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这是唐伯虎晚年写的一首《言志》诗。
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
闲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
1 诗中写他弃绝功名后,不学道,不求佛,不靠天,不靠地,不慕权贵,不耻贫贱,自食其力,卖画为生。
在封建社会中,他一介书生能鄙弃不劳而获的寄生生活,自谋生计,寄壮志于狂放,寓气节于风流,实在是难能可贵。
卖画,成了唐寅生活中的一大经济来源。这是落魄文人的一条艰难生活之路,同时也使他有机会深入下层,游山看水,巧手援笔作画。
2 唐寅是明代中期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
明成华六年(公元1470年)二月初四,出生在江南苏州府吴县的一个商人家庭。
唐伯虎本名唐寅,伯虎为字,一字子畏,自号六如居士,别号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
他画艺出众,蔑视权贵,不慕功名,风流倜傥,狂放不羁,自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
唐寅与沈周,文征明,仇英被合称为“明四家”。他才华横溢,名声传遍江南,与祝允明,徐祯卿,文征明并称为“吴中四才子”。
3 作为一个80后,提到唐伯虎,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小的时候看过周星驰先生的一部电影《唐伯虎点秋香》,那时候觉得唐伯虎这个人,就是个才华横溢的逗比,羡慕秋香的智慧美丽,最经典的就是,他靠一只蟑螂卖惨,“小强”成了蟑螂的代名词,这个搞笑的典故沿用至今。
可当我翻看资料,有意去了解唐伯虎的生平时,发现他绝不是电影中,出现的那种富贵公子,悠然自得的样子,而是一生失意,穷困潦倒,卖画为生。这也应景了开头的那首诗里所写的。
我想古代每个文人的心中都有个“仕途梦”吧!唐寅也不例外,那么是什么样的羁绊和挫折?
让这个心中有着“我辈岂是蓬蒿人”想法的才俊,有了“不为五斗米折腰”,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人生感叹呢?
二 唐寅波折的仕途人生
1 唐寅自幼十分聪明,记忆力过人,过目不忘,为了跻身仕途,父亲将他送到私塾,受着儒家教育的熏陶。
唐寅的好友祝允明,在他的墓志铭上写下了这几句话:“幼读书,不识门外街陌,其中屹屹,有一日千里气。不或友一人,余访之再,亦不答。一旦以二章投余,桀时之志铮然。”
一个10岁左右的小孩闭门读书到这种地步,已经不是普通顽皮小儿郎所能做到的。
通过这首墓志铭可以看出,唐寅小时候是一个非常刻苦学习认真读书的孩子,可见每个人的才华都不是平白而来的,天才也都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结合而成的。
2 由于唐寅聪明好学,功夫不负有心人,在16岁的时候,就中了秀才,一时名声大噪,乡里乡亲都十分的羡慕。
19岁是唐寅与徐廷瑞之女完婚,徐氏出身官宦人家,名利之心比较重,自然希望自己的丈夫他日封官进爵。
然而,直到唐伯虎26岁的时候,他还功名未成,头上却已经有了白发。在《白发》一诗中,唐寅写到:
清朝揽明镜,玄首有华丝。
怆然百感兴,雨泣忽成悲。
忧思固逾度,荣卫岂及衰?
夭寿不疑天,功名须壮时。
凉风中夜发,皓月经天驰。
君子重言行,努力以自私。
即将而立之年,功名未成,白发却先生,百感交集,跃然纸上。
3 唐寅科举不名并非文才匮乏,而是受了负责科举官吏的好恶影响。
当时,唐寅与张灵均为府学生员,书读的特别多,博古通今,写诗文偏好运用古文辞。
当时吴郡都学为鄞县人方誌,主张先看品行,再看文才,并且十分厌恶古文辞。
他早听说张灵,唐寅之辈放诞任迹的传闻,已经先入为主,给他们打上了不务正业的标签,要整治他们。
方誌任督学不久后,张灵感觉到自己的情况不妙,整日闷闷不乐。
一日,唐寅道:“督学又未难为你,你为何这幅发愁样子?”张灵答道:“你难道没听说过‘龙王欲斩无尾族,青蛙也哭了!’”
