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艺术家罗丹;”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永和(晋穆帝司马聃)九年,即公元353年,影响中国书法一千多年的旷世之作《兰亭序》横空出世。其书风文采的魅力,将中国人的审美风范和情趣,融入了一个最自由和最潇洒的主体意识之中,成为千百年来文人雅士顶礼膜拜的精神幽妙之趣和充满哲学意味的文艺经典,浑然天成、洗练含蓄的大作,被后人称作“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这尊大神称号单单是靠自己的天纵颖聪和刻苦研修得来的吗?答案肯定不全对,我们把目光得转向历史上的“魏晋风度”,从这时候说起。
魏晋时期,这是一个历史上值得骄傲的审美大发现时期。由于无休止的战乱和朝廷的不断更替,把人们折腾七荤八素,一些大家族和名士没有转死沟渠而偷生活了下来,有的人就不断思考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一些虚诞的功利性思想和道德教化很自然就被人们抛弃了,转而寻求一种现实而又慰藉处事哲学。因此,人们得过且过,享乐浮华日盛,葛洪的《抱朴子》中的记载可窥其一般 :“礼教渐颓,故让莫崇,傲慢成俗,俦类饮会,或蹲或踞,暑夏之月,露首袒体,盛务唯在弹棋,所论极于声色之间”。
“宴饮遨游之风”的盛行是与人们对自然山水之美的认同有很大关系,曹丕《与吴质书》记载当年的景象:“昔日游处,行则连舆,止则接席,何曾须臾相失。每至觞酌流行,丝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他的另一作品《芙蓉池作》亦有相同的描述:“乘辇夜行游,逍遥步西园,双渠相溉灌,嘉木绕通川,卑枝拂羽盖,修条摩苍天。惊风扶轮毂,飞鸟翔我前。丹霞夹明月,华星出云间。上天出光采,无色一阿鲜。……”文人雅士的夜间巡游,亦是在发现寻找自然界中那别样的美,在游乐中发现自然、欣赏自然,并成另一种时尚。
魏正始年间,一批名士饮酒酣畅于竹林之间,他们虽然没有直接歌咏竹林树木,但在座意气相投的雅士,吟咏于修竹之间,精神和形式的高度统一,那可是人间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时人美之,誉为“竹林七贤”。至此,清通脱俗的竹子便成了士大夫卓尔不群的象征。隔不久出现的“文章二十四友”也顺时而出,潘安仁,石崇等一帮文人时流趋附于权臣贾谧门下,聚于石崇的金谷别庐,豪饮行乐,赏景赋诗,欣赏原始的自然之美已经深入到文人士大夫的日常生活之中。
真正游乐山水的神仙级的人物要数谢灵运,其属意山水在中国旅游史上也排得上名号,游陟之远,规模之大,前所未有。并且还辞去官职而专情山水,大抵当时这类名士也很多,真是一个崇尚自然之美的时代。
西晋王室经历“八王之乱”后,又被胡人石勒所灭,王谢等大家族也如过江之鲫逃至江南,拥戴司马睿继位折腾了一个偏安一隅的东晋小朝廷,这里,山光水色比北方更加旖旎,人们是乎在自然美的发现中找到了更多的精神寄托,以抚慰战乱给人们带来的心灵创伤,找到安放失魂之所。谢安、王羲之、孙绰、许珣、支道林等名士高僧聚于会稽,“出则游弋山水,入则言咏属文”。会稽是江南风景宜人之地,自然灵气之所。在群贤悠游山水、赋诗作乐的写意盛会中,王羲之挥就了流芳千古、万人传诵的《兰亭序》。
文辞溢美的《兰亭序》,是王羲之极目自然的审美升华,作者观景寄兴、移情入境,从感官愉悦对自然锦绣山水的描写抒发到高迈超脱的精神感悟,在这种来自心灵的感悟中,真正了解天地大美,是何等的令人心潮澎湃,借着微微的酒劲,发出了:“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饱含道气之感言,感知自然大化,享受人间快意,使有限的生命具备无限的价值和意义。文章通篇没有无聊说教之陈词滥调,也不是限于浮游感官,更不是宣扬醉生梦死而不离声色的颓废,以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待生命。这种在山水美的发现中提炼出来的审美模式:由形式体验意蕴,从意蕴衬托形式,达到了哲学与美学的相互交融。
在欣赏完《兰亭序》这篇文字之后,再来欣赏它的另一身份:“天下第一行书”。
《兰亭序》是公元353年3月3日王羲之50岁时所写,一片神机的惊世骇俗之大作,全篇无法而有法,点画自然,情趣盎然,心手相应,一气呵成,恍如天马行空,自在优游。无点墨之累赘。通篇集篆隶章草之法,中锋起转提按,意随笔转,线条如行云流水,字体极尽变化,楷草兼施,平稳中寓险峻,相同的字皆有不同的表现,意境浑穆,神气洞达,潇洒散朗体现了一种“清风出袖,明月入怀”的平和自然之美,正是他随顺自然、委运任化思想的表现,偶有乐中含悲悟生命玄理。作者的灵魂在宇宙生生不息的律动对话中,在一片灵境中到达心灵间的默契,艺术的精妙处,直达冰清玉洁的幽深意境,
将自身融入意境生命意识和情调,这是一件饱蕴意境绝世佳作。
