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凤凰岭风景区内,是一所开放的三宝具足的佛教寺院。数九严冬时节,游客未免稀少。不过,这正应和了我这样图清静、躲热闹的性格。
走近龙泉寺,发现这座寺庙也是坐西朝东,此方位布局是辽金寺庙的典型特征,辽金作为游牧民族,崇尚太阳,并以太阳升起的东方为吉位,因此辽金的重要建筑包括皇宫的朝向均是坐西向东,面向东方。一看简介,果不其然,龙泉寺始建于辽代应历(951—968)初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龙泉寺因寺南有龙泉池而得名。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山门殿,山门镌有“龙泉寺”三个镀金大字,殿内有哼哈二将,背后更有一副对联写的好,分别是:扬眉一哼狐禅外道皆脑裂,振威一哈邪魔阴鬼俱胆寒。
转过山门殿,不远就是一座石桥。据介绍说,这座石桥名为金龙桥,是北京地区最大最古老的单孔石桥。是龙泉寺清代第一代主持继升和尚化缘三年,集资所建。
龙泉寺不是很大,过了石桥就是寺内的主体建筑,穿过天王殿,就是寺内的主殿大雄宝殿,殿内供奉的是释迦牟尼佛,旁列十八罗汉。大雄宝殿左右两侧又分别是观音殿和地藏殿。寺内静悄悄的,偶尔有一二个出家人、单独或者引领着居士来去匆匆。
看完正殿,顺着大殿旁边的石阶,就不觉来到了寺后。寺后有座佛塔,塔前还供着一双石鞋,看介绍知道里面是当年北京北部有名的大善人魏老爷的肉身,却是一座灵塔。又向后山上走,知道有这魏老爷的缘故,所以龙泉寺的后山又叫老爷岭,离寺不远的半山腰上,还有这魏老爷修炼得道的仙人洞。这不禁让我内生疑问,这个魏老爷是何许人也,居然这样有名?
走出寺院的时候,却忽然发现,在泉寺山门殿的东侧,与山门殿并排的还有一座殿,名字就叫做“魏老爷殿”,这让我忽然像发现了一个大宝贝似的。也就是从这一刻起,让我忽然发现,对于这龙泉寺的真正印象,却是从这魏老爷殿开始的。
仔细端详,却见在魏老爷殿中供案后的座龛上,一个头顶方圆、嘴阔唇红、两耳垂肩,慈眉善目的老者端坐其上,身披杏黄色袈裟,正笑咪咪地俯视着凡间的芸芸众生,看上去真乃仙风道骨、佛性实足。此外,在这魏老爷的金身前的供桌上,还供奉着几双老式布鞋。再回想殿上那“魏老爷殿”那几个字,更是奇怪。这魏老爷到底是哪路神仙呢?他又是怎样在这龙泉寺这山门殿的一侧,有了这样一处风光的所在。
其实殿外就有个魏老爷殿及魏老爷的介绍。据京西当地百姓传说,这位魏老爷,名公羊,是河北廊坊人,幼年时曾梦见道祖仙师点教他,待他成人后,便立志要云游四方,寻觅仙师踪迹。一路上,他乐于助人,免费为百姓采药治病,深受百姓爱戴。有一个当地的传说还这样讲,说魏老爷四处流浪为有钱人打工,扛长活,在北京西山脚下的聂各庄村曾经为聂姓地主当长工。为了整治黑心的财主,魏公羊在千顷良田上,只给他留下一棵红高粱。到了秋天,魏公羊爬上高入云天的红高粱上,用棍一敲,一会儿功夫,高粱粒就堆成了一座小山。财主见有这么多的粮食,吩咐用马车往家运,家里大仓小囤都装满了,老财主还不知足,让魏公羊再敲。魏公羊不肯,故意让老财主自己爬上去敲,结果老财主爬上去没敲几下,红高粱就倒了,老财主也摔死了,为当地老百姓除去了一害。从此以后,十里八乡的老百姓都传开了,说魏公羊是神仙转世,专为百姓办好事,整治贪婪的老财。为了纪念他,大家集资为他修了庙宇,并塑了金身,魏公羊从此成为了老百姓崇拜的偶像。多少年来,每到农历八月十七日,附近各村的乡民总要扶长携幼,前来龙泉寺,祭拜并尊崇他为魏老爷。按当地民俗,要给魏老爷送上一双一尺三寸的老山鞋,头年放在庙内石桌底下,第二年再去送鞋时,原来的那双鞋的鞋底已磨薄了,大家都说是魏老爷穿着它干活时磨下去的。
也正是由于魏老爷的缘故,当地老百姓也将这龙泉寺称作为老爷庙,前面也讲了,龙泉寺后面的山也因此被叫做了老爷岭。
据正史记载,清嘉庆初年,昌平要重修龙泉寺,在当地百姓的强烈要求下,遂决定一并修建魏老爷殿,并在寺后的山坡上修建了灵塔,以安葬魏老爷的肉身。据史载,在修建过程中,当地百姓踊跃捐款捐物,殿修好后,一度香火极旺。
如此说来,魏老爷既非佛,又非道,他只是执意修行的一介平民。他虽平凡,却朴实无华,一心向善,乐于助人,最终成为当地老百姓心中真正的佛、道、圣。而这也成为龙泉寺独具特色,香火不断的原因。我在想,是魏老爷捧红了龙泉寺,还是龙泉寺的佛法宏扬了魏老爷的平民精神,又想,可能兼而有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