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而言,与同为唐代的诗人相比,刘长卿的名气远没有他的作品更具有传播力。
提到“刘长卿”,不少人第一反应是......谁呀?
比较关心历史的,可能会联想到三公九卿,或者司机相如的字是长卿。
不过,提到刘长卿的作品,那差不多是人人皆知了。
就拿入选了中小学课本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来说吧,原文如下:
日暮苍山远 ,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是不是很熟悉了?尤其是最后那一句“风雪夜归人”是现在很多文艺范儿年轻人所喜欢的,常常用在一些“签名”或者娟秀写在某张花笺上。
小时候上学背诵诗词的时候,这首诗背得最快。
一是因为诗短字少好背,二是因为这样的场景我熟悉。
我的老家没有能适合隐士居住的“芙蓉山”,但是每年冬春两季的雪是下不少。冬天常常下大雪,西北风更是刮得凌厉,常常风雪交加吹的连门都被堵着,要费很大力气推开。
这样的雪天,有时候会把羊圈顶子吹翻,或者雪积多了,把顶子压塌。特别到夜里,平均温度零下三十多度或者零下四十度,成年的大羊们聚集在一起取暖还好,但是小羊不行,容易冻死。待产的母羊如果在这样的天气生产,羔子生在这雪地里,那肯定是不能活下来的。
所以,每到风雪之夜,姥爷总会去把小羊和怀孕的母羊接到房子的外屋。我睡得死,有时候早上起床,推开里屋的门,才看到正在吃奶的小羊。
那时候学这首诗的时候,倒是没体会出现诗人的情绪,更多是担心“芙蓉山”中的羊会怎么办?
后来,长大了才知道,芙蓉山在四川,并不像我老家雪夜那么冷,也没有那么强烈的风。也知道了,这首诗是诗人写在自己被贬职的时期。情景交融,不只是反映了生活中的一幕,也是有政治生涯中的酸楚。
刘长卿擅长五言,自称"五言长城",他的作品非常有韵味。但是,他的人生经历却不顺遂。
直到现在,学界对于他的出生时间及何时考中进士,尚有较大的争议。而造成这争议的原因,并非他本人存在造假还是隐瞒,而是因为“安史之乱”。
一般认为生于公元709-725年间,年轻时在嵩山念书,742-746年(唐玄宗天宝)间登进士第。也有说法是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刘长卿可能才登进士第,但是还没有揭榜,便爆发安史之乱了。
不只是刘长卿,和他同时代很多人的生凭都不详。这还是有些名气的人物,后世会根据某些史料佐证来考据一番,大概推断出来这个人的过往轮廓。更多名气不够或者普通的人,连句话都不曾留下,便如同那“名册”中被划掉的名字一般,消失不见了。
提到安史之乱,历史书上也写了造成“深远影响”。包括均田制的完全崩溃,因为名册的破坏及半独立的统治势力对于东北部地区的控制,以及节度使将其辖区内所有收入用于军队开支,导致政府对黄河中游区域的收入丧失。
这是从经济及政治上来看概括出来的安史之乱影响中的一个点。
事实上,安史之乱的影响远不止是一个区域的经济问题。
安史之乱持续了七年,这是一场漫长又激烈的冲突,其结果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敢下结论。当然,这七年并不只是不断在战场上战斗,战斗有间歇。但是,帝国在这一时期一直处于全面战时体制的漫长状态。
全面战时状态并不是像前段时间爆红的《上海堡垒》中演绎的那样,市民喝着小酒泡着妞。
战时是每一次阵地变动,都要做供应部署的状态 。包括指挥变化、兵员征募,以及最为重要的后期供给保障。然而,当时的唐帝国已经因为战争导致经济结构完全崩溃。想想看,这样的变动,付出的是什么呢?又意味着什么?
更糟糕的是,叛军在供给保障方面优于中央政府控制的唐军。
因为尽管叛军控制的区域小,但是他们主要控制的是河北及河南的部分地区。即使放到现在,这两个地方也是极其重要的战略要地。且不提河北是坚固和可守之地,河南对于供给的生产能力,看看几条交通线就知道了——与长江诸道联系由于叛军破坏了汴梁的几条交通线而基本被切断,这对当时的战局相当不利。
这里,要捎带提几句关于“漕运”。
在唐代,如果想要运距离运输粮食及其他大宗货物,只能是通过漕运。别无他法。
但是,北方地区不南方不同,没有那么丰富的水系,而且还需要清理淤泥。即使如此,河道还是曲折狭浅,所以不得不需要开凿“人工运河”来弥补天然河道的不足。但是呢,北方地区的降水也比南方低更多,并不是很充足。这意味着,即使有人工运河依然是更多的水流去灌溉农田及果树,用于种植。真正用来流入河中承载货船的水,还是并不多。这导致在唐朝前半期,北方水运发展有限。
有人说,运得少点就少点呗,反正运多了东西也不是普通人买的起的。
这话也有道理,但是,这样的运力如果在战争中,那是吃亏的啊。
因为供给保障运输能力差,军队转移速度也得变慢。不然,部队就位了,等半个月甚至一个月才等到供给,那不用打也饿死了。同时,这也导致了军队的机动性变差,不能离开漕运范围,离得远了,供给又跟不上了。
那么,统治者不知道这样的情况吗?
