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上代人赋诗,辛弃疾信手拈来,一首乡村小调竟写出哲理味
鹧鸪天·代人赋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稼轩词以抒写个人壮怀的激烈篇章最为出彩,像中学课本里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至今都是耳熟能详的篇目。但辛弃疾是大词人,创作能力自然不会被内容、题材所限,作为“无事不可入,无意不可书”的一代巨匠,辛弃疾的很多闲逸之作也写得别有味道。像由他代笔的《鹧鸪天》,酒席上信手拈来,也成为辛词代表作之一。
这是一篇即时创作的歌咏乡村自然风光的命题作文,辛弃疾写出了田园式的理想乡村图画。
上阕集中写春日下的农家风光。词人抓住了具有典型意义的“桑”、“蚕”、“黄犊”、“暮鸦”来写,给人既生机勃勃又幽婉静美的感受。
词人从柔软的嫩桑写起,一个“破”字,生机感毕现,春之气息仿佛隔着字面就嗅到了,而不仅仅是缭绕在桑芽。第三句写到落日平冈上的黄牛吃草,着一“鸣”字倒置,除了与后一句的“点”字形成对仗所需,句子本身的节奏也因倒置更有顿挫感了,而且造成语意上的曲折跌宕。第四句“点”的用法与此同。整个上片,词人驱遣语言的能力较为突出,“破”、“鸣”、“点”三个动词的运用十分劲道。写景上词人四句三幅画,共同构成黄昏乡村的田园之美。另外,景致的铺排上也并非无头绪的拼叠,词人由近到远,视线慢慢放宽,目光所极,有动有静,秩序又散漫,而统归于和谐。
下阕开头,词人由写景转入写人,“山”与“路”,都是为了衬托人。沽酒则是最能反映乡村人热闹的朴素行为。你能想到左村右邻的彼此热情。至此,词人以饱含赞美之笔写了乡村种种,从物到人,从面到点,你以为这样清俊可人的词已经很好,谁知道接下来词人笔锋一转,一首小词竟产生了哲理意味。升华了。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一城一乡,两相对比,词人的态度是明朗的,这一句既是描写又是议论的话里,有些颇耐人寻味的感慨,或者说有一些生命式的感悟。至于有人将这两句跟词人的恢复之志、被迫闲赋、报国无门什么的联系起来,就有点扯了,有强行附会的不适。
同样绽放在春天,城中的桃李、荠菜,和乡野的桃李、荠菜,词人一个赋予了愁的惨淡,一个表现出自由自在的烂漫,仿佛同一个人在城乡生活的差别,更进一步说,就是官场与闲野的比较,而联系到此时的词人刚被罢官不久的事实,词里自然就流露了他的内心状态。但抛开词人本身,词背景本身,这两句话单拎出来,本身就带有哲理的味道。不信,你再多读两遍,感觉出来了吗?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咏农村人的七绝诗_苏轼的山村五绝属于政治讽刺
席上代人赋诗,辛弃疾信手拈来,一首乡村小调竟写出哲理味 鹧鸪天·代人赋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
-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的诗意_与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意境相近的诗句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出县城四十余里有一宽敞
-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的诗句意思_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赏析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宋代·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译文 天边的明
-
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怀念的是( )_《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写给谁的
中秋佳节,古往今来都是人们最重视的节日之一。在这一天,阖家团圆,一起赏月吃月饼一直都是我们中国民族的传统文化习俗。 穿越千年,来到宋朝。公元1076年,苏轼还在山东密州任职,这
-
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的诗意_明月别枝惊鹊辛弃疾
(教科书式品鉴诗词,往日拾遗) 《西江月》 辛弃疾 (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
摸鱼儿辛弃疾赏析朗读_摸鱼儿辛弃疾为何借美女之口来表达自己的忧愤
摸鱼儿 淳熙已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到,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
-
关于诗字的名言警句_诗词千古名句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
-
春来花香柳绿这首诗_早春这首诗的意思
春天来了,带来了春风, 带来了生机,带来了希望, 也给诗人们带来了无数联想。 1. 《城东早春》——唐·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
鹧鸪天代人赋,辛弃疾赏析_鹧鸪天辛弃疾词陌上柔桑破嫩芽阅读答案
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宋代: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青旗
-
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辛弃疾赏析_鹧鸪天辛弃疾古诗鉴赏答案
创作背景: 此词约作于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词人时年四十七岁,退居信州带湖。因为鹅湖是铅山最著名的风景点,乾道间朱熹、陆九渊兄弟及吕祖谦曾在这里集会讨论学术,所以词人深
-
辛弃疾词二首摸鱼儿_摸鱼儿辛弃疾表达了什么情感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
-
辛弃疾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写的是我国传统节日_辛弃疾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传统节日
文:黛珂 要说宋代写词最好的,应有两位。一是大学士苏轼;另一位,便是与他相隔百年的辛弃疾。秦观、晏殊等人毕竟是小家子气,完全代表了宋词婉约闺怨的一派。苏轼是大家,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