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州海峡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题解】
这首诗作于元符三年(1100)六月。这年,宋徽宗即位。二月,苏轼以皇帝登基恩从儋州移廉州(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五月,朝廷的正式命令下来后,作者于六月自海南岛渡琼州海峡前往廉州。
【注释】
①“参横”句:参(sh§n)、斗,两星宿名,皆属二十八星宿(xiu, 星座)。横,转,指星座位置的移动。欲,要、将近。三更,古代时间名 词。三更就是半夜,也就是在当天的深夜十一点到第二天凌晨一点。参星横斜,北斗星转向,要三更天了,说明时值夜深。苦雨,久雨。终风,终日刮的风。语出《诗•邶风•终风》:“终风且暴。”有人认为“终风”比喻卫庄公的狂荡暴疾。作者则借此典来隐喻之前章惇等奸臣把持的朝政。解晴,放晴。
②“云散”二句:比喻自己本来清白,政乱诬陷如蔽月的浮云,现已消散。
③“空余”二句:上句语出《论语•公冶长》:“子曰:‘道(王道) 不行,乘桴浮于海。’”此处反用其意。桴(fú),小筏子。下句见《庄子•天运》记黄帝在洞庭湖边演奏《咸池》乐曲,并借音乐说了一番玄理。轩辕,即黄帝。奏乐声,这里形容涛声。也隐指老庄玄理。此二句意谓,我现已渡海北返,不必嗟叹“道”之不行,我还从波涛声联想及黄帝奏乐,粗识老庄忘得失、齐荣辱的哲理。
④九死:濒死,临近死。南荒:指南方荒凉遥远的地方。兹游:这次海南游历,实指贬谪海南。冠平生:平生第一的经历。
【故事】
元符三年(1100)四月,宋徽宗大赦天下,苏轼返回广西合浦。六月 二十日夜,雨过风停,苏轼乘舟渡琼州海峡,写下该诗。
自1094年被贬惠州算起,苏轼已被流放了近七年。然而遇赦北归,却谈不上多么喜悦。临行前,苏轼题诗赠予海南黎民,言:“我本儋耳人, 寄生西蜀州。”无论身处何种境遇,他都活得认真,活得厚重。所谓人生进退,反而有些微不足道。
“鲁叟乘桴”取自《论语》,指孔子周游列国布道,未能如愿,欲乘木筏归于大海。“轩辕奏乐”取自《庄子》,指黄帝轩辕奏乐,使听者渐悟大道。这算是苏轼的自画像。前者代表了他的理想和命运,后者则是他的心灵史。
回望毕生,64岁的苏轼愈显超然:“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这话已不仅仅是豪言壮语,要读懂它,就得读懂苏轼伟大的一生。
【赏析】
此诗写诗人六月二十日深夜渡海的情景与感悟。开首一句“参横斗转欲三更”写夜间渡海时所见,既扣着诗题中的“夜”,又以“参斗”可见显示夜空的晴朗衬托此时诗人渡海北返的明朗心情。
而在此之前,还是 “苦雨终风”,一片漆黑。现在终于云开星出,“参横斗转”,于是不胜惊喜地说:“苦雨终风也解晴。”接下的“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两句看似写景,而诗人意在抒情,抒情中又含议论。
就客观景物说,雨止风息,云散月明,写景如绘。就主观情怀说,自己本来清白,政乱诬陷如蔽月的浮云,终已消散。这些抒情或评论,都紧扣客观景物,贴切而自 然,境界开阔,意蕴深远,给了读者以美的感受和哲理的启迪。
五六两句,转入写自己的心情,两个典故,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现已渡海北返,不 必嗟叹“道”之不行,要用老庄忘得失、齐荣辱的人生哲理来对待生活的内心感悟。尾联收束全诗,诗人以“兹游” 一词概括“九死南荒”的苦难经历,并与“吾不恨”相呼应,表达诗人乐观豁达的宽阔胸襟。
此诗前半纯是比体,“苦雨终风”比喻朝政暴乱,“云散月明”比喻小 人被黜、君子得生,“天容海色本澄清”则是比喻自己本来清白。后半抒写自己喜悦振奋的心情,“兹游奇绝”,此诗也可称奇绝。
RECOMMEND
推荐阅读
◆【赠书】都爱苏东坡,好书赠知音
◆70年眉山记忆 几代人光阴定格——眉山日报社公开征集老照片,等你来分享~
◆@收藏爱好者~张大千拟古扇面、陆俨少山水成扇…这个五一看个欢!你家如果有宝贝,快去参展哦
◆一生奉献川剧艺术,眉山川剧艺术灵魂人物唐稚明去世
◆我读东坡诗词 |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新晋“省保”探秘 | 北平观遗址及摩崖造像的探秘之旅
◆“最美四月天”征文选登丨在洪峰,一朵牡丹高举唐朝的杯盏
◆苏东坡禅诗九首,真正的大智慧
◆眉山好歌曲 | 洪雅作家创作歌曲《不会忘记》致敬凉山木里救火英雄
◆古镇春意入画来——东坡区画家走进罗平采风写生
投稿邮箱:3304331669@qq.com
如需转载,请留言联系我们~
END
来源:《苏轼诗词文赋一百篇》
编辑:刘寅
审核:周华
- 上一篇:古文陋室铭全文_陋室铭的全诗
- 下一篇:唐伯虎诗文书画全集_唐伯虎书法真迹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