其实也知道,不过,唐代早期以及唐代之前的王朝并不太重视。一方面当时经济发展并不依赖于此,漕运所针对也是精英阶层需要的奢侈品为主;另一方面各区域各自为阵,地方政权要先保全自己,满足自己就好,“大局意识”这几个字,他们压根儿没见过。
倒也不能说,唐之前没有帝王重视过这事。杨坚倒是挺重视过这事儿,积极改善北方水上交通,供应长安之需。于是,他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开凿了大运河,并且在漕运线关键位置设转运仓。他的结局,大家也知道了。
我们现在站在历史角度可以看到大运河的好处,但是,站在当时经济背景及普遍的舆论看法下。也会觉得,隋炀帝这事儿闹得不合时宜啊。何况,修运河导致部分区域径流造成水土流失对当地的农业生产,以及整体发展造成不良后果也是客观存在的。
唐玄宗时期,对大运河进行修整,并且于736年完成。此后的20年里,黄河中游冲击平原的粮食大量通过运河输往长安,以供京师之需。
不过,在“安史之乱”之前,大运河只是是一种补充运输方式。安史之乱之后,反倒变成了不可或缺的生命线。
为什么呢?
因为在“安史之乱”之后,东北部地区被独立或者半独立的节度使控制,他们扣留了进京的粮食......这个可以另外讲一个故事了;而中原地区依然忠实于中央政府的地方官员和军队则消耗了当地所有的粮食(也都不是太够);这样一来,只有东南地区还有余粮能交给朝廷了,于是,白花花的大米从漕运供给,这真是救命啊!
763年之后,除了南宋之外,都是通过内河航道进行漕运获得供给的。当然,由于漕运作用的加强,长途大宗贸易真正兴起,带给行商们新的生活方式。这个属于另外一个故事了。
我们再说回“安史之乱”。
玄宗昔年积累的剩余粮食和物品,在叛军占领两京时大部分被毁掉。
在这种时候,为了支撑战争,中央政府能取得收入的渠道变得相当有限。
一是关中本地生产;二是从南方过秦岭经汉水运来的少量资源;三是一切能从四川通过陆运来的物资。
这些渠道带来的有限资源,哪够维持战争啊!
于是,战时有战时的政策,也是迫不得已,没有办法,只能采取“权宜之计”。
这个权宜之计就包括了卖官鬻爵、出售委任状、操纵通货,以及开征商业税和生产税。
政府都穷成这样子,哪里还有什么闲心去管叛乱之前官员的名册,还是进士的清单的。这些东西,在战乱中损毁,还是连同保管的官员一并“消失”都不是朝廷能顾及过来的。
也有人说,生逢乱世,或许另有机会。
这话同样在理,与唐代终身求官没有结果的文人相比,刘长卿也不算最倒霉的那一个。
起码,他在这乱世之中,还是被授予了官位。
756年,唐肃宗即位,刘长卿被任命到苏州下属的长洲县当县尉。不过,上面也说了,战时有战时的政策,那通过这样的政策招募进来的官吏是啥水平?怀着是啥心思?这就不好说了。
刘长卿是进士出身,又一路追随中央政府,这觉悟能和这些人为伍?当然,不能了,所以,他这个官没当多久,就被诬入狱。
他运气也不算太坏,遇大赦出来了。又被安排了一个代理小官的位置,干了些日子,好歹也算能展示自己的政治才干。不过,人是很难改变自己对于一些问题的处理方式的。如果不能改变,那再得罪人也是在情理这中。
于是,760年,他再次被贬了......
763年,“安史之乱”终于彻底平息。至少,从历史上记载,这一年,算是这场叛乱的终结。
但是,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越来越弱了。尽管这场叛乱被盖棺定论为结束,其他地区的哗变与小叛乱之事,更多是出于野心。并且这样的野心所造成的即便达不到战争的水平,也搅动了地方的权力斗争,以及公开对中央政府秩序的藐视。
这一切,使得“安史之乱”之后的政坛,更加目无法纪,也更加难分敌友。
刘长卿在770年,被授予了转运使判官的差使。此刻的官场依然混乱着,正如之前一样,他再次因为性格得罪了人,又又又被贬了,这次被贬到睦州。
看睦州这个名字很好听,是不是特别美的一个地方?当然,风景确实很美。
不过,我们国人取名字,除了喜欢锦上增喜之外,也会喜欢弥补不足。比如我五行缺木,于是名里带木。睦州这个地方,民风纯朴且有个性,对于朝廷的某些不贴近生活的政策与官员,是跳过言语谴责,直接非常勇敢的反抗和武力抵制的。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这首诗据说是写在他被贬之后,诗人山路上行进时的孤寂劳顿的旅况和急于投宿的心情。也有学者认为,这首诗除了描写了客观存在的投宿这件事情,也诗人面对政治生涯一路被贬的心情,以及对其施以援手的监察御史苗丕明表示感恩。
781年,也就是唐德宗建中二年,刘长卿终于又等到了机会,他被任命为随州(今湖北随县)刺史。
遗憾的是,784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割据称王。随州是主要的战场之一,刘长卿只能离开随州。之后,他没再当过官,后来做过淮南节度使幕,在788年前后去世。
像刘长卿这样的才子,可谓是生不逢时啊!
