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高适是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和岑参一起并称“高、岑”。岑参的作品往往浓墨重彩渲染边塞峭拔奇瑰的自然风光,高适则更偏重于对军旅生活的刻画,即如这首《塞上听吹笛》,表面看上去他写的不过是一个雪净月明的夜晚,听到有人在吹奏羌笛这样一个片段。但其实这首诗传递了很丰富的信息在内。
前二句写的是边塞初春的实景,积雪消融,边草萌生,戍边的士兵赶着放牧的马群回来,天空升起一轮明净的月亮,从某一座戍楼里飘散出羌笛声……汉朝贾谊《过秦论》中有“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牧马”意指侵略袭扰,“牧马还”,意味着边塞的争端暂息,这一句也为下文作了铺垫,安宁了士兵才可能有时间有心情吹吹笛子,为良宵伴奏。
唐朝人雅好笛乐,比如李白就写过“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黄鹤楼中闻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的句子。高适在边塞听到的也是流行的《梅花落》,这美丽的曲调名称激发了诗人的不尽想像:梅花飘落落谁家,风吹一夜满关山。那漫山遍野回荡着的,不只是笛声,还有仿佛在笛声中飘落的朵朵梅花。
这意境,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