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运城新闻”客户端爆料
□毋牧泉
一
两晋出现了不少名家。在文学艺术上有陶渊明、谢灵运、左思、刘勰等人,在书法艺术上则出现了王羲之、王献之、卫夫人、陆机、索靖、谢安等人。
卫夫人,名铄,字茂漪,祖籍山西安邑(今夏县)。她所出身的家族是一个书法世家,爱好书法的传统从汉末一直传承到魏晋。河东安邑卫家在中国书法史上较有名气的还有以下三人。
卫觊,字伯儒,虽然生卒年月暂不可考,却知他是东汉征士卫皓的曾孙。卫觊在三国时事魏,曹操时任司空椽属,还出任过茂陵令、尚书郎。曹丕时是阳吉亭侯,魏明帝曹叡时受封阌乡侯,食邑三百户。
康有为在《广艺舟双辑》中认为“卫觊草体微瘦”“然此宗之书,自当以筋骨为上”。他还说:“钟派盛于南,卫派盛于北。”康有为把卫觊与当时的书法大家钟繇并列,并认为“卫之正书不但堪称北碑之宗,甚至连隋唐的一些碑版亦源于卫氏”。
卫瓘(220~291),字伯玉,系卫觊之子,也是曹魏时的谋士。他弱冠时即为尚书郎,西晋时为尚书令,还担任过司空太保等职。卫瓘在魏末时曾监邓艾、钟会两军灭蜀,之后又纠集诸将平息了钟会的叛乱。
唐人张怀瓘在《书估》中将卫瓘列为古今书家第一等。并将卫瓘的章草列入神品,隶书、行书及草书列为妙品,还将卫瓘所写的文章列为能品。此外他还以擅写柳叶篆书而驰名。
我们现在能看到卫瓘的书迹只有《顿首州民帖》一件。此帖收录在宋代的《大观帖》,拓本现存于故宫博物院。全帖虽然仅有五十四个字,但它却与索靖的《月仪帖》以及陆机的《平复帖》等作品向我们展示了其时代的最高成就。仅此一帖,就可以使卫瓘垂世远久。
卫恒(?~291),字巨山,系卫瓘之子,官至黄门侍郎。卫恒的最大贡献是编著了中国第一部系统而完整地论述书体、书史、书论的著作《四体书势》。其中《篆势》为蔡邕撰,《草书势》为崔瑗所撰。唯《古文字势》《草书势》为卫恒自撰,但前二者显然经过卫恒的加工、改动,因为从文风上看是一致的。
张怀瓘在《书断》中称其潇洒于隶书,又善章草及草书。他称赞卫恒的古文“体含风雅,调合丝相,探异钩深,悠然独往”。他认为其古文水平超过了卫觊和卫瓘。《淳化阁帖》中收录有卫恒的《往来帖》和《一日帖》。
现根据卫氏后人提供的资料,来指正一些传记书籍和史志资料上的瑕疵。前一段,在离山西安邑不远的王范村看到了一块墓碑,全碑名为《晋太保录尚书事征东征北大将军青州幽州刺史封苗阳公赠兰陵君卫谥成公讳瓘之墓碑》。此碑立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八月,立碑者为卫氏裔孙卫挺生,时任中华民国政府立法院立法委员。该碑文中刻有:“……公族子廷尉道舒讳展之女茂漪名铄适汝阴太守李矩……”在这里,我们知道了卫夫人的父亲名展字道舒,其官职为廷尉。既然卫展为卫瓘的族子,作为卫瓘之子的卫恒应该是卫夫人的族叔,根本不可能是所谓的“从兄”。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在晋惠帝永平元年(291)贾皇后派楚王司马玮等人冤杀卫瓘一家时没有殃及卫夫人一家的原因,因为不是直系亲属,才没有被伤害。虽然有幸免灾,但毕竟与卫瓘一家是同族,心灵上的惊扰肯定不小。
在这个冤案中,不仅年已七十一岁的卫瓘被杀害,还有他的三个儿子卫恒、卫岳、卫裔及孙子卫璋等共九人罹难,只有两个孙子卫玠、卫璪因外出幸免。碑文中还记载:“及楚王伏诛,公女上书晋廷,追封为兰陵郡公谥曰成。谥公长子曰贞世子……公次孙璪袭公爵。”冤案后来虽然平反,却使卫家元气大伤,可怜两个书法大名家均惨死在这个冤案中。
二
我们不相信血统论,却相信生物进化和生命遗传的神奇力量。
