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历史上有诸多朝代,而这些朝代也各有特色,说到明朝相信很多人都非常了解。虽然它在众多朝代里面算不上是最鼎盛的,但是也非常有志气,因为它跟其他朝代不一样,从来没有割让过自己国家的领土,而且也没有像清朝那般跟外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但是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弊端,而明朝也是一样,明朝建立初期其实也有很多矛盾。比如说这些功臣之间,因为在明朝建立初期的时候,这些臣子也都立下了汗马功劳。如果皇帝不小心偏心了某位,那么其他大臣肯定也会有想法。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官场无父子,每个人都在争夺名利,可以说当时这些功臣的结局并不完美。在明朝刚刚创立的时候,当时朝廷上有着三位非常杰出的大臣,那就是刘伯温,宋濂和吕昶。这三位对于明朝的贡献无疑是非常大的,本该可以安度晚年,但最终却因为党派之争没有得到善终。
朱元璋为何痛恨宋濂
宋濂崇尚儒家学说,同时他也是太子朱标的老师,如果说朱标没有病死的话,那么宋濂在当朝的地位可以说是无人可比拟。但正是因为朱标的死去,朱元璋也将矛头指向了宋濂,其实要说到朱元璋为何要处置他,还得从他的儒家思想说起。
儒家思想以仁义治天下,在他做了太子的老师之后,也一直将这种思想灌输给朱标,所以朱标跟朱元璋的性格是非常不一样的。朱元璋在史上的风评并不好,因为他残害了很多功臣,其实站在朱标的角度来看,自己父亲杀了那么多的大臣,他于心难忍。
一来他无权干涉君王执政,二来作为孩子,他也没办法劝说自己的父亲。看着父亲做了那么多的错事,他无可奈何,最终被气出了一身毛病而亡。其实说到宋濂,他在诸多大臣里面,也是太傅级别的人物,明明可以让明朝走向更繁盛的地步,但是正因为他的儒家思想害了自己。
不仅让儒家思想影响了朱标,让朱标和朱元璋父子的情分变得越来越淡,同时在科举考试的时候,也让朱元璋非常尴尬。站在他本人的角度来看,作为文人,他觉得自己并没有对国家造成多大的难题,但他在科举考试中没有给朱元璋面子。而且正是因为他的原因,让朱元璋晚年丧子,这些都让朱元璋开始越来越痛恨他,最终处罚了宋濂,还将他流放了边疆。
吕昶之死
吕昶是朝廷的三品大员,在很多方面他的才能甚至比刘伯温还要高,当时刘伯温举荐他的时候,也直接跟朱元璋说过,说自己的不能与吕吕昶相比,可见吕昶多么能干。在明朝初期,吕昶为明朝法律做出了很多的贡献,比如说他制定了户口制度和税赋制度,在较短的时间内让明朝走向了繁盛。
在当时朝廷里面没有人可以跟他媲美,除了李善长,但李善长跟吕昶又是不太一样的。李善长为人过于谄媚,而这一点朱元璋也是非常清楚的,但朱元璋并没有揭穿他。
一来是给了李善长面子,二来作为帝王,自然也懂得如何驾驭臣子,通过权衡之术,才能让这些大臣为朝廷做更多的事情。而李善长也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所以在晚年他将自己的位置让给了刘伯温。而在明朝时期,朝廷里面有两个党派,而且两个党派之间不断存在纷争。
特别是刘伯温的徒弟杨宪,如果他能听刘伯温的劝告,也不会被胡惟庸陷害,而吕昶也因为受人唆使的原因,成为内部斗争的牺牲品。虽然最后还给他清白,但属于吕昶的盛世朝代早已过去,因为当时他的年龄已经越来越大,年迈之人何谈作为?
