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译文一院子的菊花金黄金黄,中间有一丛白似霜的花儿是这么孤独。就像今天的酒席,老人家进了少年去的地方。
唐代: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译文一院子的菊花金黄金黄,中间有一丛白似霜的花儿是这么孤独。就像今天的酒席,老人家进了少年去的地方。
唐代: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译文一院子的菊花金黄金黄,中间有一丛白似霜的花儿是这么孤独。就像今天的酒席,老人家进了少年去的地方。
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译文 中年以后,我就非常喜爱佛理,我晚年才安家在终南山边。高兴时,每每独自行走在山中,其中的快意,只有我自己知道。也曾走到山穷水尽之处,坐下来,凝望山中云雾迷茫,偶然还能碰到林中野老说说笑笑,不知不觉就忘了回家的时间。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王维隐居终南山的自然之趣,和田园宁静的生活。王维隐居在终南山,由于厌倦世俗,接下来讲述兴来独往,胜事自知的情形。“空”不是徒然的意思,而是禅宗哲学概念。在禅宗审美概念中人只有在没有杂念,寂静心态当中,也就是在“空”中才能洞察大自然的美和真谛中。如果遇到美景,就静静的欣赏吧! 这个登山者走着走着,走到了水不见了,索性坐下来看尽山岭上云朵涌起,变成了云,又会有水,何必绝望呢?此诗,语言平白如画,自然随意之中又有难人寻味的哲理。
唐时,咏帖诗要写八句,才算符合规定。 而祖咏《终南山望余雪》只有四句: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据《唐诗纪事》记载,祖咏交卷时,考官问他为何还少四句? 祖咏答曰:“意尽。”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这首小诗总共四句。拆开来看,既无动人的景语,也无动人的情语;既找不到哪个字是诗眼,也很难说哪一句是警策。 诗中写到景物,只用六个字组成三个词,就是:“幽篁”、“深林”、“明月”。对普照大地的月亮,用一个“明”字来形容其皎洁,并无新意巧思可言,是人人惯用的陈词。至于第一句的“篁”与第三句的“林”,其实是一回事,是重复写诗人置身其间的竹林,而在竹林前加“幽”、“深”两字,不过说明其既非庾信《小园赋》所说的“三竿两竿之竹”,也非柳宗无《青水驿丛竹》诗所说的“檐下疏篁十二茎”,而是一片既幽且深的茂密的竹林。这里, 象是 随意写出了眼前景物,没有费什么气力去刻画和涂饰。 诗中写人物活动,也只用六个字组成三个词,就是:“独坐”、“弹琴”、“长啸”。对人物,既没有描绘其弹奏舒啸之状,也没有表达其喜怒哀乐之情;对琴音与啸声,更没有花任何笔墨写出其音调与声情。 表面看来,四句诗的用字造语都是平平无奇的。但四句诗合起来,却妙谛自成,境界自出,蕴含着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作者王维《辋川集》中的一首名作,它的妙处在于其所显示的是那样一个令人自然而然为之吸引的意境。它不以字句取胜,而从整体见美。它的美在神不在貌,领略和欣赏它的美,也应当遗貌取神,而其神是包孕在意境之中的。就意境而言,它不仅如施补华所说,给人以“清幽绝俗”(《岘傭说诗》)的感受,而且使人感到,这
周穆王姬满是周朝的第五代领导人,那时候周朝承平日久,国力强盛,这位领导人就开始奢靡、享乐,终日乘豪车驰骋,四海遨游。 据《穆天子传》记载,周穆王有八匹骏马,在当时属于宾利级的豪车动力,名字都很拽:红色的赤骥、黑色的盗骊、白色的白义、黄色的渠黄、紫色的华骝,还有三匹杂色的,分别叫踰轮、山子、绿耳。传说这八匹马都是浮云一般的神马,能日行三万里,比现在的轿跑一点不差。坐上八匹神马拉的大车,普天之下都不够他耍的,一不留神竟然跑到了昆仑山仙界,那是西王母修炼的瑶池仙境。 西王母已经修炼了成千上万年,可是还有一点凡心未尽,虽然几千年没见过帅哥,一看到周穆王就起了凡心,赶紧拿出洞府的蟠桃、美酒,大摆筵席,为远道而来的周穆王接风洗尘。