卫夫人,名铄,字茂漪,生于晋泰始八年(272)。她生在一个书法世家,父亲卫展曾担任过江州刺史和廷尉,对书法也十分热爱。卫夫人从小就受到家庭传统的影响,她最初的玩具就是笔墨纸砚。后来她在一封信中说:“……但卫随世所学,规摹钟繇,遂历多载。年二十,著诗论草隶通解,不敢上呈……”年仅二十岁,就以诗歌的形式来论述草书和隶书,这是需要多年的书法实践和深厚的文字功底才能胜任的。由此可见卫夫人自幼便在父母的严格要求下学习书法和古文。
唐代大诗人杜甫曾在《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一诗中写道:“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流今尚存。学书先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这首诗让我们知道早在盛唐时代卫夫人便已名声不小。
唐人张怀瓘在《书断》中称其书“碎玉壶之水,烂瑶台之月,宛然芳树,穆若清风”。又一唐朝人韦续称:“卫夫人书,如插花美女,低昂芙蓉;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又若红莲映水,碧冶浮霞。”
现在让我们通过细细品味卫夫人流传下来的唯一一篇书法理论文章《笔阵图》,来欣赏一个艺术灵魂的唯美追求。
“夫三端之妙,莫先乎用笔,六艺之奥,莫重乎银钩。昔秦丞相斯见周穆王书,七日兴叹,患其无骨;蔡尚书邕入鸿都观碣,十旬不返,嗟其出群。故知达其源者少,闇于理者多。近代以来,殊不师古,而缘情弃道,才记姓名,或学不该瞻,闻见又寡,致使成功不就,虚费精神。自非通灵感物,不可与谈斯道矣。”
本段强调用笔为先,并指出学习书法要见多识广,既要多观摹名家名作,又要有自己的见解和感悟。
“今删李斯《笔妙》,更加润色,总七条,并作其形容,列事如左,贻诸子孙,永为模范,庶将来君子,时复览焉。笔要取崇山绝仞中兔毫,八九月收之,其笔头长一寸,管长五寸,锋齐腰强者。其砚取煎涸新石,润涩相兼,浮津耀墨者。其墨取庐山之松烟,代郡之鹿角胶,十年以上强如石者为之。纸取东阳鱼卵,虚柔滑净者。”
本段第一层意思是“我的七条源自李斯的《笔论》,但通过我的修改润色,希望后辈子孙和有意学习书法的人反复阅读体会”,接着提出了对笔墨纸砚的要求。
用动物的毛制笔是中华民族比较古老的一大发明。除了卫夫人所说的兔毫外,还有用鸡毫、羊毫、狼毫等动物毛制成的笔,甚至还有用不同的动物毛制成的兼毫笔,如鸡狼毫、羊狼毫、鹿狼毫、豹狼毫等。
至于砚,卫夫人所说的“煎涸新石”是说要以发墨好的新石砚为上品。“润涩相间”是讲砚石的坚软要合适。
制墨术在我国传承悠久。在南唐时期,被后主李煜任命为制墨官的李廷珪制墨的方法就很特殊:松烟一斤,珍珠三两,玉屑、龙脑各一两,和以生漆,捣十万杵而成。
两晋中期距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仅有二百余年,当时的造纸工艺还比较落后。试想那时候能用上东阳鱼卵制造的上好纸张的人绝非普通人。
“凡学书字,先学执笔。若真书,去笔头二寸一分;若行草书,去笔头三寸一分,执之。下笔点画、波撇、屈曲,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初学先大书,不得从小。善鉴者不写,善写者不鉴。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一一从其消息而用之。”
本段先说执笔的方法。然后论述“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她的意思是说凡骨法用笔是指能把笔擒得定,纵得出,遒得紧,拓得开,提按起倒,挺拔矫健,浑身都是解数才行。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多力丰筋者圣”的一个境界。这种技能其实是长期悬肘苦练得来的。
