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写的是中国什么节_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写的是中国什么节_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2-08-05 15:50:44
阅读:

七夕节:柔情似水 佳期如梦(农历七月初七 )

七夕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有关“女儿”的节日:在女儿们对夜空星辰年复一年的仰望中,连接起天与地、现实与梦想,这种连接很少有完美的结局,但却演绎出许多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从古至今,生生不息。

【鹊桥仙·纤云弄巧】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七夕节:柔情似水 佳期如梦

∧福建省晋江市围头村金沙湾,来自海峡两岸的情侣在放飞孔明灯,许愿祈福过七夕。

起源:农耕、献祭与星空

作为传统节日之一,七夕根源于漫长而深厚的现实土壤:农耕社会的劳作与生活;也有在此基础上生发的仰望星空的怅惘情怀:织女星与牵牛星。织女牵牛的名字,最早出现在《诗经·小雅·大东》中:“维天有汉,监亦有光。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彼牵牛,不以服箱。”

农耕靠天吃饭,对农时的重视也就顺理成章。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记录传统农事的历书《夏小正》,就曾详细叙述夏历一年十二个月中的农事活动以及与不同时令对应的物候、气象和星象,提到七月时说道:“七月,秀苇。狸子肇肆。湟潦生苹。爽死。秀。汉案户。寒蝉鸣。初昏,织女正东向。时有霖雨。灌荼。斗柄悬在下,则旦。”

星象的功能本来就是“定节令、日子、年岁”,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为什么人们把那两颗星星叫作“织女”和“牵牛”。对“织女”的解释,学者们提出秦人祖先崇拜说、飞梭织布说等观点,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的方向,但缺乏明显有力的证据。倒是“牵牛”的命名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参考:据《史记·天官书》记载,“牵牛”指的是古代社会在献祭时用来宰杀献祭的牛、羊等牲畜。但牲畜不会一下子从天而降,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养成,尤其是为了满足祭祀的要求,更需要规划好时间,养出上好的牺牲取悦神灵。如果说农耕是古代人们物质生活的核心内容,那么祭祀则是古人宗教和精神生活中无可争议的核心。

七夕节:柔情似水 佳期如梦

∧清代陈枚绘《月漫清游图》之十《文窗刺绣》。

在记述古代朝廷祭祀礼仪的天文历法著作《月令》中,记载了“牵牛”的命名与预备献祭牺牲之间的时序关系:三月,“牺牲驹犊,举书其数”;六月,“命四监大合百县之秩刍,以养牺牲”;八月,“循行牺牲”;岁末,宰牲祭神。可见八月是牺牲预备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需要检查牺牲的健康状况、有无瑕疵,而将此时天空中的星星命名为“牵牛”,以作预备牺牲之月的标志,是既符合现实,也符合逻辑的。

由此反观“织女”的由来,一定与农耕社会中女性的主要工作纺织有关。《诗经·豳风·七月》说:“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织布、制衣、蔽体、御寒,可以想像,女人们在七月的星空下织布作衣的情景,那应该是古人生活里的一项重要内容,套用诗人海子的诗也就是“一块石头坐满了整个天空”,“织女”“牵牛”见证着古人的生活。

七夕节:柔情似水 佳期如梦

∧日本18世纪末19世纪初“种生”绘图。旧时习俗,七夕前几天,将绿豆等浸于容器中,等长出嫩芽,再以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

解决了星空的问题,我们还是要再次返回地面,那就是,织女牵牛是如何与七月七日或者七夕发生联系的呢?将“七月七日”作为一个节日记载,最早出现在《西京杂记》:“戚夫人侍儿贾佩兰,后出为扶风人段儒妻。说在宫中时,七月七日临百子池,作于阗乐。乐毕,以五色缕相系,谓之‘相连爱’。”“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这为我们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信息,就是在汉时后宫之中,七月七日是宫女们操练针线等女红、寄望爱情长久的一个日子。

此外,据《汉武故事》记载,汉武帝刘彻不但生于七月七日、在七岁时立为太子,而且还透露了一个信息,就是“王母遣谓帝曰:‘七月七日,我当暂来。’帝至日扫宫入内,然九华之灯……上于承华殿斋,日正中,忽有青鸟从西方来,集殿前。上问东方朔,朔对曰:‘西王母暮必降尊像,上宜洒扫以待之。’”据张星烺《中西交通史料汇编》第一册第5至6页所述:

七夕节:柔情似水 佳期如梦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载:“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子是古代的一种红色小蜘蛛,七夕夜,把蜘蛛放在瓜果盘上,第二天如果结网,就算乞求到巧。此为明代南京佟卜年妻陈氏墓出土的嵌红蓝宝石蜘蛛形金簪。

