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
〔宋〕苏辙
【原文】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见矣!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耶?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方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选自《四部丛刊》本《栾城集》
【翻译】
我曾经阅读《史记》的六国世家,私下里感到奇怪的是,天下的诸侯国凭借五倍于秦国的土地,十倍于秦国的民众,全力向西攻打殽山西面方圆千里的秦国,最后竟然不能免于灭亡。我常常对这个问题深思远虑,认为一定有可以使他们保全自己的策略。因此未尝不责怪当时六国那班谋臣,他们对于祸患的考虑太粗疏,谋求利益的眼光太短浅了,而且不能明察天下的形势啊!
秦王与诸侯争夺天下的地区,并不在齐、楚、燕、赵,而是在韩、魏的区域;诸侯与秦国争夺天下的地区,也不是在齐、楚、燕、赵,而是在韩、魏的区域。对秦国来说,韩、魏的存在就好比人有心腹之患。韩、魏两国阻塞着秦国的往来要冲,掩护着殽山以东的各诸侯国,所以天下最重要的地区,没有比得上韩、魏两国了。
从前范雎在秦国受到重用时,就建议收抚韩国;商鞅在秦国受到重用时,又建议收抚魏国。秦昭王没有得到韩、魏的归顺,就出兵攻打齐国的刚、寿地区,范雎把这看作是值得担忧的事情。那末秦国所顾忌的是什么,就可以看得清楚了。秦国对燕、赵两国用兵,对它说来是危险的事。因为越过韩国、穿过魏国去进攻另一国的国都,前面将遇到燕、赵的抵抗,而韩、魏又会乘机从背后打来,这是危险的用兵之道。然而秦国进攻燕国、赵国时,不曾担心韩、魏会从后面袭击,这是因为韩、魏都已归附了秦国的缘故。韩国、魏国是各诸侯国的屏障,却让秦国军队能够往来其间,这难道是明瞭天下的形势吗?放弃小小的韩、魏,让它们去抵挡如狼似虎的秦国,它们怎能不屈服并投入秦国的怀抱呢?韩、魏两国既已屈服而归附了秦国,然后秦国的军队就能够无所阻挡地向东方各诸侯国用兵,从而使各国遍受它的祸害了。
韩国和魏国不能独自抵挡秦国,然而天下的诸侯却又要凭借韩、魏来掩护自己不受西方的侵略,因此,不如加强和韩、魏的团结,从而抵制秦国。秦国军队不敢越过韩、魏来觊觎齐、楚、燕、赵四国,那末,齐、楚、燕、赵四国就能凭借这种形势使自己得以保全了。由四个没有战争的国家,来支持面对强敌的韩、魏,使韩、魏没有东顾之忧,而为天下的诸侯挺身而出,抵御秦兵。由韩、魏两国对付秦国,而另外四国在后方休养生息,并且暗中帮助解决韩、魏的急难。象这样就可以用来应付一切,那个秦国还能做什么呢?不知道出此策略,却贪图边界上的微小利益,背弃、破坏盟约,以至于自相残杀。秦国的大军尚未出动,而天下的诸侯已经把自己搞得困顿不堪了。致使秦人得以钻他们的空子,攻取他们的国家,能不令人悲痛吗?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六国论原文及翻译对照_六国论笔记
《六国论》 〔宋〕苏辙 【原文】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
-
苏洵在六国论中借助什么敏锐地指出了对抗秦国的办法_战国策苏秦原文及翻译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六国论》 译文 六国
-
龙城飞将李广是哪个朝代的_关于龙城飞将李广的故事
号外:我们今天的话题从一首诗开始,唐代诗人王昌龄描写边塞的诗中曾提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我们汉朝在高祖实行分封之后,国内局
-
苏洵六国论原文及翻译_六国论苏辙与苏洵哪一篇更精确
点击上方蓝字 ↑ 前卫文学 ↑ 即可关注我们 作者 苏 洵 ‖ 朗读 方 明 六国论 文/苏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①赂秦耶?曰
-
秦始皇是灭了六国还是七国呢?_秦始皇灭六国最困难的是哪一国
相信大家还记得杜牧《阿房宫赋》中的一句千古名言,“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简短的十个字说出了六国灭亡的真正原因,那么秦灭六国,真的是因为六国自取灭亡吗?小编今天就通
-
文言文六国论_六国论原文
六国论 宋代:苏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
-
秦灭六国有什么意义_秦灭六国兵力对比
战国后期形势图 杜牧 《阿房宫赋》的最后一段写到:“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意思是秦灭六国,是六国自取灭亡,不怪秦国的虎狼之师;秦朝的灭亡,也不是因
-
六王毕四海一一的意思_秦国统一六国的
战国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争之世,秦、齐、楚、韩、赵、魏、燕七雄争霸了两百余年后,秦屹立在血泊中成为了最终的胜利者。有关六国灭亡的讨论,古今中外有无数的学者研究过,本文再次
-
龙城飞将指的是李广他是什么代名将被世人称为什么_但使龙城飞将在中的飞将是指汉朝名将李广对不对
文/盛俊锋 飞将军李广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位享誉颇多的将领,历代均不乏文人对其推崇备至,唐朝著名诗人王昌龄就曾有名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然而李广征战一生,却从未
-
六国论中没有贿赂秦国也灭亡的原因_六国论未贿赂秦的国家有哪几个
在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苏洵写了一篇《六国论》。虽然他是借古讽今,提醒北宋统治者不要整天割地赔款,但也从一定角度分析了六国灭亡的原因。苏洵认为,真正让六国灭亡的,并不是秦
-
六国论的古今异义词_六国论的文言现象
【谈古论今】六国论之文化推因 原创: 刘雪标 晚上八点 今天 六国论之文化推因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苏洵他老人家认为六国灭亡的原
-
六王毕四海一一的意思_秦国于哪一年完成了六王毕四海一的伟业
秦始皇十九年(公元前228年)十月,秦军攻克了赵国国都邯郸,赵国宣告灭亡。不过赵国的公子赵嘉在赵国的代地建立了代国,自立为代王,并且马上开始谋求与燕国的军事合作。随着赵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