“横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点似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撇如陆断犀象。折如百钧弩发。竖如万岁枯藤。捺如崩浪奔雷。横折钩如劲弩筋节。右七条笔阵出入斩斫图。执笔有七种:有心急而执笔缓者,有心缓而执笔急者,若执笔近而不能紧者,心手不齐,意后笔前者败。若执笔远而急,意前笔后者胜。又有六种用笔:结构圆备如篆法,飘风洒落如章草,凶险可畏如八分,窈窕出入如飞白,耿介特立如鹤头,郁拔纵横如古隶。然心存委曲,每为一字,各象其形,斯造妙矣,书道毕矣。”
本段有三重意思。首先是强调汉字的每一笔划要达到的境界,它与永字八法有异曲同工之妙。这种以解析笔画为手段的书法理论虽然历代层出不穷,但直到清代书法家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一书中才论述得较为详备。接着卫夫人又提出了执笔时的七种心态,把心态作为书法理论来阐述的确新颖。而她所提出的“意前笔后者胜”值得我们深思。最后,她还提出了六种用笔。
读完卫夫人的《笔阵图》,我不由得想起元曲大家马致远在《张玉岩草书》这篇散曲中的诗句。其中写道:“霜毫沥沥蘸寒泉,麝墨浓浓浸端溪。”“画一划如阵云,点一点似怪石,撇一撇如展鹍鹏意,弯环怒偃乖龙骨,峻峭横拖巨蟒皮。”“恶如山鬼拔枯树,媚似杨妃按羽衣”“就中浑穿诸家体,四海纵横第一管笔……”
作为一名女性,卫夫人手中的紫毫笔比她的性别更为大胆。
三
山西安邑卫家和山东琅邪王家均以书法传承为己任,因为书法不仅是他们的精神财富,也是他们在朝中为官任吏、发展抱负以便庇护家人的一种谋生手段。
以卫夫人的家庭为例:她的父亲卫展的官职为廷尉,还出任过江州刺史;丈夫李矩任职汝阴太守;儿子李充为中书侍郎。就连卫夫人的侄儿李定、李式的职务也均为侍中。这五个人也同样擅长书法,其中李式的名气最大。
所以,卫夫人对于书法的学习、探讨和传承,实质上是一种延续家族的使命。只不过她比她的前辈更执着,也更出色。她为书法而生,为书法而活。
卫夫人留给我们的遗产除了《笔阵图》这一篇文章外,还有《淳化阁帖》收录的《与释某书》法帖,《玉台名翰》中录有她的《名姬帖》,另外还有《卫氏和南帖》传世。
在中国书法史上,卫夫人是女性书法家开山祖式的人物。她从男性前辈身上吸取经验,又对后世的女书家以启示。她不仅是历代男性书法家学习的楷模,还激励了历代无数女书法家冲破封建牢笼的桎梏,用手中的笔为她们争取到了名望和地位。
四
从东汉中后期一直到魏晋,门第攀比之风愈来愈盛,只有累世大族才能位显权重。在永嘉南渡时期,跟随晋室南迁的不仅是山东琅琊王氏和山西安邑卫氏,还有谢氏、庾氏、郗氏、恒氏等其他名门望族也都相继南迁。
东晋士族并没有放弃重视家学的传统,对于贵族子弟的教育非常重视。因为文化的传承实质上等同于权势的接力,只有家学丰厚、文化底蕴强的子弟,将来才可能进入权力中心。在此情况下贵族子弟大多数上进心也很强,由此可见王旷夫妇对于王羲之学习书法的重视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更何况身边的亲人就是合格的师资。那时候,名门望族的父母们希望子弟学习书法的热情和现在白领们希望孩子学习外语和钢琴的愿望相一致。
山东琅琊王氏和山西安邑卫氏两家自曹魏时代均为名门望族。因此,卫夫人的妹妹与王旷结为夫妻是门当户对的。永嘉元年,当王羲之一家南渡到建康时,卫夫人一家也从洛阳来到建康,两家一定住得不远。