七夕节:柔情似水 佳期如梦

∧日本江户时代的七夕节饰物。珍珠母片是银河的代表,中间丝线缠绕成的线轴代表织女。

“尧禹皆尝西游,以谒西王母,舜时,西王母来宾于天子……西周之初……西封季绰于春山(即今葱岭)……而穆王以万乘之尊,率六师之众,圣昆仑之丘,观黄帝之宫,登春山以望四野,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秦汉以后之君主,无此壮举也。周道既衰,犬戎逞强。平王东迁,自陕以西,让之秦国。自是以后,禹域与西土之交通,秦人专其锁钥矣。穆公霸西戎,兼国十二,开地千里,耀兵玉门之外,徙戎内地。秦之威名远届矣。献公兵临渭首,戎人畏威,西徙数千里。孝公雄强,威服羌戎,使太子驷率戎狄九十二国朝周显王。秦之势力圈,最西究达何处,虽无记载可稽,而今青海新疆必皆已通,可无庸疑。盛威既远,而秦之名,至今遂代表神州全景矣。”

七夕节:柔情似水 佳期如梦

∧广州市天河区珠村,潘氏大宗祠明德堂,举行“拜七娘”仪式。

在中西交通史上,西王母国是一个一直没有被认真对待的问题。但无论是根据楚国的神话,还是周朝的文献,都高度重视西王母和他们政治领袖之间密切的外交关系:《竹书纪年·穆天子传》、楚人《山海经》(《西山经》《大荒西经》和《海内北经》)、《荀子·大略》、《易林》卷一、《淮南子·览冥训》、《列子·周穆王》、《史记·赵世家》、《类聚·黄帝出军诀》、《论衡·别通篇上》……西王母很可能和打败居鲁士的托米丽丝女王(Queen Tomyris,Mother of Spargapises)有关。击败波斯大帝的这位西王母,她的伟业是震撼世界的,从西方而来的支持,似乎成了中国先皇与君王的合法性证明;否则我们很难理解为什么立场相左的中国南北帝王,都竞相炫耀他们和西王母的交情。

七夕节:柔情似水 佳期如梦

∧五代时期佚名画作《唐宫七夕乞巧图》。画中妇人们在庭院设乞巧宴,她们有的布置筵席,有的仰头看天,有的相顾而语。她们身后,一位妇人抱被俯身扣动门环,一位侍女猫腰在窗下而语。

有人贬低《汉武故事》的记载为野史,谓其无法纳入正史的话语系统中,但对汉武帝与西王母在七月七日这一天会见的记载,恰恰说明了对西王母的记忆在汉朝时依然存在。

从宫廷皇帝与西王母会见寻求统治正当性的七月七日,到宫女传到民间的七月七日“相连爱”,从夏日农耕之夜的仰望星空,到以岁时节令给头顶星辰命名……东汉年间,已初步形成了将牵牛和织女两颗星星比拟为夫妻、并因天河而分隔两岸的爱情婚姻故事。当时著名的《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曾云:“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而牛郎织女相会的这一天,东汉中期以前,只说是“七月七日”,应劭《风俗通义》始称“七夕”,成为流传至今的节日名称。

七夕节:柔情似水 佳期如梦

∧清代姚文瀚绘《七夕图》。七夕夜,妇女们在进行各种祭祀、乞巧活动。

发展:抒情、市井与悲剧

七夕的发展演变,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七夕节俗的形式是围绕着“女儿”这一核心元素展开。唐代之前,这一节日继续向民间深入的同时,因为战乱频仍,格外突显了对战争的无奈以及对安定生活的向往。魏文帝曹丕(187年~226年)曾作《燕歌行》,充满怅惘:“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为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这种文人情怀也使这一时期的七夕节俗不可避免地浸染上书卷气,《世说》里记载郝隆七月七日见邻人皆晒衣服,乃“出日中仰卧,人问其故,答曰‘我晒书。’”这种现象算不上主流,但能为我们理解七夕的时代特点提供一点想像空间。

七夕节:柔情似水 佳期如梦

∧湖南省宁乡县,七夕节前夕,数百名单身男女身穿古装,齐聚宁乡炭河古城,参加“七夕古装相亲大会”,现场更有男子化身“牛郎”牵着牛在情桥上寻找“织女”。

唐代,国家统一,七夕不但在首都长安盛行,崔颢诗云:“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甚至唐玄宗(685年~762年)也在宫中建了一座乞巧楼。王仁裕(880年~956年)《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唐玄宗与杨贵妃“每至七月七日夜,时宫女辈陈瓜花酒馔,列于庭中,求恩于牵牛织女星也。又各捉蜘蛛闭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候。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