酒宴上,男宾女主推杯换盏,眉来眼去,酣畅淋漓,直到如胶似漆。 周穆王虽然在昆仑山上享受着神仙眷属的快乐,但毕竟还是一介凡夫,日子久了总吃桃子也不习惯,又想起了陕西的荞麦饸饹和岐山臊子面。另外,跟随他出游的宠妃盛姬很吃西王母的醋,整天吵着要回京城。西王母虽然是神仙,可是却比不得盛姬更解风情,于是穆王心中泛起了无限乡愁。 西王母早已经修成了他心通,周穆王心念一动她就已经了然洞明,心内虽然有些不舍,但尘缘已尽,也不再强留,就把周穆王送上了东归的道路。临别之时,西王母恋恋不已。今日一别,后会无期,于是,她便做了一首《白云歌》,表白心迹: 白云在天,山陵自出, 道里悠远,山川间
其一: 晴空暖阳和风轻, 杨柳摇曳百草青, 潺潺流水戏小鹅, 耄耋老翁也抒情。 其二: 东风渠畔花鸟多, 风竹舞动唱情歌, 路人幽径独徘徊, 风流喜鹊恋春色。 作者:点墨成画 2017年3月15日
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方静水深流,都有一座庭院深深,都有一方无人知晓的心门,只为有缘人开启,他若不来,宁愿锈迹斑斑,也要坚守心底的那份执著。 大千世界,光怪陆离,人心浮躁,纵算拥有一颗多么清明之心,也难免滋生出许多难言的忧愁和哀伤,唯有静下心来,清理掉心房里的垃圾,才觉得自己是一个美好的人,才能感觉生命的鲜活与澎湃。 这一路走来,感谢生命里的每一份偶然或必然的遇见;感谢每一个来了又走了或是来了就不曾离开的你,也感谢那个不曾放弃,不曾颓废的自己。 总喜欢在落寂惆怅的时候,寻一处清幽之地,静享时光。深深喜欢这份清静,纵然无为,寂寂之花却盛开在心间,嫣然而美妙。给自己一段静美的时光,焚香品茗,沉淀己心,在静谧中退去俗世的色彩,回归本真,在无言中诠译一种深邃的静美时光! 一直以来,喜欢安静的地方;喜欢安静的他人;喜欢安静的草木,也喜欢一切静默无言的寂然。 一直觉得,坐下来才有思考,静下来才是自己,慢下来才能闻见花香。真正的內心富有,是追求精神上的富有,而能达到内心富裕的人,必定是享受安静独处的人。 从懵懵的无知年少,至如今的人到中年,多少变化无常,多少经历感悟,唯有心中的那份清寂与钟爱不曾改变。 闲暇之时,总喜欢置身于大自然,感受风的爽意,草的坚强,云的飘逸,花的清香。放眼望去,一切都是那么雅静温婉,那么淡然自若,那么深蕴无限。 山山水水,花花草草,因为寂静而深藏风骨与灵性;一屋一檐
在现今可见的600余种唐诗选本之中,清人孙洙选编的《唐诗三百首》最是家喻户晓,其开篇之作,既非出于千秋逸调之李白或一代规模之杜甫,亦未选自声律风骨兼备之四杰或以风雅革浮侈之陈子昂,而是选择了张九龄的《感遇》二首。究其原因,可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是张九龄的个人特质及其《感遇》二首的艺术特色,二是孙洙的文学观念及当时诗学发展状况。 张九龄及其《感遇》二首 张九龄(678-740)仕历武后、玄宗两朝三十余载,为官守正嫉邪,坚守原则,使得朝中奸佞对他多有谗毁,他的为宦生涯因此数遭贬谪,几经沉浮。他曾奏请玄宗处决安禄山,但并未得到采纳,直至安史之乱爆发,玄宗方悔之莫及。张九龄虽任相位仅有三载,亦被称为"盛唐开明政治的最后一个代表"。 开元二十五年(737),监察御史周子谅弹劾牛仙客,玄宗不以为然并将周子谅处杖刑后流放,李林甫借此进言,以张九龄举荐周子谅不当为由,使玄宗罢免张九龄的相位并将其贬为荆州长史。 《感遇》十二首正是作于被贬荆州期间,俱是有感而作,《唐诗三百首》开篇所选二首着重表现了洁身自好的题旨。 其一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兰叶、 桂华 恰到好处地展现它们的光彩,只是因为它们本身就具有高尚美好的品格,而不是为了美人的欣赏。同时,这里继承了自屈原而始的"香草美人"的传统,以坐栖林中的"美人"指代君王