这是永嘉二年阳春三月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从乌衣巷里走出一个翩翩少年,他就是王羲之,他要到姨母家去学习书法,他并不知道从那时起两个书法世家的希望叠加在他一人肩上。那一年卫夫人已经三十八岁,她的书法艺术和理论素养已经完全成熟。但怎样使一个稚气未脱的孩子热爱并学习书法,如何培育蛰伏在这个少年身上的艺术萌芽,卫夫人显然要做出很大的努力。她接手的是一个系统工程,绝不仅仅是学习书法这样单一。她还要对少年王羲之进行文字启蒙和文学知识普及。
永嘉三年,王羲之的父亲王旷时任淮南内史。他受在朝廷掌握军事大权的太傅司马越委派,率将军施融、曹超赴上党拒刘聪。因为战事失利,施融、曹超战死,王旷从此下落不明。年仅七岁的王羲之受到家人情绪的影响,显得郁郁寡欢。因此卫夫人的当务之急是抚慰孩子受伤的心灵。
待王羲之的情绪平复之后,她才向他讲一些书法故事。接着,在学习每一个字笔画结构的同时,她一定要详细讲解这个字的来历、内涵及引申意义,甚至还要讲一些词汇和典故。待孩子的理解能力逐步提升以后,她进一步要讲一些文章结构。因此,卫夫人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书法教师,她不仅要对王羲之进行文化启蒙,还要逐步提高他的文学素养。
有了大量基础知识的铺垫,教与学的重点才能放在书法上。但这时卫夫人又鼓励外甥自己创作并书写一些有创意的小文章。王羲之在这种循序渐进的学习中不断进步,对于书法学习的艺术自觉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王羲之从年尊辈长的姨母身上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学到了她那坚强的意志。而卫夫人则从少年王羲之身上发现了他对于书法形态的迷恋及接受各种知识的敏捷悟性。一个认真地教,一个勤奋地学。好学生遇上了好老师,其结果必然是双赢的。
少年王羲之虽然不善于语言表达,但他在观照姨母的形体、动作和智慧时感到十分欣喜。他感觉到了一个人在掌握知识后所能发挥的巨大能量。
对于卫夫人来说,书法是她生命的支点。她多年来一直在苦苦寻找能把这门艺术传承下去的生命载体。而眼前这个聪慧早熟的少年,不但是自己的弟子,而且是妹妹的儿子、自己的外甥,一个至亲至爱的人。她从他对于书法的领悟中看到了王、卫两家把书法艺术传承下去的希望,这个希望更使她竭尽全力。
尽管王羲之在成年以后还会向其他人学习书法,但卫夫人对这个外甥的关注并未停止。她后来一直在用平等的身份同成年后的王羲之进行切磋和交流。
植物节节相连,最终以花和果结束。卫夫人的最大贡献是指导王羲之完成了对前辈书法名家各流派的全面继承。这一基础工程对王羲之后来的发展至为重要。正如唐人张彦远在《法书要录·传授笔法人名》里写道:“蔡邕受于神人而传之崔瑗及女文姬。文姬传之钟繇。钟繇传之卫夫人。卫夫人传之王羲之……”
艺术奇迹不会被哪一个王朝召之即来。尽管后来摹本层出不穷,但《兰亭序》不会在唐朝或者宋朝重新出现。到了永和九年,王羲之如鱼得水。他呼吸会稽自由的空气,享受兰亭成熟的果实。
任何艺术精品都是回顾性的,它们不可能在一瞬间石破天惊、横空出世。任何创新都是在彻底地继承传统之后,它一定有其遗传特质的强悍呈现。
五