王羲之酷爱书法是尽人皆知的,他博采历代书法之长,为己所用,融会贯通,而成自家面目,他对书法的最大贡献是:朴质的书体完成了到美轮美奂书风的蜕变,把隶书、章草、草书糅合为行书,使行书达到规范化和写意化。这种超凡的艺术境界,是心灵与自然的进化“追光摄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王夫之语)。书法功夫炉火纯青,境界登峰造极,创作出一种影响中国千多年的书风。
把 秦汉时期书风 的丰碑巨额,变成了尺牍简札的晴朗意蕴,把文字从实用工具化功能转向首次提倡的书法审美欣赏风尚。使书法审美并且成为士大夫阶层的特殊雅号、一个影响中国古今的艺术风向。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兰亭序的风格_兰亭序表达
法国艺术家罗丹;”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 永和(晋穆帝司马聃)九年,即公元353年,影响中国书法一千多年的旷世之作《兰亭序》横空出世。其书风文采的魅力,将中国人的审
-
洛阳大市的原文及译文_在汉代时,因洛邑城在洛水之北
冲觉寺,太傅清河王元怿舍宅所立也。在西明门外一里御道北。 怿,亲王之中,最有名行,世宗爱之,特隆诸弟。延昌四年,世宗崩,怿与高陽王雍、广平王怀并受遗诏,辅翼孝明。时帝始年
-
兰亭序单字大小_兰亭序大字高清字帖
前言 《兰亭序》是王羲之所写,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之称。那么王羲之的《兰亭序》到底在哪里呢。其实王羲之在写完《兰亭序》后回家又写了几个版本,但是出来的效果都不如第一次写的
-
王羲之兰亭序由来_王羲之的兰亭序写的是什么
视频加载中... 王羲之,字逸少,曾为右军将军,又称右军。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 书圣 ”之称。琅琊(今属 山东临沂 )人,后迁 会稽山 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
-
行书字帖欣赏《王羲之兰亭序》_书法作品欣赏王羲之兰亭序
东晋·王羲之《兰亭序》 《兰亭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禊贴》,为三大行书书法帖之一,系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
-
王羲之为什么写兰亭序_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集序被称为什么
《兰亭序》,估计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一副字了,三五友人,在一条小溪旁,随地坐着,喝着自家酿的米酒,讨论者那些云里雾里的话题。酒,喝多了,话,说完了,于是,有人趁着酒意,提
-
王羲之兰亭序字帖真迹欣赏_赏析王羲之的《兰亭序》书法
前言: 欢迎您来到清雅阁,清雅阁的创办初衷便是以传承中华文化精神,发扬中国国粹艺术。为广大艺术爱好者搭建艺术交流平台,我们将始终秉持创作优质书画内容的宗旨砥砺前行。如果喜
-
王羲之兰亭序之不一样_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什么体
邓遂夫:书痴戏说藏书事 难忘一柱擎天 何不双峰并峙 遂夫:王羲之《兰亭集序》不止写错一个字? 2015-08-16 02:08:08| 分类: 咬文嚼字 | 标签: 王羲之 兰亭集序 神龙本 错字 |举报 |字号大中小
-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寓意_千淘万漉虽辛苦 ,吹尽狂沙始到金
来源:世界名著每日读 1、青少年时期是一个美好而又一去不可再得的时期,是将来一切光明和幸福的开端。——加里宁 2、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约翰逊 3、时间抓起来说
-
苏东坡写过这样的诗句:日啖荔枝三百颗_苏东坡日啖荔枝三百颗赏析
这里是行者老张的旅行和历史研究所。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这首诗是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无数著名诗词中的一首《惠州一绝》,是在他被贬
-
林则徐书法楷书_林则徐楷书作品欣赏
或许我们对于林则徐的印象还停留在历史书上写到的1839林则徐于“虎门销烟”,有中华之“民族英雄”之誉。其实, 他的书法在27岁中进士入翰林院时已名声卓著,他的书法宗唐人楷书,尤其
-
兰亭序绘画_兰亭序全文真迹全文高清放大
检察书法0830||上海检察干警临摹《兰亭序》活动优秀作品 2016-08-31 中国检察官文联 联系邮箱:xinwen7618@126.com 来源:上海检察 今年3月以来,上海检察官文联为丰富检察干警业余文化生活,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