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苏洵、苏轼、苏辙(三苏,一门三学士)
三苏位列“唐宋八大家”,苏洵是苏轼苏辙兄弟的父亲,有“一门三学士”之美誉,千古无二。就文学成就和后世名声来看,苏轼显然是冠军,他的很多作品甚至已经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比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此心安处是吾乡”。三苏都曾写过一篇《六国论》,讲真,虽然苏轼声望很高,但很显然苏洵的《六国论》要技高一筹。
苏轼强调了“士”的作用,认为六国诸侯卿相争相养士士六国久存的原因;只要把那些“士”养起来,用他们来治国,给予优渥条件,老百姓想造反也找不到带头人了,国家就可以安定了。
苏辙的《六国论》则是针对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史实,指出他们相继灭亡的原因是不能团结一致,共同抗秦,窝里斗,让秦国远交近攻的战略得以实施,灭国是咎由自取。
苏洵的《六国论》不同于以上两篇。苏洵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借题发挥。苏洵的写作目的不在于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而在于警告宋朝统治者勿蹈六国灭亡的覆辙。借古喻今,以谈论历史供当今统治者借鉴,这是苏洵高出其二子的地方。
从历史情况看,六国灭亡的原因并不仅仅是“赂秦”,特定时代政治保守,不变法或像魏国一样半途而废才是主因。
苏洵《六国论》: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苏轼《六国论》:
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自谋。其谋夫说客、谈天雕龙、坚白同异之流,下至击剑扛鼎,鸡鸣狗盗之徒,莫不宾礼。靡衣玉食,以馆于上者,不可胜数。越王勾践有君子六千人,魏无忌、齐田文、赵胜、黄歇、吕不韦皆有客三千人,而田文招致任侠奸人六万家于薛,齐稷下谈者亦千人,魏文侯、燕昭王、太子丹,皆致客无数,下至秦、汉之间,张耳、陈余号多士,宾客厮养皆天下俊杰,而田横亦有士五百人。其略见于传记者如此。度其余当倍官吏而半农夫也。此皆役人以自养者,民何以支而国何以堪乎?
苏子曰:此先王之所不能免也。国之有奸,犹鸟兽之有鸷猛,昆虫之有毒螫也。区处条别,使各安其处,则有之矣;锄而尽去之,则无是道也。吾考之世变,知六国之所以久存,而秦之所以速亡者,盖出于此,不可不察也。
夫智、勇、辩、力,此四者皆天民之秀杰也,类不能恶衣食以养人,皆役人以自养也。故先王分天下之富贵与此四者共之。此四者不失职,则民靖矣。四者虽异,先王因俗设法,使出于一: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虽不尽然,取其多者论之。
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虽欲怨叛,而莫为之先,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
始皇初欲逐客,用李斯之言而止;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于是任法而不任人,谓民可以恃法而治,谓吏不必才,取能守吾法而已。故堕名城,杀豪杰,民之秀异者散而归田亩,向之食于四公子、吕不韦之徒者,皆安归哉?不知其槁项黄馘以老死于布褐乎?亦将辍耕太息以俟时也?秦之乱虽成于二世,然使始皇知畏此四人者,使不失职,秦之亡不至若是其 速也。纵百万虎狼于山林而饥渴之,不知其将噬人。世以始皇为智,吾不信也。
楚汉之祸,生民尽矣,豪杰宜无几;而代相陈豨过赵从车千乘,萧、曹为政,莫之禁也。至文、景、武之世,法令至密,然吴濞、淮南、梁王、魏其、武安之流,皆争致宾客。岂惩秦之祸,以谓爵禄不能尽縻天下士,故少宽之,使得或出于此也邪?
若夫先王之政则不然,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呜呼,此其秦汉之所及也哉!
苏辙《六国论》: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死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以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弊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昔者范睢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偏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苏洵六国论的主要特点_三篇六国论比较
宋·苏洵、苏轼、苏辙(三苏,一门三学士) 三苏位列“唐宋八大家”,苏洵是苏轼苏辙兄弟的父亲,有“一门三学士”之美誉,千古无二。就文学成就和后世名声来看,苏轼显然是冠军,他
-
苏轼 缺月挂疏桐_斜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说到文学史上非常著名的女词人,首先提到的必然是李清照。其实和李清照差不多同时代还有一个女词人,也是很有名气很有才华的。但是这个女词人一生中遭遇不幸,毕竟在那个女子无才便
-
六国论苏洵观点是正确的吗_苏辙的六国论与苏洵的六国论异同点
三苏一李各著有一篇《六国论》笔者最喜欢的是苏洵版,其观点居高临下从全局看问题。文章证据有力,言语锋利,纵横恣肆,有着巨强的说服力。虽然苏洵的六国论没有选入古文观止,但笔
-
苏轼的词作名篇_苏轼著名词作
不知姓名的妙龄少女,凄凉的沙地埋葬着孤独的她, 她的死,是因为是封建礼教的束缚,还是苏轼的不明白? 这个邻家花季少女最后凋零的时候,她是幸福的, 因为她心中对苏轼痴情的爱,
-
苏辙《六国论》_苏辙的六国论与苏洵的六国论异同点
图片来源于网络 【原文】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
-
三姑六婆的六婆是什么_三姑六婆的六婆是哪六婆
1.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 2.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3.第一部词典是:尔雅 4.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 5.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6.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 7.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
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_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是苏轼被贬黄州在住所定慧院所作,是其明志的一首词。苏轼当时被贬,可见心境很是
-
六国论原文解释_六国论原文及翻译注释
《六国论》是苏洵政论文代表作品。《六国论》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
-
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_黄州成就了苏东坡,苏东坡也成就了黄州是谁说的
临皋春晓 ( 阿明 / 摄 ) 一千年前,大文豪苏轼回顾自己一生的功业时,在《自题金山画像》中写道:“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诗中所说的黄州即今天
-
苏轼定风波中的那句话旷达超脱?_
参横斗转欲三更, 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 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 相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 兹游奇绝冠平生。 ——宋·苏轼《六月二十日渡海》 宋代大
-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_六国论以地事秦
古代文学作品选 Vol.372 作品原文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
-
苏轼被贬黄州写的最著名的词_宋词苏轼代表作
作为宋代最有名气的词人,苏轼在黄州居住了很长一段时间。虽然当时的苏轼在仕途上遭遇不顺,但是此地的风土人情和美丽的景色让他逐渐恢复了自我。 说是很多精彩的文学作品都是在黄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