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解读苏东坡_苏轼 六国论

解读苏东坡_苏轼 六国论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2-12-19 05:02:43
阅读:
看父子论六国兴亡,知苏东坡仕途坎坷之一端,可能你也有这种毛病

公元前1046年,周人与殷商在牧野打了一大仗,周人大获全胜,自此宣告殷商灭亡,周朝的800年基业开始确立。

周天子分封天下,立71国,其中与天子同宗的姬姓诸侯53家。到春秋时期,大大小小的诸侯已有100多家。这一时期,礼崩乐坏,各诸侯国为争夺土地互相攻伐兼并。到了春秋末年,只剩下秦、晋、齐、楚、燕、吴、越等几个大国和为数不多的小国。

公元前453年三家分晋,强大的晋国分裂成韩、赵、魏三国,50 年后,这一分裂结果得到周王室确认。在这前后,吴国被越国所灭,楚国又吞并了越国。至此,正式确立了齐、楚、燕、韩、赵、魏 、秦的战国七雄格局。

秦国的强大始于秦穆公,当时秦国不拘一格,广揽人才,重用了百里奚,由馀、蹇叔等外来客卿,很快称雄西戎,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经过20多代国君的接力传递,秦国一直在富国强兵的路上稳步前行。秦孝公继位,重用商鞅实行变法,对内鼓励耕战,大力发展农业纺织业;外交上用连横策略破解六国的合纵联盟,先是与楚国和亲,继而与齐国结盟,韩国定约,腾出精力,专攻赵魏,一举破掉了六国的合纵之势。

等到秦王嬴政接掌大秦时,秦国已经成为七雄中的翘楚,实力远非其它六国可比。秦王心雄天下,睥睨诸侯,有囊括四海、并吞八荒的野心,他“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以鞭笞天下,威震四海”。

公元前230年,秦国首先吞并了韩国,接着又相继灭亡了赵国、魏国、楚国、燕国,到公元前221年,最后占领了齐国,大秦帝国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完成一统天下霸业的王朝。

看父子论六国兴亡,知苏东坡仕途坎坷之一端,可能你也有这种毛病

战 国 七 雄 形 势 略 图

看父子论六国兴亡,知苏东坡仕途坎坷之一端,可能你也有这种毛病

秦帝国虽然一统天下,可惜它是一个短命王朝,只维持了十几年的统治就灭亡了,因而秦王朝在历史上一直以暴虐的面目出现,后人对它多有非议。反之,对被它灭掉的六国则多抱有同情之心,历代有许多人对六国覆灭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在宋代,三苏父子都曾探讨过六国灭亡的原因。苏洵于宋仁宗嘉祐年间率先写出了《六国论》,指出六国灭亡的主要原因:弊在赂秦。

苏洵此文的目的意在借古讽今,提醒朝廷修正对外政策。当时,北宋建国后,军事上一直处于颓势,与契丹、西夏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为屈辱求和,每年都要向契丹、西夏进贡大量的金银财帛。这一局面,引得许多士大夫忧心忡忡,苏洵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写下了《六国论》。

苏洵指出,赂秦之弊在于:秦国从各国赂秦得到的土地比打胜仗得到的土地多百倍;而各诸侯国因赂秦丢失的土地比打败仗丢掉的土地多百倍。诸侯的土地有限,而秦国的贪心无穷,以有限的土地去应对无穷的贪心,其结果就是秦国愈强,而诸侯愈弱。

有人问,六国都亡于赂秦吗?苏洵回应,采取赂秦政策的是楚、魏、韩三国,其余三国不赂秦,但是各有弊端。齐国不赂秦,却抱着投机心理与秦结盟;燕国不赂秦,可太子丹派刺客荆轲去刺秦王,给秦以大举兴兵的口实;赵国不赂秦,名将李牧率军与秦军交战,胜多败少,然而李牧却死于奸人的谗言之下。总之。不赂秦的受赂秦的拖累,始终处于孤弱无援的境地。

苏洵最后总结,六国与秦对峙,处于弱势地位,如果六国能以赂秦的土地招纳贤将良才,以礼秦的态度对待贤能之士,六国团结一心抗秦,最后鹿死谁手则未可知。

联系当时北宋面对的形势,苏洵认为,六国实力弱于秦国,采取赂秦政策导致灭亡,但是大宋的国力绝不弱于两个敌国,因而绝不应该用屈辱求和的政策重蹈六国覆辙。

苏洵的儿子苏辙,也在父亲之后写下了《六国论》,探讨六国灭亡的原因。与父亲观点不同,苏辙认为,六国的灭亡源于当时各国的决策者目光短浅,没有意识到秦国威胁的严重性,没有认清当时的形势,因而更谈不上能够把握住影响六国兴亡的“势”。

鉴于战国七雄当时的形势,苏辙觉得六国完全有自我保全的能力。苏辙说,从地理上看,韩、魏两国处于秦国腹心位置,正当秦国与其他各国交通的要冲,是秦国的心腹大患。如果韩、魏两国下定必死决心抗秦,秦国就没有能力越过这两个国家去侵扰其它四国 。然而,韩、魏国力弱小,不具备单独抗秦的力量,必须得到强大的外援,才使得抗秦成为可能。

