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
作者简介
郦道元(469或 472-527),范阳涿县(现在河北涿州)人,北魏地理学家。撰《水经注》,其书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重点句子翻译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译文:(江流)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地方。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文:如果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到。
(3)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文:有时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这时候只要早晨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到江陵,中间相距 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4)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译文: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
(5)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译文:常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连续不断,凄凉怪异,空旷的山谷传来猿鸣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
问题探究
(1)作者写三峡四季的景色,为何没有按照冬的顺序,而是先写夏季景色?
(答案)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写具代表性,最能突出三峡江水大而急的特点,所以先写夏。
(2)结尾引用歌谣,有何作用?
(答案)用猿的哀鸣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凉的氛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也给文章增添了诗情画意。
这里是悟己语文,敬请关注,谢谢!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初二三峡文言文翻译_课下三峡文言文注释
三峡 作者简介 郦道元(469或 472-527),范阳涿县(现在河北涿州)人,北魏地理学家。撰《水经注》,其书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
-
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地理巨著是_郦道元写的地理著作
作者简介 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汉族,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北朝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仕途坎坷,终未能尽其才。他博览奇书,幼时曾随父亲到山东访求水道,后又游历秦
-
三峡文物保护利用数字展开展_三峡文物保护 重庆日报
1992 年4 月,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兴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决议。1994 年12 月三峡工程正式动工兴建,至2009 年如期完成了初步设计任务。经过几年的试运行,2014—2016
-
三十六计及译文txt_三十六计详解及典故
中国人常说三十六计,你知道都是哪些吗? 瞒天过海、围魏救赵、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无中生有、暗度陈仓、隔岸观火、抛砖引玉、李代桃僵、釜底抽薪、顺手牵羊…… 这些计谋
-
三峡教学后记_三峡观课报告
时间:2007年11月3日 地点:淄博市临淄实验中学 师:上课。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看大屏幕,一起来读一下,三峡风光,读。 (屏幕显示,生齐读) 三峡风光,美不胜收,作者笔下
-
长江三峡著名景点_三峡的景点介绍
翟塘峡——又称夔峡,西起奉节白帝城,东至巫山大溪镇。是三峡中最短、最窄但却是风景最美的一个。它的峡口,相信我们再熟悉不过了,那就是夔门!是长江三峡的重要地标! 巫峡 又称大
-
诗经中最美的一首诗_诗经里唯美的诗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译文】水鸟应和声声唱,成双在河滩。美丽贤德的好姑娘,正是我的好伴侣。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
-
三峡创作背景图片_三峡背景介绍
创作背景 郦道元生活于南北朝北魏时期,少年时代就喜爱游览。他发现古代的地理书——《水经》,虽然对大小河流的来龙去脉有准确记载,但由于时代更替,城邑兴衰,有些河流改道,名称
-
三峡古文原文及翻译赏析_三峡古文的翻译
三峡 南北朝: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阙 通:缺;重岩 一作:重峦)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
-
三十六计及译文txt_三十六计出自
第一套 胜战计 第一计 瞒天过海 对某种事情防备得太周密,结果反而使意志松懈。平常见惯了的事体,就不容易引起疑心。大凡阴谋藏在阳光之内,好像胸怀坦荡,光明正大似的。一些隐秘的
-
三十六计战败计_三十六计第三十二计
(瞒天过海) 【原文】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 【译文】防备得周全时,更容易麻痹大意;习以为常的事,也常会失去警戒。秘密常潜藏在公开的实
-
长江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襟_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写出了渔者怎样的生活
一、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