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丁启阵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
1
受降城,始于汉朝的一种军事建筑,外长城进攻系统工事的组成部分。起初是为了接受匈奴贵族的投降而建的,因此得名。
唐代学习汉朝的做法,为了应对后突厥汗国的崛起,武则天(684—704执政、在位)、睿宗李旦(684—689,710—712在位)期间,朔方军总管张仁愿在黄河外侧边疆地区建了三座受降城:西受降城简称西城,在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坐落在石兰计狼山山口南、黄河北岸渡口。因其控扼南北交通要冲,在三座受降城中军事地位最为重要。中受降城简称中城,在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东受降城简称东城,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诗中所说受降城,有不同说法:
一说是三座受降城中的中受降城。李益有《盐州过胡儿饮马泉》(《过五原胡儿饮马泉》)诗,五原又名盐州,今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五原县。今天内蒙古自治区有两个五原,一个是包头市五原区,一个是巴彦淖尔市五原县。中受降城在巴彦淖尔市的五原县,不在包头市的五原区。《元和郡县志》记载:“中受降城本秦九原郡地,汉武帝元朔二年更名五原,开元十年,于此置安北大都护府。”
一说是指灵州回乐县(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贞观二十年(646),唐太宗曾亲临灵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回乐县因此有“受降城”之名。《宋史·张顺民传》沿袭这一名称,称灵州为受降城(上海辞书出版社《唐诗鉴赏辞典》《夜上受降城》篇陈志明撰稿)。顾青《名家集评本<唐诗三百首>》在指出唐朝三座受降城之后,也说:“此指西域,在今宁夏灵武。”
两种说法,各有利弊。前一种说法,有两个优势,一是唐代三座受降城赫赫有名,李益诗中指其中一座,是遵守约定俗成规则,不会产生歧义,出现误会;二是李益曾经到过这个地方。后一种说法,“回乐”二字有着落。唐太宗灵州受降固然是历史事实,但称灵州为受降城,未必是唐人所为。灵州在唐朝似乎并无受降城的名称。《旧唐书·太宗本纪》:“九月甲辰,铁勒诸部落俟斤、颉利发等遣使相继而至灵州者数千人,来贡方物,因请置吏,咸请至尊为可汗。于是北荒悉平,为五言诗勒石以序其事。”《新唐书·太宗本纪》:“甲辰,铁勒诸部请上号为‘可汗’。”《资治通鉴》记载,太宗贞观二十年九月:“上至灵州,敕勒诸部俟斤遣使相继诣灵州者数千人,咸云:‘愿得天至尊为奴等天可汗,子子孙孙常为天至尊奴,死无所恨。’甲辰,上为诗序其事曰:‘雪耻酬百王,除凶报千古。’公卿请勒石于灵州;从之。”都没有说灵州因之得名“受降城”;还有,文献中都只说灵州,并无只字提及回乐县。
相比之下,以指中受降城较为可信。
2
回乐烽,“烽”一作山峰的“峰”。岑仲勉先生《唐人行第录》根据李益另有《暮过回乐烽》诗云“烽火高飞百尺台”,认为作“回乐烽”是不对的。《唐诗三百首》注:“回乐,《唐书·地理志》灵州大都护府有回乐县。”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唐诗选》:“回乐烽,指回乐县的烽火台。”都把回乐二字当作县名。
我认为,前人解释值得商榷。从诗歌句法上说,回乐烽(峰)跟受降城的关系有两种可能:一是并列关系,是两个对等的地方名称;二是有上下级关系的两个名称,实际上是同一个地方。诗题既然是关于受降城的,后一种情况,即回乐烽(峰)跟受降城是同一个地方比较合乎情理。假如是两个对等的地名,回乐县在今宁夏灵武县西南部,跟中受降城相距遥远,没有任何关系,出现在同一首诗中完全不合情理。因此我认为,这里的回乐烽(峰)应该是五原县中受降城区域内的一座烽火台或小山头的名称。这里举几个唐人绝句中两个地名实际上指同一个地方的例子:“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渭城曲》);“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客舍属于渭城的一部分;吴、楚同义,楚山是吴的一部分;朱雀桥就位于乌衣巷口,是同一个地方。
回乐烽(峰)有可能是当时在受降城戍边的将士对当地一座烽火台(小山峰)的戏称,并非正式名字。
3
诗写得非常有层次感,前两句写景,后两句述情;第一句写远眺之景,第二句写仰望之景;第三句写侧耳谛听,第四句写以心猜测。总之,写出了边塞将士于月夜思念家乡、家人的情景。
诗的写法,跟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有点像。李白诗云:“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都是身在他乡之人思念家乡,都是乐曲声引起思乡情。所不同的是,李白写人在异乡繁华都市于春夜思念家乡,李益写人在荒凉边塞于秋夜思念家乡。
4
诗的好处,前人有“真率语”、“天然画”(黄淑灿《唐诗笺注》),“蕴藉婉转,乐府绝唱”(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等说法。明人王世贞认为,这首诗可以跟王昌龄、李白的绝句相媲美。这些评语都并非过誉之词。
我个人阅读这首诗的感受,印象最深的是它的场景、画面感:只要一闭上眼睛,仿佛就穿越到了唐朝边塞受降城。月光下,雪一般的沙地,霜一般的土地;原本静谧的夜晚,远处飘来芦叶制成的笛子吹奏的乐曲,如泣如诉,如怨如慕。结果,整个受降城的将士们听了都顿起思乡之情,不知不觉间,抬起头望向家乡的方向!
