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
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注释:綦(qí)毋(wú)潜:綦毋为复姓,潜为名,荆南人(治今湖北江陵)。圣代:当代的美称。英灵:英华灵秀的贤才。东山客:东晋谢安曾隐居会稽东山,此处泛指隐居的贤才。采薇:商末周初,伯夷、叔齐兄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后世遂以采薇指隐居生活。金门远:指难以见到皇帝。吾道非:是指政策的不能实行,受到阻碍。寒食:古人以冬至后一百零五天为寒食节,断火三日。京洛:指东京洛阳。同心:志同道合的朋友、知己。违:分离。行当:将要。桂棹( zhào ):船的美称。未几:不久。“吾谋”句:说綦毋潜此次落第是偶然失败。知音稀:语出《古诗十九首》:“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赏析:
不讳之朝,迩安远至。
隐于世外的名士,
不再迷恋山野春色,奔红尘去。
拒朝堂外;
命运不济,天意难却,
非无经世之道。
忆旧年,
江河之上度寒食,
东京洛阳做春衣。
而今昔,
长安道旁置酒,
惺惺相惜道别。
孤舟将行,
不期即归故里。
孤城尽染落日余晖,
身影掩于层林之间。
八斗之才,
恭候及第之日。
说明:
綦毋潜是在公元726年(唐玄宗开元十四年)登进士第的,因此这次落第至少应在三年之前,则此诗当作于王维公元723年(开元十一年)被贬济州之前。当时唐玄宗虽然征招人才,但仍有许多贤能未能被用,所以诗中有“君门远”之叹。 这首诗是对落第人的反复劝慰,曲为之譬,实是解嘲。
- 上一篇:王献之小楷洛神赋十三行_王宠洛神赋小楷作品
- 下一篇:没有了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王维诗送綦毋潜落第还乡朗读_送綦毋潜落第还乡译文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 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
-
描写洛阳的古诗词啊_洛阳的古诗词
1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2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功夫织得成。唐·刘克庄《莺梭》 3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唐·张籍《秋思》 4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
-
关于洛阳的古诗4句_有关写洛阳的诗
洛阳 ,河南省下辖地级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世界四大圣城之一,世界文化名城,国家区域中心城市。素有 十三朝古都 之称。 洛阳是 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
-
落花时节又逢君出自哪首诗_赏析落花时节又逢君
李龟年,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的著名乐师,歌星,因唐玄宗宠幸而红极一时,常在贵族豪门歌唱,“安史之乱”后,流落江南,卖艺为生。岐王,唐玄宗的弟弟李范,封岐王,雅善音律。崔九
-
杨贵妃赐死在马嵬坡为什么_马嵬坡的杨贵妃墓图片
在中国历史上,唐朝的唐玄宗是个有争议的皇帝,有人说他是圣明的君主,因为他上任后,重用姚崇、宋璟等贤才,励精图治,开创了开元盛世。也有人说他是昏庸的君主,他在晚年宠爱杨贵
-
马嵬坡事变的原因_马嵬事变内容概要
前言 马嵬驿兵变结束了倾国美女杨贵妃的生命,也让唐玄宗感到自己无力再控制当前的局势。 那么,首先给大家说一下什么是 “马嵬驿兵变” 。 安史之乱爆发后,叛军直捣京师,唐王朝统治
-
杨贵妃到底死在马嵬坡了吗_唐玄宗与杨贵妃马嵬坡
在1258年前的今天,0756年7月15日 (农历六月十四),唐朝马嵬之变,杨贵妃被迫自缢。 杨贵妃(719-756),即杨太真,小字玉环,蒲州永乐人。最初是唐玄宗的儿子寿王瑁的妃子,因貌美,被玄宗宠
-
杨贵妃马嵬坡诗句_杨贵妃唐玄宗的马嵬故事
杨贵妃的下落,自唐朝后期以来,变出现了各种猜测。主流观点认为,杨贵妃在马嵬之变后便香消玉殒;但自古文人多情,他们不愿意看到一代玉人如此轻易便逝去,化为黄土,于是杜撰了各
-
将军孤坟无人问,戏子家事天下知出自哪里_
本文作者:纳兰春蚕 在当今娱乐至上的时代,存在着一种“怪现象”:人们最爱看的电视剧不是现实题材的,而是玄幻剧、宫斗剧,哪个妃子最有心计、哪个阿哥最有魅力,竟能如数家珍。人
-
杨贵妃临死前的那首诗_杨贵妃 诗歌
前段时间的电影《妖猫传》大火,主要讲述了白居易在日本和尚的带领下,追寻杨贵妃死亡之谜。关于杨贵妃是不是死于马嵬坡下,许多学者都进行了考究,成了文人官司。小编在收集材料时
-
马嵬驿杨贵妃之死_马嵬之变与贵妃之死
《长安十二时辰》中,恐怖分子最终的指向是唐玄宗和杨贵妃。原著中他们虽然劫持了皇帝和贵妃,但最终被张小敬救回。 然而过了几年,逃过一劫的玄宗和杨贵妃又遭遇了安史之乱。“九重
-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是什么生肖_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打一数字
对于杨贵妃之死,白居易的《长恨歌》是这么说的: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如果当年“马嵬坡下”的“泥土中”,真的“不见玉颜”,而只是个“空死处”的话,那就很明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