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草萌发,枯树回春,阳春三月,阴雨纷纷,每当清明来临之际我们总会想起这首“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千古名诗。
清明节从古到今都是文人墨客创作的灵感源泉,孟浩然的”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黄庭坚的"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等等,为什么这么多文人墨客都以清明为创造之源呢?
清明本身就是一个对先人祭奠,寄托无限思念的节日,清明的绵绵细雨催化出亿万生命的灵动,清明的风把春暖花开燃成岁月的澎湃激情,清明既是美丽的又是深沉的。
追忆先人,扫墓祭祖,是清明节传承不绝、延续至今的核心文化内涵。
天下之人皆有父母,族群各有祖先,民族亦有本源。这种“我是谁”的心灵追问,扎根于每位华夏儿女的心中。纵使生活散于五洲,但是寻根谒祖的观念仍可将我们聚于华夏。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是清明节传统文化的一种升华,踏春出游,肃穆中透露灵动,仙去的归于尘土,虽然留给我们无尽的思念,但生活不只是思念,更有诗与远方,正如杜牧在诗中的情感一样,思念过后,借问酒家,快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