“安史之乱”直接可见导致了一下大为削弱的中央政权,在这样的政权管辖下总政势是不稳定的。在几个地区,特别是河南北部被破坏严重,重建的负担与压力并不比战时遇到的困难更少。而在一些打打停停的区域里,由于征用人力造成的困苦,同样加剧了当地社会的动荡及衰退。
严重的资金短缺、混乱的官吏层、破坏的交通,外部的军事威胁(吐蕃)......这些困难压着当时的中央政府,也压着每一个人。连向来稳定的江逝一带都因受不了不断的施加爆发过一次民众的叛乱,可以想象,当时的政府及政策是如何艰难维持着局面。
尽管政府在有些情况下有所进展,但是整个的外部环境和自身的条件限制,在那个时期能勉强维持住不倒,已经实属不容易了。
刘长卿生活在这样的时代,尽管他有报效朝廷,为君分忧的心,却波折坎坷多磨难。他还没来得及底施展拳脚就结束了自己的政治生涯,虽然与他个人的性情有关,更多却是那个时代所限。因而,他终身一生,都在失败的漩涡中徘徊。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简述刘长卿诗的特征_
后世而言,与同为唐代的诗人相比,刘长卿的名气远没有他的作品更具有传播力。 提到“刘长卿”,不少人第一反应是......谁呀? 比较关心历史的,可能会联想到三公九卿,或者司机相如的字
-
安史之乱是谁平定的功劳最大_平定安史之乱的名将是谁?
安史之乱可以说是终结盛唐时代的惊雷,造反之初叛军四起连皇帝都望风而逃。最终安史之乱结束后,大将郭子仪功居榜首,无可争议。但要论起气节声望,郭子仪也比不过县令出身的张巡。
-
刘长卿的代表作_唐诗三百首刘长卿的诗
刘长卿,字文房,唐代诗人。因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有《刘随州诗集》传世。其诗以五言见长,有“五言长城”之称。刘长卿是大历诗风的代表,其诗幽隽、闲雅,具有清丽的韵致。
-
卢纶是哪个朝代的诗人_古代诗人卢纶简介
卢纶,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济)人,字允言,大历十才子之首。卢纶的诗,多数为诗歌唱和增答之作,由于他的从军生涯,让他所写的边塞诗成就颇高,至今为后人传颂。 只可惜,这样一位声
-
旅夜书怀杜甫赏析意境_旅夜书怀中杜甫的形象
杜甫晚年的时候,生活惨淡,到处漂泊,经历过安史之乱的他,有了更多的阅历,对人生也有了更多的感悟,其诗歌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这个时候的杜甫,渐渐在大唐打响了名声,靠写诗
-
七言律诗格律_七律诗韵律
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因其格律严密,故名。七言律诗是律诗的一种。起源于南北朝,发展于唐初,成熟于盛唐。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律诗由八句组成,七字句的称七言律诗。每
-
落花时节又逢君的又在诗中起什么作用_落花时节又逢君的上一句诗句是什么
这是一首同追忆有关的诗,无声的回忆萦绕在诗人心间,给诗染上了人们熟知的风采。这又是一首帮助我们记住它的作者的诗,它为我们在今天充分地了解“他是谁”提供了一部分线索。 为了
-
王维诗送綦毋潜落第还乡朗读_送綦毋潜落第还乡译文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 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
-
落花时节又逢君出自哪首诗_赏析落花时节又逢君
李龟年,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的著名乐师,歌星,因唐玄宗宠幸而红极一时,常在贵族豪门歌唱,“安史之乱”后,流落江南,卖艺为生。岐王,唐玄宗的弟弟李范,封岐王,雅善音律。崔九
-
安史之乱的历史故事_安史之乱起因及结果和过程
欢迎关注“刘刘看世界"。 图片来自网络,特此致谢 壹 章台柳·寄柳氏 韩翃 章台柳,章台柳, 昔日青青今在否? 纵使长条似旧垂, 也应攀折他人手。 这首诗的大意是:章台的柳啊,过去的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创作背景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安史之乱以来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
-
体现冬天的诗_冬天唯美古诗
韩城传媒网 民生/社会/时讯/热点 唐诗里的冬天,没有春花的烂漫,夏荷的清幽,秋月的皎洁,却有着冬日白雪特有的种种诗意。在这些诗意里行走,又怎能不是一种快乐? 一起感受唐诗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