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燕雀所作新解论语系列的第一篇文章
前两天,有一位闯荡江湖多年的兄长说他很想读懂《论语》,用以指导余下的人生,拜托我一定要给他逐字逐句解释。
我听了很感动,想起当初撰稿蒙稿费、打笔仗逞意气的时候,儒家的这些经典我都当成工具用或武器来使,哪管里头的人生道理、处世要义,孔子叹“吾未见好仁者”的缘故多半就是我们这种功利之辈太多了。
如今朋友的好学令我惭愧,也激起了我重拾经典的热情,为此利用头条写上几句最浅薄的读书心得,给初次接触此书的朋友开启一道“门缝”,至于登堂入室领略儒家大义,那就要请方家引领了,燕雀也希望得到指正,以辟蒙钝,以益德行,以为立身处世之根本。
那么,今天咱们探讨“学而”篇的几句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读yue,通悦)乎,有朋至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说真的,与《易经》、《尚书》相比,《论语》的文字是浅显的,直译过来简直就是大白话:学习,并经常实践体验,这不是很愉悦的事吗?!远方的朋友来相会,这不是很快乐的事吗!人家不知道我我也不生气,这不是君子的表现吗?
或许头两句就让人感觉很“矫情”,象一个不问世事不会打麻将的书呆子老师在课堂上摇头晃脑:读书快乐啊。文艺范的头发甩的满堂飘舞,味道比老陈醋更酸,有些小朋友可能会开骂了:老子明明学习得这么苦,愉悦?愉悦个屁啊!
然而,这几句很多人眼里的“矫情的废话”,实际上讲的是一种享受观,您没看错,咱们重复一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是说怎么得到更大更高级享受!内心的愉悦享受,是从学习实践而来。
咱们不矫情,以下举例说明。
经常听到有人说“这辈子我算不亏了,全国各地甚至东南亚、欧洲我都去旅游过,天上飞的海里游的法国大餐日本料理我都吃过,该享受得都享受了,人生一世匆匆而过,就是要这样享受才划得来啊!”
这,是真正的享受么?接着往下看。
有一次过完中秋节,一个朋友感叹:你看看报纸上这条新闻,好多人当礼品送的月饼都扔进了垃圾桶,有些上万块钱的月饼被当成猪食拿来喂猪,这叫什么事?我们还在喝粥呢,猪都吃上高级月饼了,人不如猪啊!
我就反问他:如果下辈子可以选择,你是选择变成吃月饼的猪呢,还是继续当喝粥的人呢?答案不言自明,谁愿意当一头内心昏蒙的蠢猪?即使穿金戴银,天天吃山珍海味,一头猪能真正享受到其中的好处么?
猪啊猪啊,它吃着上万元的月饼,却永远吃不出“千里共婵娟”的意境啊!
所以真正的享受,来源于内心的丰富与人格的升华,假如内心一片荒漠,游遍千山万水吃遍海鲜山珍又如何?短暂的刺激之后,很快就会索然无味。
我的一个腰缠万贯大字不识一箩筐的亲戚曾经高调宣称:那个XO路易十四有个屁的喝头,牛尿不酸马尿不甜,几千上万块钱买来喝真是瓜透了。遇上这种人很无语,当然也无须装B显摆给他解释太阳王路易十四时代法国宫廷的富丽气象都融进了这酒中,“中人之下不可语上”嘛。
还有一些兄弟伙出门嗨皮,无非就是打麻将、K歌、外加胡吃海塞这一套,一次次都是这个套路,烦不烦?人家说不烦,有乐子,以燕雀的浅见,这种一遍一遍重复无新意的刺激与小狗叼骨头没啥两样。是啊,你甩一根骨头给小狗,它就屁颠颠得一次次叼回来,如许游戏乐此不疲,你天天重复毫无新趣的游戏所得到的乐子,跟小狗叼骨头的乐趣有何不同呢?
有一种人是真会“享受”,那就是一杯薄酒喝出太白诗风,一杯清茶品出陆羽妙境,一袭破衣穿出陶潜洒脱……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也不改其乐,为啥?说白了,人就是活个精神嘛!任何物质享受归结到最终,不都是换得精神上的愉悦吗?学习能充实内心,丰富精神世界,进而提升愉悦的档次,“日日新,又日新”,好学的人体验到的那种美妙境界之广大无垠,之奇妙无穷,是不学无术之人永远无法体验的。
不会享受,枉为活人,不会学习,活如猪狗,话虽粗,道理确实如此。
人生好学不倦,经常去实践体验学到的东西,内心就像有一个不断更新的“王者荣耀”,而且“新皮肤,新技能”自创自享不用花钱,你会自己创造出他人想到想不到的新玩法,世界会越来越大越来越美,老子说圣人不出户,知天下,庄子说,大知大年,夏虫不可语冰,只能活一个夏天的虫子从来不知道冬天的存在,怎能跟它谈论冰雪?它怎么能理解雪中梅花的美丽、松柏的坚毅,并为之倾心陶醉呢?所以啊,真正会享受的人,必然是一个好学好实践的人。
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之后,主雅客来勤,自然就有高朋自远方来,“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了!因此下次我们接着探讨第二段:有朋至远方来,不亦乐乎!
版权声明:此文为燕雀(李戟)原创文章,在头条号“象帝”独家刊发,其他任何平台转载、引用,须经作者本人授权同意,否则视为侵犯知识产权之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