刘伯温为何不受功臣待见
而当时最让淮西将领仇恨的人就是刘伯温,因为刘伯温说过一句话,他觉得明朝在建立之后,之前的一些给武将功臣肯定会不服从君王。因为当时明朝是在特殊的环境下才建立,这些将领推翻了元朝,而反观当时的元朝,所实行的政策其实带有一定的暴力因素。
在这些环境下出现的将领怎么可能不被影响到呢?最终他们推翻了元朝,所以哪怕战争结束,朱元璋创立了明朝,但在日后他们真的能够甘心屈服于君王吗?所以刘伯温觉得只有处置了这些将领才最合适,从他个人方面来说,他这么做的确是为了朝廷着想。
但这句话却不小心传到了朱元璋以及淮西将领的耳中,这下可好,正是因为这些话为他自己惹来了诸多麻烦。这些本身推翻元朝的将领,怎么可能听了这样的话之后会有所忌惮呢,他们没有收敛行事,反而更加高调。
可以说正是因为刘伯温的这些建议,才让淮西将领如此痛恨他,但刘伯温也没有再针对这些淮西将领。毕竟朱元璋还在位,如果自己做得这么明显,朱元璋也会猜忌于他。所以哪怕到死,他从来没有承认过自己参与过党派战争。
但这些将领可就不一样了,他们跟文人不一样,哪怕刘伯温没有承认过,但在他们心中,早就已经将刘伯温当成了敌人。谁会管你是否真的为朝廷考虑,他们想到的是自己。
在刘伯温死去之后,朱元璋也流下了眼泪,在刘伯温这件事情上面,其实朱元璋从来没有做到公正对待。他所流下的眼泪是亏欠是气愤,当然也有自己的内疚之心。
结束语:可以说刘伯温是明朝史上唯一一个让帝王流泪的人,虽然当时朝廷还有很多有能力的大臣,比如我们上面所说到的宋濂以及吕昶,但真正让朱元璋钦佩的却只有刘伯温一人。
毕竟刘伯温所做的事情是真正切切为大明考虑,但最终却因为党派之争而死。作为朱元璋除了内疚之外,更多的也是悔恨,因为后来发生的事情正验证了当时刘伯温所说的这些话,这些淮西将领最终确实辜负了明朝。
- 上一篇:刘郎已恨蓬山远下一句_刘郎已恨蓬山远
- 下一篇:刘海粟山水画作品欣赏_著名画家刘海粟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刘伯温在明朝地位_明朝军师刘伯温的智慧
导语: 历史上有诸多朝代,而这些朝代也各有特色,说到明朝相信很多人都非常了解。虽然它在众多朝代里面算不上是最鼎盛的,但是也非常有志气,因为它跟其他朝代不一样,从来没有割让
-
朱元璋为什么杀了李善长_朱元璋为什么要杀掉已是暮年的李善长?
李善长是我国明朝时期著名的人物,他是我国明朝的开国功臣,他从小就爱读书,所以很有智谋,在朱元璋起义之后他跟随朱元璋征战沙场《元史》和《太祖训录》。 作为明朝时期位极人臣的
-
刘伯温是哪的人?_历史上刘伯温到底多厉害
微信搜索“中式大美生活” 抗日战争时期,《申报》登了一篇消息,说浙东地区在修桥梁的时候,在桥下面发现了一块石碑。 这块石碑上写道:“起七七,终七七,冀、宁、粤、汉,暗无天日
-
刘伯温没算出朱元璋要杀他吗_朱元璋为什么冷落刘伯温
刘基,号伯温,足智多谋,思维缜密,料事如神,是朱元璋夺得天下、建立明王朝的第一谋士。然而,明朝开国后,刘基只被封了个次一等的爵位诚意伯。虽然他执法如山,并且在与淮西派首
-
被誉为被誉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的将领是_被誉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的将领是
季我努学社 整理出版中国近代史料,传播历史知识 本文作者为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许飞 。 刘基,字伯温,元武帝至大四年(1311)六月十五日生于浙江行省处州路青田县南田武阳村,(今浙
-
朱元璋为什么这么对刘伯温_朱元璋什么时候遇到刘伯温的
一、刘伯温扔剑出山 明朝的刘伯温绝对是一个传奇,尤其是死后一路被拔高,直追三国时的诸葛亮,有道是: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 但若细观《明史》等史料会发现,刘伯温虽是
-
朱元璋杀刘伯温,最好到最后后悔了_朱元璋为什么冷落刘伯温
朱元璋建立大明以后,对手下的功臣起了猜忌之心,于是大举屠刀,大开杀戒,几乎将功臣屠戮一空。 刘伯温作为朱元璋的军师,为朱元璋出谋划策,是大明功劳最大的开国元勋之一。在民间
-
刘伯温是不是被朱元璋害死的_朱元璋与刘伯温一段经典对话
刘伯温是辅佐朱元璋平定天下的重要谋士,他曾为大明王朝的统一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刘伯温对于朱元璋来说非常重要,他不仅是自己的智囊,更兼自己的至交好友。不过,就是这样一个人物
-
百家姓前十位_百家姓十大姓氏排名的由来
从第一大姓——王姓开始,依次为:王、李、张、刘、陈、杨、黄、赵、吴、周、徐、孙、马、朱、胡、郭、何、高、林、罗、郑、梁、谢、宋、唐、许、韩、冯、邓、曹、彭、曾、肖、田、
-
壮志未酬的古诗_写壮志未酬的诗
陆游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也是流传作品最多的诗人。 他生于两宋之交,幼年为躲避战乱而颠沛流离。年少的生活使他对侵略者充满痛恨。陆游一生都志在恢复中原,一直到死前也是如此,
-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诗意_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这首古诗
陆游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也是流传作品最多的诗人。他生于两宋之交,幼年为躲避战乱而颠沛流离。 年少的生活使他对侵略者充满痛恨。陆游一生都志在恢复中原,一直到死前也是如此,
-
吕蒙正不受镜的翻译_吕蒙有什么典故
袁崇焕是明朝一位颇具争议的将领,即使是死后数百年,人们对于袁崇焕是忠是奸仍然议论纷纷。袁崇焕本是明朝一位受到万人敬仰的军事家、政治家,在为官为将的时间了,袁崇焕为了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