说:"接替先君位置做国君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