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时光匆匆,不觉已在秋声阵阵的日子里了,残蝉凄切,蛩声鸣秋;那阵阵的秋风,飘落的桐叶,一派色彩斑斓的秋天!
汾上惊秋
唐-苏颋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
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此诗写作者在汾水上惊觉秋天的来临,抒发岁暮时迟的感慨,也反映了汾上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全诗采取了虚虚实实,若即若离,似明而晦,欲言而咽的表现手法来表达诗人的复杂心情,虽仅二十字,但字字勾连古今,意境含蓄,气象幽远,颇有历史沧桑之感。
清平乐·莲开欲遍
宋-晏几道
莲开欲遍,一夜秋声转。
残绿断红香片片,长是西风堪怨。
莫愁家住溪边,采莲心事年年。
谁管水流花谢,月明昨夜兰船。
相见欢·吟蛩作尽秋
宋-朱敦儒
吟蛩作尽秋声。月西沈。
凄断余香残梦、下层城。
人不见。屏空掩。数残更。
还自搴帷独坐、看青灯。
浣溪沙
宋-毛滂
竹送秋声入小窗。香迷夜色暗牙床。
小屏风掩烛花长。
雁过故人无信息,酒醒残梦寄凄凉。
画桥露月冷鸳鸯。
菩萨蛮·秋声乍起梧桐落
宋-朱淑真
秋声乍起梧桐落,蛩吟唧唧添萧索。
欹枕背灯眠,月和残梦圆。
起来钩翠箔,何处寒砧作。
独倚小阑干,逼人风露寒。
秋夜无眠,诗人独自披衣起床,倚阑凝神张望。景物萧索凄清,处处笼罩着“寒”意,主人公孤独寂寞的心情,通过描绘环境,渲染气氛,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词意含婉深永,无限心事尽在不言之中
清平乐·候蛩凄断
宋-张炎
候蛩凄断,人语西风岸。
月落沙平江似练,望尽芦花无雁。
暗教愁损兰成,可怜夜夜关情。
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蟋蟀哀鸣,秋风萧瑟,冷月落沙洲,澄江如彩绢,只有那一叶梧桐悠悠下,不知寄托了多少秋凉悲声!
卜算子
宋-石孝友
人自蕊宫来,微步香云拥。
小试樽前白雪歌,叶叶秋声动。
一翦艳波横,两点愁山重。
收拾眉尖眼尾情,作个鸳鸯梦。
声声慢·秋声
宋-蒋捷
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
豆雨声来,中间夹带风声。
疏疏二十五点,丽谯门、不锁更声。
故人远,问谁摇玉佩,檐底铃声。
彩角声吹月堕,渐连营马动,四起笳声。
闪烁邻灯,灯前尚有砧声。
知他诉愁到晓,碎哝哝、多少蛩声。
诉未了,把一半、分与雁声。
词人以“豆雨声”起,以“雁声”收,写了秋夜中听到的十种秋声。但声声总离不了凄凉意,使一个正在发愁的人谛听这些声音,使作为声音的客体,严重地被染上“愁人”的主体印记,因而从笳声、雁声、蛩声、铃声中听到的,都是词人的苦闷心声。
望江南/忆江南
宋-无名氏
清夜老,流水淡疏星。
云母窗前生晓色,梧桐叶上得秋声。
村落一鸡鸣。
催唤起,带梦著冠缨。
老去悲秋如宋玉,病来止酒似渊明。
满院竹风清。
齐天乐·秋声馆赋秋声
清-厉鹗
簟凄灯暗眠还起,清商几处催发?
碎竹虚廊,枯莲浅渚,不辨声来何叶?
桐飙又接。尽吹入潘郎,一簪愁发。
已是难听,中宵无用怨离别。
阴虫还更切切。玉窗挑锦倦,惊响檐铁。
漏断高城,钟疏野寺,遥送凉潮呜咽。
微吟渐怯。讶篱豆花开,雨筛时节。
独自开门,满庭都是月。
此词着意描写秋声。上片写入夜风声,“几处催发”,使人难于入睡。下片写檐铁惊响,野寺钟疏,虫声切切,凉潮呜咽。独自开门,唯见满庭月光。结句极富诗情画意。全词从所闻到所见和所思,生动逼真而又细致入微,使人如临其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