- 上一篇:秋声赋名句赏析_秋词诗句赏析
- 下一篇:屈原的九歌九章分别有几篇作品_屈原九歌全篇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_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表达情感
作者:丁启阵 资料图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 1 受降城,始于汉朝的一种军事建筑,外长城进攻系统工事的组成部分
-
最伤感的一首诗_古诗词名句伤感
以前上学的时候,最头疼的就是背诵文言文和古诗词,认为这些东西用处不大,甚至不止一次埋怨语文老师。随着思想逐渐成熟,阅历不断增长,才发现的文学修养极度缺乏,也许古诗词不能
-
汤显祖临川四梦是哪四部作品_汤显祖临川四梦是指
几百年来,汤显祖的作品一直受到文学界和戏剧界的重视,并在20世纪形成了“汤学”,汤显祖的至情思想及其作品更是成了学者们研究的重点。汤显祖认为:世界是有情世界,人生是有情人生
-
汤显祖PPT_汤显祖作品
原创/Steven 前两期Steven给大家介绍了文艺复兴三杰中的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这两位驰名中外,贯古通今的大师是文艺复兴时期众多“巨星”中最为耀眼夺目的。在那个特殊的时期,西方用复古
-
8古诗二首登鹳雀楼唐王之涣_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注释 鹳雀
-
王之涣代表作名诗_王之涣的六首诗分别是什么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据《清一统志》记载,楼的旧址在山西蒲州(今永济县,唐时为河中府)西南,黄河中高阜处,
-
渭城曲是什么题材的诗_央视经典咏流传渭城曲
唐诗宋词是我国文学艺术史上无法跨越的两座巅峰,而唐诗更是诗歌创作的黄金年代。 诗词之美,美不胜收 在那个名震千古的诗人骚客层出不穷、华美诗篇多如过江之鲫的伟大时代,写出一首
-
六艺经书中六艺指什么_六艺经传的六艺指什么
先 秦 篇 一、散文 (一)历史散文 (1)《左传》 :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原名《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
-
从此 无心爱良夜 任他明月下西楼_从此无心下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如果那两个字没有颤抖,我不会,发现我难受……”,陈奕迅在歌曲《十年》中深情演绎。那两个字究竟是什么呢?千百年来,多少文人墨客为情所困,为爱痴狂。江淹在《别赋》中写到“
-
《登鹳雀楼》 王之涣 (唐代)_鹳雀楼王之涣的诗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据《清一统志》记载,楼的旧址在山西蒲州(今永济县,唐时为河中府)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雀栖其上,
-
一曲相思的经典诗句_相思离别的诗句
在一转身就可能是一辈子的岁月里,古人对分离之痛的体会比今人更加真切。于是文坛就有了一曲曲动人的相思,而在这首相思之作里,最令人伤感的是那些分手后所写的诗词。如果不曾得到
-
夜上受降城闻笛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_《夜上受降城闻笛》的中心思想
你在故乡吗?你在家附近吗?你,就在你父母的身边吗?若是答案是否定的,那么,你有思念过你的父母,你的家,你的故乡吗?思念的时候,会有什么特别的举动吗?读李益的这首《夜上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