不过我们在这里强调的,是在这些日益成熟的七夕节俗中,时人在其中的精神投射。同样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在白居易的《长恨歌》中,七月七日长生殿中的私语,是他们穿越死亡、坚固爱情誓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记号:“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可以这样说,人们在七夕节拜星乞巧、献瓜供枣等风俗中寄寓的是美好的期待,但现实常常是残酷的、不完美的,但人们似乎不会因为现实的残酷而收回那些美好的期待,相反,七夕成为见证人们美好期待的一个符号。

七夕节:柔情似水 佳期如梦

∧福州市安泰河,女子沐浴更衣后,乘坐铺满茉莉花的游船,向河内和岸上抛撒茉莉花,寓意“莫离”,寄托情思。

宋代,太平兴国三年即公元978年,宋太宗(976年~997年在位)颁布了一道关于鼓励人们欢庆七夕的诏书。随着商品经济的萌芽和市民社会的形成,七夕节变得日益隆重,京城中出现了专卖各种乞巧物品的市场,即“乞巧市”。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八对北宋末年汴梁七夕的盛况有详细的记载:

“七月七夕,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内,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悉以雕木彩装栏座,或用红纱碧笼,或饰以金珠牙翠,有一对直数千者,禁中及贵家与士庶为时物追陪。又以黄蜡铸为凫雁、鸳鸯、、龟鱼之类,彩画金缕,谓之‘水上浮’。又以小板上傅土,旋种粟令生苗,置小茅屋花木,作田舍家小人物,皆村落之态,语之‘谷板’。又以瓜雕刻成花样,谓之‘花瓜’。又以油面糖蜜造为笑靥儿,谓之‘果食花样’,奇巧百端,如捺香、方胜之类。若买一斤数内有一对被介胄者,如门神之像,盖自来风流,不知其从,谓之‘果食将军’。又以绿豆、小豆、小麦,于磁器内以水浸之,生芽数寸,以红蓝彩缕束之,谓之‘种生’。皆于街心彩幕帐设,出络货卖。

七夕节:柔情似水 佳期如梦

∧广东省广州市,“摆七娘”展示的七姐鞋惟妙惟肖。

七夕前三五日,车马盈市,罗绮满街。旋折未开荷花,都人善假做双头莲,取玩一时,提携而归,路人往往嗟爱。又小儿须买新荷叶执之,盖效颦磨喝乐。儿童辈特地新妆,竞夸鲜丽。

至初六日、七日晚,贵家多结彩楼于庭,谓之‘乞巧楼’。铺陈磨喝乐、花瓜、酒炙、笔砚、针线,或儿童裁诗,女郎呈巧,焚香列拜,谓之‘乞巧’。妇女望月穿针,或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里巷与妓馆,往往列之门首,争以侈靡相向。”

此外,吴自牧的《梦粱录》、周密的《武林旧事》、秦观的《鹊桥仙》等各种类型的作品中,都有关于七夕的记载和描述,秦观的“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吟诵至今,魅力不减。

七夕节:柔情似水 佳期如梦

∧广州市天河区珠村,游客在欣赏乞巧工艺品。广州人称“乞巧节”为“七姐诞”“拜七娘”,天河珠村的乞巧文化经过十余年的精心培育和传承发展,日渐成熟。

清代,七夕在《红楼梦》中找到了她最真实的归宿。《红楼梦》对七夕的描写很少、而且都带着所谓的“悲哀”和“不吉”的色彩,但其实,这些“悲哀”和“不吉”不过是把真相展现出来罢了。举两处为例:晴雯死后,宝玉作《芙蓉女儿诔》,说晴雯“楼空鹊,徒悬七夕之针;带断鸳鸯,谁续五丝之缕?”把七夕女儿的乞巧落实到一个具体的女儿身上,让我们对这个节日有了真实的切肤之感:晴雯的针线活好,病中曾为宝玉补雀金裘,但她最终成为大观园各种势力矛盾斗争的牺牲品,空余一袭雀金裘,见证着七夕乞巧的悲哀。

而“不吉”,则与凤姐的女儿“巧姐”有关。巧姐的生日是七月七日,王熙凤认为这个日子不好,请刘姥姥给取个名字压一压。刘姥姥想出一个“以毒攻毒”“遇难呈祥”的名字—“巧姐”。贾家势败后,刘姥姥把巧姐救出来,正应了开篇判词后面的那幅画:一座荒村野店,有一美人在那里纺绩。

