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马谡失街亭的故事流传千古,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事情的梗概是这样的,建兴六年(228年),诸葛亮出兵祁山,开始伐魏。诸葛亮命令赵云、邓芝故作疑兵,占据箕谷(今陕西汉中北),自己亲自率领十万大军,突袭魏军据守的祁山(今在甘肃境内)。 当时魏主曹叡得知蜀汉来伐后,派大将张郃总督各路军马在街亭(今甘肃秦安东北)阻挡马谡。马谡违背了诸葛亮的作战部署,放弃水源将部队驻扎在南山上,副将王平连续多次劝谏马谡不能"舍水上山",马谡拒不采纳。之后张郃果真断绝了马谡的水源,结果马谡大败 。诸葛亮北伐因此失去落脚点,只得退兵回到汉中,撤军后马谡被诸葛亮斩首以明军法。
一、马谡的决策理据
那么马谡为什么不听王平的劝谏、不按诸葛亮的部署,偏要放弃依山傍水安营、非要带大军上山扎寨呢?马谡的理由有以下几条:一是从正面的角度看,按照兵书所载,部队拉到山上,才能发挥居高临下、势如破竹的军势,才能发挥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士气。二是从反面的角度看,山上也可挖掘水源,不一定依赖山下的水源。所以从马谡的角度来看,有两条支持上山扎营的理由,一条反对的理由而且还能克服,所以上山才是上策,这只不过是他的一厢情愿、现实中根本靠不住的理由。为什么?因为支持上山扎营的理由是建立在反对的理由之上的,就是说你只有在山上找到足够的水源你才能发挥居高临下、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优势。所以大前提是你能找得到山泉才行,问题是你对这里并不熟悉,怎么找?况且一眼小小的山泉如何可以供给数万大军去饮水做饭? 那么马谡为何如此天真?诸葛亮又为何会任用此人作为大军先锋呢?
话说马谡最初是以荆州从事的身份跟随刘备进入蜀地的,先后任绵竹县令、成都县令和越嶲太守。马谡的才器表现得超过常人,喜欢谈论军事谋略,诸葛亮对他深为看重。诸葛亮还让马谡担任参军,时常在一起谈论军略,经常一谈就从白天谈到晚上。 建兴三年(225年),诸葛亮率军讨伐雍闿。临行前马谡向诸葛亮建议:"南中凭借地形险要和路途遥远,叛乱已经很久。即使我们今天将其击溃,明天他们还要反叛。如果将他们全部杀光以绝后患,既不是仁厚者所为,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办到。用兵作战的原则,以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以心战为上,以短兵相接为下,望您能使叛军真心归降。"诸葛亮采纳了马谡的建议。诸葛亮斩杀雍闿后,依照马谡之言赦免孟获,使南中诚心归服,因此诸葛亮在世之日,南方不敢再次反叛 。以上观之,马谡绝非等闲之辈,因此也深得诸葛亮器重。那么,为什么马谡一带兵就痛失街亭呢?