倾国倾城 汉武帝时,协律都尉李延年,曾在武帝前作歌道:“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复倾国,佳人难再得。” 武帝无限神往,叹息良久曰:“世岂有此人乎?” 平阳公主进言,谓李延年有妹,姿容绝代,妙丽善舞。 武帝召见,纳入后宫,即后来深受宠幸的李夫人。 “倾国倾城”一词,即用以形容女子美貌绝伦,文学作品中引用甚多。 破镜重圆 南朝陈代子舍人徐德言,其妻为陈后主的妹妹乐昌公主。 因见天下大乱,国亡无日。恐一旦亡国,离乱之际,夫妻失散,遂破铜镜为二,夫妻各执一半,相约他年正月十五日卖镜都市以谋晤合。 未几,陈果为隋所灭。 公主被隋朝重臣越国公杨素所获,极受恩宠。 德言流离至京城,遇一仆在街头叫卖破镜,正与自己藏的半边契合。 就题诗道:“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 公主见诗,悲泣不食。杨素知情后,大为感动,终于让他们夫妇团聚。后因以“破镜重圆”喻夫妻离散后重新团圆。 无弦琴 晋代诗人陶渊明,虽不善琴,却置“无弦琴”一具,每逢酒酣意适之时,便抚琴以为寄托。 宋代文学家欧阳修作《论琴贴》,自谓曾先后得琴三具,一张比一张名贵。 但“官愈昌,琴愈贵,而意愈不乐。” 当其任夷陵县令时,日与青山绿水为邻,故琴不佳而意自适;官至舍人,学士以后,奔走于尘土之间,名利场上,思绪昏乱,即弹奏名琴,也索然无趣了。 因云:“乃知在人不在琴,若心自适,无玄也可。”
说到大唐的诗人我们总是想起那些多愁善感,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文人才子。或是苦大仇深,心怀天下的政客官员。但是在众多诗人中也不乏一些乐天派,他们用乐观积极的心态化解了人生的众多难题,比如刘禹锡和白居易。 如果说刘禹锡的乐观来自于他的豪情壮志,不与小人计较的见识;那白居易的乐观则是反应在他的名字上了,谁让白居易号乐天呢?天生就是个乐天派! 白居易是一个现实主义作家,他的诗歌风格平易近人,不需要太多的注解,就能够让人看得明白。而且白居易喜欢用最简单的语言直击社会现状,警醒世人。比如他最著名的《卖炭翁》“两鬓苍苍十指黑”,将“可怜身上衣正单”的老人形象描写十分形象,让人读后生出怜悯之心。这种描写正是为了说明社会上穷苦人民的生活现状。 年轻时的白居易认真好学,据说他读书都读到满口长疮,年纪轻轻就满头白发。也许是因为年轻的时候读书太过认真,导致了物极必反。白居易到老年的时候,生活反而过得非常有情趣。比如他与元稹一起饮酒作乐,在家中养了许多歌姬还写下“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这样的句子。 喝酒、玩乐、郊游,白居易的老年生活别提多丰富了。一日恰逢重阳节,白居易与友人喝酒赏菊花,看着满园的金色菊花,只有零星几支白色的,不觉有感而发,写下了一首富有趣味的诗: 《重阳席上赋白菊》 唐 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这首诗写得非常新颖别致。虽然看起来简单却是意
感遇 · 其七 张九龄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江南的丹橘树,经过一冬天仍然茂盛葱郁,并不是因为地理气候,而是因为自己具有松柏的品格。可以推荐给宾客,奈何有重重阻碍。 时也,命也,运也是天地造化,虽然循环往复但却不可追寻。只赞颂桃树,李树的品格,难道此丹橘树就不能成荫吗?作者托物自喻,表达了自己遭遇贬谪的忧思,忧为国而遭阻挠,思命运之不可揣测。 时势造人,恰逢其时 环境造就人,环境筛选人,没有环境的变化莫测,就没有那么多优秀品质被发现。我们每天处于各种各样的环境之中,我们也主动或被动的变换着各种各样的环境,其实也是在检验自己。一旦逢时,便会脱颖而出。如果你担心自己正在被埋没,其实只是环境和时机不对而已,不断提升自己来改变这两个因子,很快就会发现自己的闪光点。 依而不靠,浩气内存 命由心造,一切想法都源自自己的内心。虽然环境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帮助和便利,但如果自己没有上进的心,也没有办法成就本该到达的高度。即使环境帮助的力量很强大,获得的也是暂时的荣耀,不能长久。因为环境是不断变化的。环境只能依存,真正靠的只会是自己的内心。 纷繁复杂,无法言表 任何事情都不是简单的,一维的。纵使黑白颜色,也有无穷多的等级之差。也正是得益于万物的复杂,世界才是多彩的。当复杂到无法用语言去表达,无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