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西晋著名文学家左思,人们自然会联想到他耗费十年心血写成的名篇《三都赋》,令洛阳满城轰动,一时人们争相传抄,并留下一个成语——洛阳纸贵。其实,左思的《三都赋》刚写成的时候,并不被看好,甚至还受到了讥讽。当时一位著名文学家陆机也曾有过写《三都赋》的念头,他听说名不见经传的左思写成了《三都赋》,就挖苦左思是“不知天高地厚”、“太自不量力”等等。其他的文人在读左思的作品时,根本不予细看,有人还把《三都赋》说得一无是处。
左思的成名之路,要比别人坎坷的多,这还得从左思的自身情况说起。据记载,左思约生于公元250年的西晋,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人,家境贫寒,据说左思自幼身材矮小,相貌丑陋,说话还有点迟钝,从小就不讨人喜欢。连父亲左雍也很嫌弃。一次,左雍对别人说:“真后悔生这个儿子啊!现在别看他都成年了,学的东西还没我小时候多呢。” 这话深深刺激了左思,他发愤勤学,自强不息,立志要在文学上能出人头地,有所建树。公元272年前后,他的妹妹左棻被选入宫,左思便举家迁居洛阳,这便为他实现理想提供了帮助。
左思非常崇拜两个文坛名人,一个是写过《两都赋》的班固,另一个是写过《两京赋》的张衡。这两个赋都写的是长安和洛阳的繁华,左思虽然很佩服文中的宏大气魄、华丽文辞,可是也看出了其中华而不实、大而无当的问题。他决心依据事实和历史文献,写一篇《三都赋》,三都指的是三国时蜀都成都、吴都建业、魏都邺。
为使笔笔有着落有根据,左思收集了大量有关历史、地理、物产、风俗人情等方面的资料。为了收集资料,他还采访成都及其周围的岷山、邛崃山的景色和风情。在创作过程中,左思感到自己的学问不多,所见不博,就托宫中妹妹的关系,请求担任秘书郎的职务,秘书郞就相当于专门掌管国家图书收藏的人员。进入这个机构,左思获得了接触大量图书资料的机会。他任职后,废寝忘食地阅读、摘抄,为自己的创作积累素材。收集好资料后,他闭门谢客,开始苦写。他在自己屋里、院子里甚至厕所里,放上纸和笔,以便有了灵感之后,能随时随地记下来。就这样殚精竭虑,前后花了十年时间,左思的《三都赋》终于写成了。
然而,十年打磨成的《三都赋》,当时并未受到人们的重视。文人们在读左思的作品时,一见作者是无名小卒,根本不予细看,甚至摇头摆手,把《三都赋》说得一无是处。左思认为自己的文章不比班固、张衡逊色,左思担心因为自己的地位低微而导致自己的文章被埋没,于是他带着《三都赋》,诚恳地拜访了当时文坛和政坛的重量级人物张华。张华读后诚恳地说:“这赋写得虽好,可惜世人不识。皇甫谧先生名气大,我请他为你写个序吧。”皇甫谧出身名门,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著书颇丰,在洛阳有很高的声誉,左思前往拜访,把《三都赋》呈给皇甫看。皇甫谧称赞赋写得好,为他的赋写了序。
其后,左思又找来了当时的著作郎张载为《魏都赋》作了注释,找来中书郎(负责编修国史的官员)刘逵为《吴都赋》和《蜀都赋》作了注释。他在注中写道:“自中古以来,作赋者很多,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出名于前;班固的《两都赋》内容胜于辞章;张衡的《二京赋》文采超于义理。而左思的《三都赋》则参考了名家,写得精致非常。世人往往重视远处而轻视近处,不肯用心于明辨事物。左思的《三都赋》我觉得很优异的。” 从此以后,《三都赋》被时人称誉推崇,赞誉的文章很多,《三都赋》的身价也就越抬越高了。原本几乎被打入冷宫的《三都赋》立刻就成了洛阳城的畅销书。
《三都赋》先是在京城文学圈内传播,后来贵族富豪们附庸风雅,也纷纷加入传抄的行列,结果洛阳街头的纸店供货一下子紧张起来。原来每刀千文的纸一下子涨到两千文、三千文,后来竟销售一空,不少人只好到外地买纸,抄写这篇千古名赋,这就是洛阳纸贵故事的由来。
左思在创作《三都赋》的过程中,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艰苦,忍得住浮躁。他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值得当今的人们学习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