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了解一座城市的底蕴,首先要读一下这座城市的历史。有山有水有智慧,有佛有爱有光芒,济南就是这么一座山山水水佛祖环绕的灵性城市,说到灵性,自然就会想起寺庙。济南不缺寺庙,和三友相约,沿着104国道,30分钟的车程直达这座千年古刹--长清大灵岩寺。
人好,天好,精神好,难得的自驾神游。是不是因为诚挚感动了神灵,一路上友人们一直赞叹,今天的天真好,无风无霾。
大灵岩寺距今己有1600多年的历史,始建于东晋。它位于山东济南市西南泰山北麓长清县万德镇灵岩峪方山之阳。自晋代开始即有佛事活动,传说僧朗曾在此建寺。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446)灭法,佛事遂废,至孝明帝正光年间(520~525)再兴。正光元年(520)法定禅师来此游方山,爱其泉石,重建寺院,逐渐兴旺。此后,唐、宋、元、明各代为寺院盛期。最盛时有僧侣500余人,殿宇50余座,形成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直至清乾隆十四年(1749),仍有殿宇36座,亭阁18座,无一不显现出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高超的雕刻技艺。
该寺历史悠久,佛教底蕴丰厚,自唐代起就与浙江国清寺、南京栖霞寺、湖北玉泉寺并称“海内四大名刹”,并名列其首。灵岩寺现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泰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首批4A级旅游区。
让我惊叹的就是沿着104国道快进入灵岩寺边沿,就感觉到一种幽静与安谧的气息,迎面而来,这座依山而居的古刹,可谓人间胜景,群山环抱、岩幽壁峭;柏檀叠秀、泉甘茶香;古迹荟萃、佛音袅绕。漫步在寺庙里,不是传来韵致有味的诵经声,阿弥陀佛!
古刹内有大雄宝殿、千佛殿、辟支塔及和尚圆寂的塔林和五步三泉、铁袈裟等景观。很遗憾,本着对神灵的敬畏,我在大雄宝殿,虔诚的收起了了相机,举手膜拜。
景点赏析:
【一】40尊泥塑罗汉像
千佛殿内的彩塑罗汉被誉为“海内第一名塑!殿内40尊彩色泥塑罗汉像,雕塑逼真,色彩艳丽,形态各异,这些比真人稍大的泥塑罗汉,是由灵岩寺宋代的一位住持妙空禅师在苏州塑成后运到济南的。每尊罗汉身高1米至1.2米,身上的妆銮用朱砂红、黄丹、雄黄、石绿、大青、天蓝、茄皮紫等矿物质颜料涂饰,不宜退色,折叠塑像皆坐于80厘米高的砖砌束腰座上,坛座至罗汉头顶高约在105厘米至110厘米之间。
古代艺术家们在塑造这些罗汉形象时,侧重于写实,以形写神,以神表情,以情现心,摒弃了宗教作品一贯的冷漠,对人物的性格刻画入微,体现出每尊罗汉的个性与特点。此外,衣饰的细部制作也十分精致,即使衣带的来龙去脉和结扣的穿插都交代得清清楚楚。这些罗汉塑像或补衣,或拄杖,千姿百态。他们有不同的肤色,不同的装束,有的垂袖,有的露肘,有的赤足,尽管这些罗汉均采用坐姿,但动作各异,竟无单调的感觉。他们神态各异,有的勇猛果敢,有的寒眉愤怒,有的老成和善,有的闭眸默思,有的笑容可掬,有 的满面悲愤,有的俯首低吟,有的纵目远眺,表情如生,喜怒哀乐,惟妙惟肖。40位罗汉却好似40个凡人,有血有肉有悲有乐。罗汉像的肌肉,脉络,血管都塑造的如同真人身上的东西,当时的艺术家们也为他们塑造了体腔,其腹腔里面用丝绸包裹着香料做成的五脏六肺,这在我国各处寺院现存的罗汉像中是唯一的。
那么这些塑像是谁塑造的哪?根据资料记载是北宋雕塑家和著名工匠盖忠。灵岩罗汉的衣格运动虚实、贴身变化等艺术手法,当居首位……,从其农饰和手法看,可以定为宋代作品。”在西起第17尊罗汉的骨架内腔前胸里侧木架支柱上有“宋治平三年六月临邑盖忠立”朱笔题名,可见,灵岩寺内40尊彩色泥塑罗汉是盖忠所塑无疑。
平民化的艺术,拉近了人与佛的距离。40位罗汉、40种不同的状态是人生百味的体现,代表着人生所能够饱尝的各种心情。这些塑像还十分注意细部的刻画,甚至连血管脉络都清晰可见。其衣着装饰,与人物的性格特征也十分贴切和谐,充分显示了我国造型艺术在北宋时期倾向写实的特点。
我国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曾把这些罗汉像称为“海内第一名塑”。中国当代书画大师刘海粟观后亦作评价:“灵岩名塑,天下第一,有血有肉,活灵活现。”
【二】辟支塔
始建于宋淳化五年(994年),竣工于嘉祐二年(1057年),历时63年完工。
辟支塔
