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屈原诗词作品_屈原作品赏析

屈原诗词作品_屈原作品赏析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2-08-23 13:21:14
阅读:

【本文首发在微信公众号:环球艺术家杂志社(gartist01),专注艺术传播的新媒体平台,最具人气的文化艺术社群】

特别推介︱屈原节:名家笔下的屈原,亦诗亦画绘端午

端午节是和艺术很有缘分的一个节日,它的家喻户晓和诗人屈原有很大关系。所以,端午节也被人们推为诗人节。关于端午节的起源虽然说法较多,但流传最广的还是纪念屈原说。正如唐代诗人文秀在《端午》诗中所说:“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在中国,能够有一个节日为纪念文化人而存在千年以上,体现了民众对知识阶层“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价值的长久认可与期冀。

特别推介︱屈原节:名家笔下的屈原,亦诗亦画绘端午程十发《端午即景》

屈原在其传世诗篇《离骚》中写下的不朽名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虽非血书而字字泣血,成为后世景仰的千古绝唱。其“哀民生之多艰”的悲悯情怀,“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爱国情操,“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奋争精神,成为历代知识分子追摹效法的楷范。司马迁在《史记》里高度评价其志行曰:“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上千年来,中华百姓对于这位爱国诗人的忆念之情,仿若滚滚而来的长江之水,滔滔不绝,绵延无尽。

特别推介︱屈原节:名家笔下的屈原,亦诗亦画绘端午郎世宁《午瑞图》

关于端午节的诗歌,有许多是写屈原的,绘画也是如此。历史上以屈原及其作品为题材的画作不可胜数,仅现当代以来就有徐悲鸿、张大千、傅抱石、蒋兆和、刘旦宅、戴敦邦等诸多名家作品见世,不少画作就创作于端午节当天。其中以傅抱石最为突出,艺术家潘受曾写诗称傅抱石“岁岁端阳写屈原”,并注曰:“抗日战争期间,抱石每岁诗人节,必写屈原为纪念。”傅抱石十分崇敬屈原及其作品的精神风骨和艺术气质,其创作的屈原像及《九歌》题材画作达数十幅之多。他曾经说过,美术是民族文化最大的表白,若是这句话没有错误,我们闭目想一想,再过几百年或几千年,有些什么东西,遗留给我们几百年几千年后的同胞?又有些什么东西,表白现时代的民族文化?他在抗战期间创作的《屈子行吟图》等画作表达了“百代悲此人,所悲亦自己。中国决不亡,屈子芳无比”的主题,意在唤起国民爱国情绪,挽救国家于危难之中。端午节年年过,节俗也在变与不变中随时代悄然演进。一些古老的习俗逐渐淡去,始终不变的是把一己命运与天下命运紧密相联的家国情怀。

特别推介︱屈原节:名家笔下的屈原,亦诗亦画绘端午傅抱石《屈子行吟图》

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香喷喷的粽子几乎能够串联起所有人关于端午节的记忆。端午节在中国是别名最多的节日,它其中的一个名字就叫粽子节。叶的香、米的香、枣的香、肉的香,在端午的那一天,像家人团聚般地融合在一起,又热气腾腾地散发开来,弥漫在空气之中,带给人们温暖的感受。“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不管在哪里,有粽子的地方就有香甜的味道,就有节日的气氛。如同春节要吃饺子、元宵节要吃汤圆、中秋节要吃月饼,端午这天如果不吃上一口粽子,好像没过端午节一样。中国的粽子甚至进入了“神十”航天员的食谱,以确保航天员即使身在太空也能在端午节时吃上粽子。

特别推介︱屈原节:名家笔下的屈原,亦诗亦画绘端午陆治《端阳即景图》

粽子在中国的名气很大,但是想要在名画里找出一只粽子,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丰子恺画了很多的民俗画,《子恺漫画全集》里有《除夜》,有《清明》,有《中秋》。和端午相关的也有一幅,名曰《买粽子》,画的是我们在电影中常见的旧时景象,两个孩子从楼上探出身来,正用绳子往下放一只吊篮,画面中并未出现粽子的踪影。一向以“民间味”著称的齐白石画有专门的粽子图,很写意,用笔墨画几个三角就是粽子了。来自意大利的画家郎世宁在雍正年间画过一幅《午瑞图》,画面的一侧有几只粽子,中间的青瓷瓶内插着蒲草叶、石榴花和蜀葵花,旁边的托盘内盛有一些李子和樱桃,反映了当时宫廷里的端午习俗。乾隆时代的宫廷画家、传为郎世宁弟子的徐扬画过一部《端阳故事图》册,其中描绘了端午节期间一些重要的民俗活动。画册共八开,依次为《射粉团》《赐枭羹》《采药草》《养鸲鹆》《悬艾人》《系采丝》《裹角黍》和《观竞渡》。《裹角黍》画的就是包粽子的情景。

特别推介︱屈原节:名家笔下的屈原,亦诗亦画绘端午齐白石《端午》

故宫博物院中收藏有一幅唐代画家李昭道绘制的《龙舟竞渡图》,《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宋代画家张择端也画有一幅《金明池争标图》,还有元代王振鹏的《龙舟夺标图》、明代张宏的《龙舟竞渡》、清代王概的《龙舟竞渡图》等等。龙舟竞渡的动态美吸引了古往今来无数的艺术家,唐代诗人张建封的《竞渡歌》、宋代词人黄裳的《喜迁莺》对此均有精彩描述。正是:“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作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

特别推介︱屈原节:名家笔下的屈原,亦诗亦画绘端午张大千《端午习俗》

除了吃粽子、赛龙舟之外,端午节的习俗还有饮雄黄酒、佩香袋、系彩绳、悬艾草、插菖蒲、避五毒、挂钟馗像等等。各种传统习俗在艺术作品中都有形象反映。清代画家余樨的《端阳景图》将与端午风俗有关的动植物豆娘、蟾蜍、青蛙、菖蒲、蜀葵等集于一景,动静相宜、生机盎然。最早的钟馗画,据传出自唐代画圣吴道子之手。《北平风俗类征》记载:五月初一至初五为端阳节,午时以朱墨画钟馗像,用鸡血点眼,俗称“朱砂判”者,悬屋中,谓能驱避邪。许多著名画家都曾经在端午节这一天将钟馗入画,如任伯年绘有《钟馗图》,徐悲鸿绘有《钟馗饮酒图》,黄胄绘有《钟馗》,程十发绘有《钟馗啖果》,张大千也作有名画《端午钟馗图》。

特别推介︱屈原节:名家笔下的屈原,亦诗亦画绘端午余樨《端阳景图》

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书传其意,画见其形。不同时代的艺术家们用自己亦诗亦画或如诗如画的心血之作,和《荆楚岁时记》《燕京岁时记》《东京梦华录》等文字著述一起,共同见证了古老中华的灿烂文明,为端午节、为中国民俗、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留下了至为宝贵的研究资料,谱写了丰富的、立体的、生动的、嘹亮的、传之久远的历史交响乐章。

特别推介︱屈原节:名家笔下的屈原,亦诗亦画绘端午徐扬《端阳故事图之观竞渡》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