张灵的话真是一语成谶,果然他们二人在方誌手下郁郁不得志。
4 明孝宗弘治十年(1497),唐寅被苏州知府曹凤推荐,得以科场露头。
次年他参加了南京乡试,考取解元,明代称乡试第一名为解元,所以后人又称他为“唐解元”。
当时的主考官梁储才十分欣赏他的文采,回京后将其文章,推荐给翰林学士程敏政。唐寅因此,名声大起,本人也踌躇满志,似乎功名富贵指日可待。
弘治十二年(1499),唐寅已经三十,这年他满怀希望与江阴人徐经一同入京会试,而立之年才得以显露自己的才华,这对一个才华横溢的人来说是可悲的。
可是毕竟开了头,这也是他几十年寒窗所追求的,所以就坚持的走下去吧。正当唐伯虎恃才自负,欲登龙门时,谁料天有不测风云。
一起同行赶考的富家子弟徐经,胸中无半点墨水,家中银子却很多,暗中贿赂了主考官,程敏政的家童,提前拿到了考试的题目,事情败露后。
程敏政遭弹劾,唐寅也受了牵连,锒铛入狱。后来虽然得到了释放,却被朝廷取消了“名籍”,永世剥夺了应举资格,最后被发往浙江为“小吏”。
科场蒙冤,仕途无望,又不甘心去当一名士大夫,所不齿的小吏,于是他愤然还乡,羞愧,沮丧,委屈,愤恨,使这位江南才子陷入极度矛盾与苦闷之中,含恨归乡,又处于穷困潦倒的窘境中,他饱尝了势利小人的白眼和一些亲友的冷遇。
祝允明曾怀着沉痛的心情,回忆了唐寅这次怀才受挫的情景。
称他是“有过人之杰,人不歆而更毁;有高世之才,世不用而更摈。”
唐寅在给文征明的信中悲愤的写出了自己科考归乡后的境遇和心情:
“兹所经由,惨毒万状;眉目改观,愧色满面。衣焦不可伸,履缺不可纳,童奴据案,夫妻反目;旧有狞狗,当门而噬。反视室中,甂瓯羈客。嗟嗟咄咄,计无所出……”
读书半生落得这样一个可悲下场,唐寅深感“一失足成千古恨”,此后他终日放情诗酒,寄意名画,或伴友傲游或携妓醉咏,过着一种愁来赏,花兴来作画的生活。
5 明武宗正德二年(1507),为了排遣功名失意的苦闷,唐寅与张灵在苏州城外桃花坞起建桃花庵。
此后,这位落魄才子与祝允明,文征明,张灵等人时常在此聚会,饮酒诗话,或乘兴结伴郊游,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日子。
唐寅自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有感于《金刚经》中“如梦幻泡影,如霞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句话而来,将所居之处改作庵。
不久他写下了《桃花庵歌》一诗: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折花枝当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须花下眠。花前花后日复日,酒醉酒醒年复年。不愿鞠躬车马前,但愿老死花酒间。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世人笑我忒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记得五陵豪杰墓,无酒无花锄作田。
诗中集中表现了唐伯虎后半生的精神面貌,突出了他与仕途无望后寄情于花酒,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这是一位被压抑的天才,发自内心的痛苦呐喊,也是对那黑暗社会的无声抗议。
6 唐寅作为封建社会的一个文人科长受挫,并没有从根本上动摇他追求功名利禄的信念,然而,现实又一次无情的教育了他。
明武宗正德九年(1514),江西南昌宁王朱宸濠久有篡位之野心,大力招揽四方的人才,培养自己的智囊团。
他久闻唐伯虎,文征明的大名。用大量钱财招揽二人。不甘寂寞的唐寅,本想做一番事业。在弟弟的劝说下抵南昌应聘。
去了不久之后,他便察觉到,宁王心怀不轨,图谋造反。见此情景,为了脱离虎口。远避祸难,他裸衣纵酒,佯作癫狂,丑态百出。宁王见唐伯虎这般,对其特别失望,于是就将唐伯虎遣送回苏州。
五年之后,朱宸濠果然起兵反叛,很快兵败如山倒,唐伯虎有先见之明,机智的为自己脱了身,免遭了杀身之祸。
从此,他进一步认清了现实社会的黑暗和统治阶级的腐朽,更看透了人生和功名,在一首警世诗中这样写道:
世事如舟挂短篷,或移西岸或移东。
几回缺月还圆月,数阵南风又北风。
岁久人无千日好,春深花有几时红。
是非入耳君须忍,半作痴呆半作聋。
诗中充满了大量明哲保身,与世无争的庸俗说教和宿命观念,其思想上是消极的。
7 在知天命而年,唐伯虎写下了这样一首诗。
他与好友正念和尚阔别重逢,抱病为他画了一幅《西州话别图》,并赋诗《言怀》:
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
漫劳海内传名字,谁信腰间没酒钱。
诗赋自惭称作者,众人疑道是神仙。
些须做得工夫处,莫损心头一寸天。
这首诗可以说是唐伯虎后半生,所有性格的概括,他在仕途无望,却又不甘沉沦,流连花酒时又不忘情,现实的矛盾和苦闷中走完了他的后半生。
明世宗嘉靖二年(1523),唐寅老年多病,心力交瘁,大约感到了生命快要到了终结的时候,心中感慨万千,他将生死置之度外,悲壮的写下了《绝笔诗》:
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
阳间地府均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
诗中有着诗人看破生死,超然物外的非凡气度,也有慨叹人生壮志未酬的辛酸泪水。就在这年十二月二日,唐寅病故于苏州,先葬于桃花邬准提庵后。嘉靖二十二年,又移葬于苏州城西横塘王家村。
这就是唐伯虎一生的“仕途梦”。我想他大概是古代文人“仕途梦”上时运不济的代表人物了。
所以说,不知他者,为他的风流韵事啧啧乐道!知他者,为他一生的悲剧感慨唏嘘!