齐,楚、燕、赵四国为了自保,最为明智的做法是表面上与秦国和解,暗中用全力帮助韩、魏两国,使他们解除后顾之忧,倾尽全力抗秦,这样,秦国时时感受到心腹大患的威胁,根本无暇东顾攻打齐、楚等四国,经过旷日持久的抗衡,六国与秦国对峙的局面就会发生改变。

可悲的是,六国的决策者们认不清形势,看不透危险,各自为了蝇头微利背弃盟约,自相屠戮杀灭,从而让秦国有机可乘,把六国各自一一击破,这才是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

看父子论六国兴亡,知苏东坡仕途坎坷之一端,可能你也有这种毛病

在父子三人中名气最大、才气最大的苏轼也写了一篇《六国论》,与父亲和弟弟截然不同,苏轼的文章中既没有讨论秦国与六国实力的对比,也不讨论敌对双方谋略计策的优劣,而是直指人心、人性,突出强调了“士”的作用。

苏轼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诸侯、卿相争先养士以壮大自己的实力,以便遇到危难时能够有人出谋划策、不辞辛劳、不避艰险地化解危机。其中养士规模庞大的有越王勾践,孟尝君等战国四公子和吕不韦等人,他们门下食客动辄几千人。其他各国诸侯卿相养士规模不及上述这些人,但也不在少数。这些食客衣着华丽、饮食精美、馆舍精致,人群众多,其数量甚至超过官吏数倍,国家财力不胜负担之苦,黎民百姓不胜供养之苦。

养士如此靡费钱财,权贵们争相养士,是因为洞悉了人性。人群中有两类人必须妥善加以安置,否则就可能生出意想不到的事端。一类是奸雄巧佞之徒,这种人好像飞禽走兽昆虫族群中的猛兽猛禽和带毒刺的虫子,把他们完全消灭根本做不到,只能妥善安置,才能让各类族群获得安全。另一类是人群中睿智、勇敢、善辩、强悍的俊杰之士。

上述两种人都是不肯受人役使、老守田园的人,没有适当出路,他们就有可能滋事造反。因此,历朝历代都给他们安排了出人头地的机会:夏、商、周三代用官学,战国至秦用客卿,汉用郡县,魏晋用孝廉,随、唐至今(宋朝)用科举。这些人各安其位,便可保天下太平。

苏轼对秦与六国加以总结:六国的君王虐待百姓不比秦始皇差,然而当时百姓没有造反,是因为有才能的智士豪杰,都被各国诸侯卿相以客卿之名养起来,民间剩下的都是普通本分的老实百姓,没有人起来挑头造反,因而六国的存在相对长久。秦国仅仅十几年就迅速灭亡,是因为秦始皇得天下后恃法而治,不养俊杰,驱逐客卿,流散民间,好像“纵百万虎狼于山林而饥渴之,不知其将噬人”。因而陈胜、吴广大泽乡揭竿而起,四面八方英雄豪杰云集而响应,自以为金城千里、坚不可摧的强大帝国,短短十数年就土崩瓦解了。

苏轼的六国之论,真是论出了异峰突起,石破天惊!

看父子论六国兴亡,知苏东坡仕途坎坷之一端,可能你也有这种毛病

同样是讨论六国兴亡,父子三人的看法大不相同:父亲苏洵的着眼点在楚、魏、韩三国以赂秦求苟安的外交方略的荒谬性;弟弟苏辙批评的是齐、楚、燕、赵四国缺乏战略眼光,不能全力支持韩、魏抗秦;而苏轼则观察得更深入独到,提出了一个历代国君朝廷都感到棘手的问题:如何驭人,以保天下太平。

这种深刻是苏轼的过人之处,同时也是不合时宜之处。

试想如果皇帝召见父子三人咨询外交方略,苏洵与苏辙是就外交议外交,而苏轼则是从治国方针谈外交。显然,苏轼的观点会引起皇上的不悦,原因在于苏轼的观点一是偏离了主题,二是涉及驭民、驭吏、驭官,那是皇上的帝王心术,不宜在公开场合谈论。

苏轼拥有的杰出的才能让他看问题独到深刻,但这种思维定式必然影响他在遇事时的考虑与处理,一系列处理问题方式的异于常人,也许就是他仕途不顺的原因之一。弟弟苏辙与他相比,才能略逊一筹,却在后来入阁拜相,应该算是一个佐证吧。

三苏父子的事例,放在今天仍然是有意义的。在职场上,不论是国企私企,还是事业单位、职能部门,当领导和下属探讨具体问题的应对方法时,切记一不要偏离方向,二不要踏入领导思考范围的禁区。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职场人却常常会犯类似的错误,而犯错的往往是精明人。当你精明到踏入了只有领导才适于思考的区域,而且显得比他更深刻、更高明,他可能不会批评你,甚至有可能表扬你,但是糟糕的印象一定会留在他的脑子里。

在职场上切忌犯“精明”的毛病。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