“辟支”出于佛教,音译为“辟支迦佛陀”,略称“辟支佛”,辟支塔,意即辟支佛塔。辟支塔为一座八角九层楼阁式砖塔,塔高55.7米,塔基为石筑八角,上有浮雕,镌刻有古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皈依佛门等故事。塔身为青砖砌就,各层皆施腰檐,下三层为双檐,二至四层檐下置平座。塔檐与塔径自下而上逐层递减,收分得体。塔内一至四层设塔心柱,内辟券洞,砌有台阶,可拾级而上,自第五层以上砌为实体,登塔须沿塔壁外腰檐左转90度进入上层门洞。塔身上置铁质塔刹,由覆钵露盘、相轮、宝盖、圆光、仰月、宝珠组成,自宝盖下垂八根铁链,由第九层塔檐角上的八尊铁质金刚承接,在塔内延续到地下,起避雷作用。辟支塔气势雄伟、造型美观、结构复杂、比例适当,呈典型的宋代风格,为灵岩寺标志性建筑。宋代文学家曾巩有诗赞曰“法定禅房临峭谷,辟支灵塔冠层峦”。
【三】墓塔林
灵岩寺历代高僧的墓地。塔林中现有北魏、唐、宋、金、元、明、清历代石质墓塔167座,墓志铭、石碑81通。墓塔一般由塔座、塔身、塔刹组成,塔座呈方形、圆形、八角形,有浮雕装钸。
墓塔林
塔身较高大,上刻僧人法名年号。塔刹则有相轮、覆盆、仰月、宝珠、花卉、龙图等图案造型。墓塔旁通常有墓碑,记载着高僧的经历,它见证了灵岩寺的历史沿革,是研究佛教发展史的珍贵史料。
墓塔林中部为一南北甬道,其北端建有砖石结构、单层重檐式北魏祖师塔(法定墓塔),甬道两侧列峙全石结构群塔,依塔身形制分为方碑形塔、钟形塔、鼓形塔、穿堵婆塔(喇嘛塔)、经幢式塔、亭阁式塔六种。
墓塔林,是一座积淀丰厚的古代石刻艺术博物馆。墓塔,造型各异,结构细腻,布局合理;雕刻,内容丰富,技法多样,精美绝伦。如塔座束腰,雕有各种艺术形象,有承重的力士,在重压下咀巴大张,面部扭曲,四肢与腰背曲弯,全身肌肉突起,给人以力的夸张和负重的艰辛;有的雕骑士身跨雄狮,手执曲棍击打马球的场景;有的雕嬉戏玩耍的幼狮,憨态可鞠;还有的雕衣带飘逸、长绸舞动的娱乐场景等,一幅幅浮雕,无一不显现出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高超的雕刻技艺。
【三】五步三泉
位于千佛殿东侧崖壁下,三泉相临,俗称“五步三泉”。泉水从石涧中冒出,泉水 甘冽,终年不竭,注入一石池中,宛如明镜,“镜池春晓”即出于此。卓锡泉,亦名锡杖泉,世传为法定禅师用锡枚敲击山石,水随锡杖飞涌而出得名。白鹤泉亦名双鹤泉,旧传法定禅师寻水时,经山中樵夫指点,于双鹤呜处见泉,故名。卓锡泉为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
更有铁袈裟等景点以及徒步1个多小时的爬山,也是对于户外爱好者的一大诱惑。如果你的下一个周末还没有安排好,不妨自驾神游去一趟大灵岩寺,去体会一下空谷幽幽的神秘,感受一下仙山奇骏的恩惠,享受一下古人留给大自然的恩赐,造福、祈福、佑平安。
灵岩寺正门。
镶嵌在屋面的琉璃凤鸟造型,非常的精致。
古人在屋顶镶嵌 动物叫做五脊六兽是汉族宫殿式建筑,用来辟邪的。
大雄宝殿正面全貌。
我们去正好赶上法事现场,信徒们在虔诚的合手诵经。
虔诚的信徒,佑福平安!
天王殿。
大雄宝殿身后就是辟支塔。
1600年的历史,至今保存完好的建筑,足见当时的工匠之技。
绿色的琉璃造型。
我对建筑师有一种特殊的感性,这是一个感性和理性交织的工种,艺术与制造同步的工作。
灵岩寺门前的狮子,以无言的形态保持了1600年的沉默,虽未开口,却用时间诉说着远古与历史。
树以站姿征服了大自然,每一个白昼与黑夜,都是一次相聚与分离的交替。
还有这些碑林,经历了代代风雨,落寞至此,表达着时间的永恒。
你无法预料将来,但是,你却能触手触摸着远古,有一些暗示,我们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柿子树与柏树相依相遇,寓意就是百事如意。
不破不立,而破的却是我们最难忘也是最值得珍惜的,这里历史的遗憾,留给后来人诉说。
辟支塔,伟岸耸立见证着每一个白昼与黑夜,是是非非容纳。
岁月之殇。
灵岩寺有许多树长在墙上,成为一大景观,你知道这些有着硬骨头的是什么树种吗?
下面是千佛殿40尊造型各异的泥塑罗汉的几幅照片。
值得一提的是,前者是后者的内胎。
这一副据说为说一不二。
墓塔林。
刘海粟题字。
这个景点很有意思,你看出形态了吗?朗公讲经石。
安静的岁月下,有经文唱晚。
几位老者坐在树下笑谈人生。
铁袈裟。
图/文:斩云剑
获取更多旅游资讯和旅游攻略
畅享智慧旅游便捷之旅
参与活动还有机会获得精美礼品
欢迎关注济南市旅游局微信jnslyj和新浪微博@济南市旅游局微博
- 上一篇:临江仙的赏析_临江仙古诗赏析
- 下一篇:林则徐禁烟运动又被称为_禁烟英雄林则徐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