二、读者型人才与听觉型人才
从现代管理学的角度看,人的学习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读者型的,习惯阅读信息;一种是听者型的,习惯听取信息。读者型的人适应一种按部就班、可预测的工作环境,听者型的人则在压力下表现出色。前者适合做顾问,后者适合做决策者。马谡平时谈论军计依靠的大都是兵书、战报,所以他是读者型的,适合做参谋,不适合做决策者。所以马谡做参军的时候表现很好,很称职,自然赢得了诸葛亮的认可和器重;马谡做决策者则不是他所长,自己一带兵便昏头转向,只能不自觉回到自己以往的工作模式,去从兵书里找答案。诸葛亮却没有分辨清楚这两种人才的区别,刘备则能明辨两者,临终之际他对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你要对他多加考察。"事后诸葛亮想到刘备对他的告诫终于醒悟,但已铸成大错,悔恨不已。
作为马谡本人他对自己的长处也是不了解的,只是觉得自己还没有亲自领兵作过战,心里有所欠缺。这其实也是大多数人的心理,比起知道自己不擅长什么,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有些人用尽一生都在努力做自己不擅长的事,却没有认真思考过自己的长处在什么地方,成功的概率自然也不高。
总之,人们不要试图改变自我,但要改进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方式。人们与其努力去改善自己的短处,不如专注于发展自己的长处,这样更可能取得成功,也活得更快乐更自在。
- 上一篇: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的意思是什么?_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下一句
- 下一篇:没有了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马谡失街亭告诉我们什么道理_分析马谡失街亭的原因
三国马谡失街亭的故事流传千古,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事情的梗概是这样的,建兴六年(228年),诸葛亮出兵祁山,开始伐魏。诸葛亮命令赵云、邓芝故作疑兵,占据箕谷(今陕西汉中
-
历史上的马谡失街亭_马谡街亭失守原因
马谡丢失街亭,是三国时期的一件大事,对于蜀国来说更是一件天大的事情,没了街亭的蜀国,尤其是当时还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就是因为这件事情满盘皆输。最终,诸葛亮杀了马谡,这件
-
为什么马谡守不住街亭_马谡街亭失守原因
要说起来这正史当中诸葛亮北伐的事啊,完全能够写一篇长篇累牍的英雄史诗。毕竟这个可以说是诸葛亮在历史当中,最为看重的一件事情了。毕竟蜀国这个地方吧,又偏远,人口又少,还穷
-
失街亭中诸葛亮和马谡的性格特点_马谡失街亭失败原因
文:书生正气 来源:读史阅世(dushi828)转载请注明作者作品与来源 三国演义中马谡失街亭令多少文人墨客、妇孺百姓叹息,叹息马谡的错误,叹息诸葛亮的用人失误,叹息蜀国的国运衰微,
-
诸葛亮误用马谡失守街亭_为什么马谡守不住街亭
提起三国时的街亭,好像大家都知道它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关键地标。马谡大意之下失了街亭,而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也以失败告终。由此可见,街亭对于这场战役的重要性。但要是问起它
-
失街亭挥泪斩马谡的主要内容_三国演义中马谡因失守街亭而被诸葛亮斩
马谡到底是怎么死的?病死狱中,并非被诸葛亮斩杀。挥泪斩马谡只是段苦情戏:马谡失街亭后潜逃,被捉后下狱,最终病死。马谡失街亭后太不男人:畏罪潜逃还连累朋友,被捉回后病死狱
-
三国演义中马谡因失守街亭而被诸葛亮斩_马谡因为被阻断了什么而失去街亭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家喻户晓。《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描写,诸葛亮为夺取天下大业,于公元228年发动了一场北伐曹魏的战争。此次战役,诸葛亮兵分三路:一路是由赵云、邓芝带军占
-
马谡失街亭的原因3处_诸葛亮误用马谡失守街亭
马谡失街亭,最大的过错方是诸葛亮,而马谡也要付主要责任。诸葛亮明知道街亭虽小,却是汉中咽喉,关系到北伐的进展,此地既无城池可守,又无天险阻拦,防守极难。这等重要的位置,
-
马谡失街亭说明了什么_马谡失街亭的原因3处
三国时期,群雄争霸,相互征伐。与此同时,三国之间就不可避免的有许多战争。而在魏蜀吴三国之中,魏国实力最盛,吴国次之,蜀汉最弱。但即使蜀国最弱,在刘备麾下也还是有许多谋臣
-
马谡失街亭说明了什么_为什么马谡守不住街亭
街亭之战是三国时期诸葛亮五次北伐中的其中一场战事,发生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战争期间,同样也是这次北伐战争中一场决定性战事。 魏太和二年(公元228年)春天,诸葛亮率军攻打曹魏,
-
马谡失街亭被谁打败了_马谡街亭失守原因
街亭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城东北40公里的陇城镇,距大地湾遗址8公里,是一处宽约6公里、长达十几公里的开阔地带,是关陇大地的咽喉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
马谡失街亭后果多严重_如果马谡街亭不失
三国中有很多民年流传的经典故事,今天小编带给大家的就是马谡大意失街亭的故事,其实以小编个人观点,街亭其实是可以守住了,因为马谡的失误,才有了孔明的空城计,可是这个空城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