此外还有黛玉在七月瓜果节因“我曾见古史中有才色的女子,终身遭际令人可欣可羡可悲可叹者甚多。今日饭后无事,因欲择出数人,胡乱凑几首诗以寄感慨”,可见七夕节的节庆活动在长期封建礼教的规范下被称作“乞巧”,但她的实际内容则要丰富得多,并不限于乞巧,在女儿们心中,她更多的是寄寓自己情感和愿望的一种方式。

习俗:生活、异域与新生

穿针乞巧、陈瓜果聚谈、看子等七夕节俗与人们的生活联系密切,曾在全国各地广泛流传。南朝梁宗懔(约501年~565年)《荆楚岁时记》云:“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咸以金银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可见南北朝时七夕节俗已普及至荆楚一带。

七夕节:柔情似水 佳期如梦

∧南京市瞻园,身着汉服的年轻人在穿针引线。

宋代,七夕风俗大为改观,不仅节日气氛空前热闹,而且出现了泥孩儿摩罗、谷板、种生等很多前所未有的节物。刘宗迪先生在《摩罗与宋代七夕风俗的异域渊源》一文中指出,“宋代七夕崇拜摩罗的风俗可能来自波斯和更为古老的巴比伦——古巴比伦人在万物盛极而衰的夏至之际悼念植物和谷物之神塔穆兹(Tammuz)的风俗,在上古时期传遍整个地中海周边地区,在希伯来《圣经》以及古希腊文献中都有记载。此种风俗随波斯人的统治传入中亚粟特国家,演变为当地七月初一到初七历时七天的‘哭神儿节’。隋朝侍御史韦节于公元605年出使康国亲历其事,并在《西番记》一书中留下相关记载。此种风俗在中古时期随入华的粟特人和祆教风俗传入中国。因其在节日风俗上与七夕有相通之处,尤其是节期恰好也在七月七日,因此逐渐融入七夕风俗,使宋代的七夕呈现出一派前所未有的异域风情。宋代七夕令众生痴狂的泥孩儿摩罗,就是脱胎于波斯的雨神提什特里雅(Tishtrya),宋代七夕的谷板和种生则是西亚阿多尼斯花园的变种,宋代七夕之所以呈现于迥异前代的异样风情,正是中古以降中西文化交流的结果。”此摩罗即《东京梦华录》中说到的“磨喝乐”。

七夕节:柔情似水 佳期如梦

∧七夕夜,北京什刹海荷花市场,市民共放孔明灯,祈求家人平安,有情人终成眷属。

清代时,国内各地经济的发展和文化背景的不同进一步体现在七夕节俗的差别上。在东南浙江、福建等地区,由于七月七日还被认为是魁星的生日,所以七夕之夜魁星会跟织女一道接受人们的祭拜,以求科场功名、仕途腾达。康乾之际,福建崇安(今武夷山市)学者董天工《台海见闻录》卷二载台湾祝七娘、七夕拜魁星风俗:“七夕为乞巧会,家家设牲醴、果品、花粉之属,夜向檐前祝七娘寿。或曰:魁星于是日生,士子为魁星会,竟夕欢饮。”

如今,随着七夕被列为传统七大节日之一,这一“中国情人节”在一些名利之徒和商家的炒作下,引起了一些消费性的热闹和关注。但实际上与七夕节真正的“女儿”核心并没有太多关系,不但如此,真正的七夕节习俗,从清末至再次复兴之前,一直都面临着淡化、式微的危险:

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七月)七日,旧俗妇女陈瓜果‘乞巧’,今无”(广东《澄海县志》);清光绪四年(1878年),“至‘乞巧’之说,或鲜有知”(浙江《浦江县志》)。民国时期,七夕活动逐渐衰微或消失的报道,屡见于书籍和报刊,“七日,旧传是夕妇女陈瓜果于庭‘乞巧’,然今已成往迹,无复有佞织女者矣”(民国二十年山东《临朐续志》);新中国成立后,“七月七的乞巧习俗在乡间仍可见到,但大多已是年轻人的嬉戏逗乐,其情其景其神秘成分已甚淡漠”(刘永立主编《河南民俗》);“现此俗已废,但‘七月七做果吃’之俗仍然在农村盛行”(余悦主编《江西民俗》);“此俗现已绝迹”(尚洁主编《天津民俗》)。

七夕节:柔情似水 佳期如梦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七夕前夜,上千颗散落在地的“星星”和“月亮”的环抱中,牧民们燃起篝火,载歌载舞,喝酒聊天,并在酒罐上写下自己的七夕心愿,祝福美好的爱情。