我觉得唐伯虎独特的人格,比任何一位明代文人都突出,在整个中国封建文人长长的队列中,也是给人印象最深的,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
其一,他才气过人,风流倜傥,放浪形骸。他的诗名风彩,丹青墨色,照耀江南,人人仰慕。
其二,在唐伯虎身上,他的传说与实际存在着巨大的反差,伯虎虽然诗画全才,风流跌宕,但一生坎坷,令人同情。
上帝是公平的,他关闭了一扇门,必然会为你开启另一扇窗。看看与他同朝的多少达官贵人,如今个个籍籍无名,只有他的轶事仍广为流传。
人生在世,要么做出值得书写的事,要么写出值得留存的书,前一项唐寅没有做到,后一项他却做到了。
所以这也是对他官场失意的弥补吧。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当代画家唐寅_唐寅的画有什么特点
一 这是唐伯虎晚年写的一首《言志》诗。 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 闲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 1 诗中写他弃绝功名后,不学道,不求佛,不靠天,不靠地,不慕权贵,不
-
现在还有没有唐伯虎的真迹画_唐伯虎一幅画值多少钱
美女拿幅画去鉴宝:还自称是唐伯虎真迹,专家:说的没错,很值钱 文/风雪 不管是现代还是古代,一般都非常重视“文物”这种东西。文物是过去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留下的,对后世研究产生
-
描写梅子成熟的古诗_待到青梅成熟时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香满袖。叶间梅子青如豆。”……蔷薇盛开,青梅初熟,恼人的飞絮渐渐消失。古人写梅子,总是别有清凉情致。看看诗词里的梅子,清心过夏吧
-
清代词人纳兰性德写的《长相思》_纳兰性德的思乡词
那一句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道出人世间多少情愫、期愿和哀叹。 “家家争唱纳兰词,纳兰心事谁人知?” 写下这样诗句的人有着怎样的心事? 他一生中的知己是谁?这样
-
王宠草书千字文_屈原九歌全篇
王宠(1494—1533)初字履仁,后改字履吉,号雅宜山人,人称“王雅宜”。长洲(今苏州吴县)人。与祝允明、文徵明并称于世,并称“吴中三家”。其书法诸体皆能,以小楷、行、草最为擅长,
-
祝允明秋兴八首草书长卷_祝允明闲居秋日草书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长洲(今江苏苏州)人。能诗文,工书法,尤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所书《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草书诗翰
-
到了秋天梧桐必定落叶_秋风萧瑟梧桐叶落
梧桐是中国古代常见的庭院树木,叶子宽大,春芽懵懂,秋风起,北雁南飞之时,它的叶子开始“啪嗒啪嗒”落下,屋瓦清冷,寂寞的夜里,那叶子打在屋瓦上的声音久久轰鸣。 作为落叶乔木
-
明朝四大才子的简短故事_明代三大才子和江南四大才子
不论是古代的中国,还是现代的社会,书法无疑是文人墨客们展现自己风采的一个最便捷的途径,很多喜欢看电视的人都知道江南的四大才子的故事,众所周知,电视剧中的祝枝山就是我们今
-
含有桃花的诗句有哪些?(两句)_关于桃花的优美诗句
在中国文化中,“桃”是一个很神奇的存在。 “桃”有很多美好的寓意,深得百姓喜欢。过年要贴桃符,寿星公抱着个大桃子,神仙们吃的仙果主要是仙桃,就连桃木剑都能辟邪…… 古代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