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诗歌的创作中,自然界的万物,大到山川河岳,小到花鸟虫鱼,皆可成为歌咏的对象。而诗人在歌咏的同时,往往会寄托自己的感情,这便是咏物诗的由来。古往今来,也诞生了很多咏物的千古名作。譬如,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宋代政治家王安石的《梅花》、明代诗人于谦的《石灰吟》、清代画家郑板桥的《竹石》等等。
本文要向大家分享的这首诗《红牡丹》,便是王维的一首咏物经典。它是王维晚年,在安史之乱爆发前夕,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的取胜之处,在于它以美人喻花,且以红牡丹的自愁、自哀、自伤、自叹,来暗言王维心中的愁绪。这种特别的表现手法,不仅把红牡丹写得有血有肉有情感,还达到了咏物诗形神兼备的极境,令人拍案叫绝。
《红牡丹》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首先,我们来看这首诗的前两句“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王维主要描写了牡丹枝叶、花朵的色彩和情状。它的意思是说,碧绿鲜艳的牡丹叶,簇簇拥立在一起,就像一个身穿绿妆,娴静文雅的少女。时浅时深、错落有致的牡丹花片,则像少女的红色衣裙一样。
从这两句诗中,我们可以知道王维是在以美人喻花,将美人和牡丹融为一体,来突出牡丹枝叶、花朵的色彩和情状,是对牡丹外部形象的一个描写。这种将无情之物有情化的手法,就可以使得牡丹有血有肉有情感。也就是说,红牡丹同此时的王维一样,会因为外界的环境动荡而产生愁绪。
然后,我们再看这首诗的后两句“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意思是说,牡丹在美好的春天里,尽情绽放了它的美丽和芬香。然而春天不能常在,牡丹也面临着凋零,这是让它产生愁绪的地方。然后世人只知道欣赏春色,欣赏牡丹的鲜艳,却不知道它的一片愁心。
同理,王维眼看着唐代开始步入社会动荡时期,他忧国忧民的一片愁心,却是只有自己知道。理想抱负的无法实现,和国家开始走入衰败的迹象,无疑让王维想到了会调零衰败的牡丹。但王维却只能同诗中所描写的牡丹一样,自愁、自哀、自伤、自叹。
总的来说,王维这首诗前两句写牡丹娇艳的姿态和闲雅的气度,后两句写牡丹欲凋谢时的愁怨,以此暗中表露了王维晚年,愁春光易逝,愁容颜易衰,愁国家衰落等复杂的心理。虽然这首诗,只有短短二十个字,却写得含蓄蕴藉,余味悠长,是一首令人拍案叫绝的咏物名作,
明末清初学者唐汝询曾说:“唐人探物之作,惟右丞最深。”他所说的最深,便是指王维能够对于自然景物认识描摹到深处,也就是景物的“心”。它是一种将自然人化的特别表现手法。无疑这种表现手法,不仅将牡丹描摹的形神兼备,还将诗人的情感表现的淋漓尽致。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