令人欣慰的是,在甘肃省西和县,这样一个曾是历史上的交通要道、后来逐渐边缘化的地方,由于受外界影响较少,“乞巧”风俗得以原汁原味地传了下来。2007年,西和县被中国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2008年,西和县作为乞巧节的第一文化遗产地,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西和乞巧女儿节从农历六月三十的晚上开始,持续到七月初七晚上,为时七天八夜,将整个“乞巧”活动以一种心灵的秩序细分为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七个环节,每个环节都伴有相应的歌舞:迎巧有《迎巧歌》,乞巧有《乞巧歌》,送巧有《送巧歌》。曲调多变,歌词内容朴实而直白,但不乏深刻:“天荒荒地皇皇,我请巧娘娘下天堂。不图你的针,不图你的线,先学你的七十二样好手段”。

在这七天八夜的时间里,即使平时家教很严的家庭,也允许女孩子到供巧娘娘的地方去。基本上都是十四五岁的未婚女孩儿,有时候也会请一些已婚的妇女参与,分享一些过来人的感悟。女儿们在经历了迎巧的期待、祭巧的凝重、娱巧的欢喜和卜巧的激动后,最后在《送巧歌》中“充满惜别之情,仿佛看见巧娘娘已经登上云头要离去的情景”……随着巧娘娘的离去,乞巧节也结束了,女儿们带着对未来的憧憬,汇入命运的河流中。

七夕节:柔情似水 佳期如梦

∧日本,七夕,用灯笼装饰的神社。

七夕在奈良时代(710年~794年)传入日本之前,日本当地就有“棚机津女”的信仰,这一信仰的核心就是少女在河边一边织神衣一边等候神的到来。七夕传入日本后,逐渐取代了这一信仰,但少女在河边等候神的特点融入到七夕中。当时,受自然条件限制,日本物资匮乏,所以“乞巧奠”最初在宫廷贵族间盛行时,是以作诗和展示丝织品为核心的,以致宫廷内以贵族文人吟诗作歌、举行乞巧活动这种雅宴的形式蔚然成风,而且迅速波及文学、宗教、艺术、思想等领域。成书于奈良时代末期的日本第一部和歌集《万叶集》中,关于七夕的和歌多达130余首。

七夕节:柔情似水 佳期如梦

∧日本东京,民众庆祝七夕节。从江户时代开始,每年七夕,大人和孩子都会聚在一起,在五颜六色的长条诗笺上写下愿望和诗歌,连同用纸做的装饰品一起挂在自家院内的小竹子或外面设立的七夕许愿树上。

日本七夕和歌受我国七夕诗歌影响的痕迹十分明显,但与中国文化善于以女性形象自比不同,日本七夕和歌着重描述的是男方的感情。有研究者指出这种差别与日本当时的访妻婚制有关。万叶时代,日本女子婚后并不离开娘家,丈夫若想念妻子,需要到女方家登门住宿,反映到七夕和歌中,就是这种离愁别绪。而且日本文化精致的特点,也融入到这些和歌中,牛郎织女的恋情得到细致入微的描写:去岁银河渡,今来已变迁。夜深寻旧路,踏遍此河边——这种为恋情不辞千辛万苦的夯实是汉诗里没有的,汉诗里的感情比较缥缈。

七夕节:柔情似水 佳期如梦

∧日本,七夕许愿,希望能遇见一个好夫婿。

平安时代(794年~1185年),七夕乞巧仪式结合了唐代供奉香花、以五色丝穿七孔针、在院子里做文章等习俗,供物品种繁多,“五色薄”“木绵”等纺织品居首位,用以祈祷织部司中织女们的技艺精湛。日本中世(12世纪末~16世纪末的幕府统治)时期,七夕节俗逐渐从宫廷向武家社会渗透;江户时代(1603年~1867年),七夕节俗向庶民阶层普及,人们将七夕节俗与竹饰相结合,把自己写在五色纸上的愿望挂在竹枝上,向牛郎织女祈愿,七月七日一早,会把装饰的竹枝放入水中、顺水漂流,洗去罪恶与污秽——至此,七夕已经完全本土化。

七夕节:柔情似水 佳期如梦

∧东京增上寺(Zozoji Temple),身穿传统浴衣的女孩端详灯笼。作为增上寺七夕节的一部分,大约4000个由学生制作的灯笼沿着模仿银河系的寺庙楼梯展示。


七夕节:柔情似水 佳期如梦

本文原刊载于《文明》杂志2019年01-02期

扫描封面右下方二维码,关注《文明》杂志公众号:WENMINGZAZHI,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版权声明:《文明》杂志所使用的文章和图片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版权作品,未经《文明》杂志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客服邮箱:84754005@qq.com 电话:010-67135553/67112221。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