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城内戍守着无数的战士,长城俨然成了一条分界线,农耕与游牧,文明与野蛮,进攻与防守。长城见证了它们之间的无数次转换与融合一群胡人早已偷偷地度过了阴山,长城已内的人们又将受到无穷的掠夺与杀戮,可是戍守在长城的将士却还未发现。战火、狼烟、马嘶又在中原出现,饥饿、寒冷、死亡又笼罩在汉地上空,这肘一个诗人用他的诗来表达自身热切的渴望,他用遒劲的力道用毛笔蘸上墨。或许在他磨墨的那一刻,诗句便已在他的心中构思好了,然后他激昂的高吟,边用笔飞快地书写,只见纸上:“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是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然后诗人把毛笔丢在一旁,缓缓的坐下,并深深地叹了口气,无可奈何的看着窗外,悲凉不觉而来。这首诗便是《出塞》,这个人便是王昌龄,一个报国无门,一个受冤被贬的诗人。
其中的龙门飞将就是指卫青和李广,本篇主要讲述卫青,李广待到以后再讲。卫青,一个曾经令匈奴闻风丧胆的名字,也是一个让为将者向往的名字,更是一个让文人骚客反复歌颂的名字。然而,被后世追捧的卫青,在他的童年时代却是悲惨的。卫青是卫媪(其母)和郑季(其父)私通的产物,卫青不仅是个私生子,而且生活还艰苦。卫青被送到亲生父亲郑季的家里,但郑季却让卫青放羊,郑家的儿子也没把卫青看成兄弟,当成奴仆畜生一样虐待。卫青稍大一点后不愿再受郑家的奴役,便回到母亲身边,做了平阳公主的骑奴。
从此,卫青的好运便开始了,卫青的三姐卫子夫被汉武帝看中,并有了身孕,从而引起了陈皇后的妒忌。其母馆陶公主派人捉了正在建章当差的卫星,意图杀害。同僚公孙敖听到消息后率人赶去救下卫青,汉武帝得知此事,大为愤怒,立即任命卫青为建章监、侍中,封卫子夫为妇人,卫长君为侍中。数日将连续赏赐卫青多达千金。卫孺嫁给了太仆公孙贺,卫少儿嫁给了陈平的后人詹事陈掌。公孙敖也因此显贵,卫青后又被任命为太中大夫,俸禄千石,掌管朝政议论。
在朝中的见识,为他以后戎马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元光六年(前129)被封车骑将军,首次带兵出征,汉军一共四路出兵,三路溃败无功,只有卫青一路胜利,奇袭了匈奴圣地龙城,俘虏七百人,取得胜利。被封关内侯。元朔二年(前127年)武帝派遣卫青、李息率兵出击匈奴,自云中出兵,西经高阙,再向西直到符离,收复了河套以南原秦王朝的辖地,并在阴山以南的河套地带设置了朔方郡和五原郡。元朔五年(前124年)奇袭高阙,包围右贤王,俘虏小王十余人,男女1.5万余人,畜牲达千百万头。卫青官拜大将军,汉军所有将领归其统辖。元朔六年(前123年)二出定襄,斩获万余人。元狩四年(前119年)两路出兵,远涉漠北,和单于兵相遇,卫青以武钢车结阵,以弱胜强,击败单于主力。
卫青不仅战绩赫然,而且还尊贤重士,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诸侯国,而向汉武帝提出“推恩令”的主父偃就是卫青推荐的。而且卫青在河东买马时发掘并推荐了日后的酷吏咸宣。随着卫青地位的日益尊重,汉武帝希望群臣参见大将军行跪拜之礼,汲黯却依然行揖礼,卫青不但不生气,反而更加尊重汲黯,经常向他请教国家和朝中的疑难之事,看待他胜过平素所有结交的很多人。
卫青逝世,起冢如庐山,陪葬茂陵,谥号为“烈”。卫青的这一生就是一本励志史,从放牛娃到大将军,虽然说其中掺杂了许多运气的成分,但与卫青自身的才能是分不开的,一次淮南王刘安打算谋反时都敬畏卫青,一旦起兵,就想先把卫青给刺杀了。卫青不仅让淮南王忌惮,更让匈奴胆寒,纵观卫青一生如此功业真是不得不让人向往钦佩啊!
卫青攻伐匈奴的丰功伟绩,让王昌龄想到了当时的唐朝,胡人入侵却没有像卫青、李广那样善战的将军,也希望借此来劝说统治者要善于任用,边将,边将得当,胡人定不敢南下而牧马,但现实却是胡人已踏入阴山,王昌龄只能看着未干的墨迹,再次遗憾的吟咏一下诗作: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