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王之涣的凉州词抒发的是边塞_王之涣《凉州词》是边塞诗吗?

王之涣的凉州词抒发的是边塞_王之涣《凉州词》是边塞诗吗?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3-01-05 20:17:50
阅读: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读王之涣《凉州词》,不言愁苦却含乡怨,是边防征人对故乡的思念



这是唐朝著名诗人王之涣的一首代表作,全诗寥寥四句二十八字,却句句可见精巧与奇妙构思,上一句当中诗人主要描写黄河与陡峭壁仞之景,黄河波澜壮阔气势汹涌,一路溯流而上,仿佛一直上到了白云之间,周围云彩飘摇,万座壁仞林立,只见一座孤城玉门关冷峭孤寒独自矗立。寥寥一句之间描绘出了边关之地玉门关上开阔又悲壮的景壮,雄奇开阔之中又难免孤寂。

读王之涣《凉州词》,不言愁苦却含乡怨,是边防征人对故乡的思念



而在上句当中描绘了边关之地的雄奇开阔之景之后,诗人从写景转移到了抒情之上,而在该诗当中,抒情也是别出心裁别有洞天,诗人并不是直接抒情,直接言明边关之地的孤寒与驻守边关之地的军士们的思乡之情与在苦寒之地的不易,而是通过别样的方式含而不露的说出这种思乡之情,含蓄深沉,曲折之中又见情思。语言也凝练含蓄,造句极为巧妙,深化了诗意,十分的耐人寻味引人深思,可见诗人之别具匠心,该诗一出,其构思精巧用语极妙也让它名扬天下为人所传颂。

读王之涣《凉州词》,不言愁苦却含乡怨,是边防征人对故乡的思念



首先在第一、二句当中,主要描写的皆是西北边关之地壮阔的自然风光,西北之地最为显目的代表景色,有万里开阔的沙地,也有沙漠孤烟之直和西北漠上山间的孤阳,更有林立的壁仞,而在该诗当中,诗人选取了“黄河”、“白云”、“林立壁仞”和“玉门关”为几大景物,通过抓住这几个代表景物描绘出了西北边关之地风光的雄奇与开阔,孤峭与寒意。“黄河远上白云间”当中,站在高地之上,视觉自下而上,瑰丽壮阔的黄河水一路溯流而上,宛如一条蜿蜒绮丽的黄丝带一般长长悠悠,仿佛已经飞入了云见,黄河之水定然不会飞入天上,也更显得极具开阔性,神思跳跃,壮阔绮丽。

读王之涣《凉州词》,不言愁苦却含乡怨,是边防征人对故乡的思念



下一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当中,黄河之水溯流而上,运用的角度是自下而上,描写的是水势的动态之美,而在这一句当中,边关之地山势陡峭,壁仞林立,显得尤其的孤寂冷峭,而在一片片壁仞之间,一座孤城玉门关冷峭地矗立在万千壁仞之间,壁仞之多反衬玉门关地势之险危,万山之中一座孤城一道关峡,该句当中一个“孤”字用的极为形象,也极为妥帖与巧妙,玉门关是孤立的,这里位置偏僻,山势陡峭,更显得冷清,只有这么一座守城,玉门关是孤独的,而守关的军士又何尝不是更甚?毕竟人非草木人也非孤城,孰能无情?

读王之涣《凉州词》,不言愁苦却含乡怨,是边防征人对故乡的思念


再往下看,“羌笛何须怨杨柳”当中,诗人继上句当中描绘西北玉门关一带的壮阔又悲凉的景物与环境之后,开始进入了抒情,而这蕴含的情,自然也是守关征人对于故乡的思念和亲人的相思之情,除了思念还有那一份背井离乡独守关隘的孤独。但是诗人抒情并非直接抒情,而是以更为巧妙的方式来抒发所情所感。羌笛之音是边关之地常常能够听见的乐音,或是军营之音,或是怀远时所吹之音。羌笛之声哀怨不已,多含哀哀之声。思念故乡的征战离人吹起羌笛,吹的正是杨柳曲,曲调哀怨怆然,饱含怨恨。

读王之涣《凉州词》,不言愁苦却含乡怨,是边防征人对故乡的思念


而追究其原因,却正是“春风不度玉门关”,“杨柳”在古诗当中乃是意象,“柳”即“留”,留人之意,多为别离心绪,而如今征战离人想要看一看旧时折柳,希望一借昔年旧物以来宽慰心中的思乡之情,只可惜这边关之地却无杨柳,原来暖暖三月春风根本就吹不到玉门关这个地方。全诗委婉含蓄,蕴籍深沉,引人深思耐人寻味。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