让我们把时间定格在东晋穆公永和五年(349)十一月十三日。这是王羲之人生中一个永远难忘的日子,也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个值得悲伤的日子。山西安邑卫氏家族的女强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书法家卫铄,在晋朝这个动荡不安的朝代中,顽强地活过了七十八岁。当然她的长寿也应该感谢她的紫毫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气神使她长寿。她不仅是王羲之的姨母,还是汝阴太守李矩之妻,中书侍郎李充之母,侍中李定、李式之婶母。就在这一天,卫夫人寿终正寝,她仙逝了。这一年王羲之四十七岁,正在建康城内任右护军将军。
卫夫人的身体在七十岁以前应该说是很硬朗的。但是在东晋成帝六年(340),与她相依为命的妹妹、也就是王羲之的母亲逝世后,她因为伤心过度而身体状况变差。姐妹俩的后半生其实是在一起度过的。因为卫夫人的丈夫李矩早逝,而王羲之的父亲中年失踪,姐妹二人相濡以沫、互相扶持。虽然没有夫唱妇随的乐趣,却有着儿孙茁壮成长的欣慰。
永和四年,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五岁的王献之已流露出喜爱书法的意向。王羲之专门为他书写了《乐毅论》供其临写。年已七十七岁的卫夫人不顾年老体衰,也书写了《大雅吟》,并赐予王献之。她把她的心血倾注在了王家两代人身上。
姨母病重期间,在建康任职的王羲之也曾多次探望。但姨母的离去还是让他感到了巨大的悲痛,这悲痛甚至比起七年前母亲去世更为强烈!
他怀念她不仅仅因为她是他的亲人,更重要的是她一生对于书法传承的执着和鞠躬尽瘁。她用笔墨纸砚向后代传递了她强有力的生命能量。
四十七年来,有一双眼睛一直深情地注视着他。在这慈祥的目光里,王羲之有过春风得意,有过新婚燕尔,也有过困顿和挫折,是这温暖的目光照耀他走过了四十七年难忘的岁月。而卫夫人也在这四十七年的注视中得到了回报。她从王羲之和王献之两代人的身上看到了王、卫两家的书法脉动正在向未来流淌,这难道不是她多年的夙愿吗?
在这四十七年中,王羲之经历了太多的悲欢离合与生老病死。但这一次他还是被这可怕的自然规律击垮了。卫夫人的音容笑貌一次次出现在他的脑海中。她不仅是他的至爱亲人,还是他书法和文学的启蒙老师。她为书法传承耗尽了毕生的心血。王羲之被这双重的悲痛击垮了,以至于他感到他多年未犯的癫痫病似乎又要犯了。
他的精神状态使全家人乱作一团……但过了一个时辰他却慢慢恢复了常态。
随着王羲之的一声大喊:“快拿紫毫笔来。”家人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因为他要写字的时候,往往是他精神状态较好的时候。他要用姨母传递给他的技能来纪念姨母,在此刻也只有书写才能使他奔突的情感找到一个释放的出口。他一鼓作气写出了以下文字:
“十一月十三日羲之顿首、顿首:顷遘姨母哀,哀痛摧剥,情不自胜!奈何!奈何!因反惨塞,不次,王羲之顿首、顿首!”
这就是有名的《姨母帖》。我们从王羲之优美劲健的书写中,仍能看出他的书法艺术带有卫夫人格调高古、清婉灵动的神韵。
在王羲之惊天动地的顿首中,卫夫人对王家两代人的呵护轰然崩塌了!让我们共同哭泣吧!同王羲之一起,为了一千六百年前的这位艺术教母,为了中国书法史上的这个伟大女性。
六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皇帝武则天流传下来的诗歌有四十多首。她爱好文艺,在朝中建修文馆,网罗文士不遗余力,对诗歌的繁荣有一定影响。
就在武则天执政中期的一天,她忽然想起唐太宗李世民生前酷爱王羲之的书法,并且死后还用《兰亭序》陪葬的事来。她派人叫来了王羲之家族的后人王方庆,向他询问二王法帖真迹的保存情况。王方庆当时在朝中供职,不敢隐瞒,便将家中还保存有二王真迹二十余件的事汇报给女皇。第二天,王方庆便将包括王羲之《姨母帖》在内的所有家传二王法帖全部献给了武则天。他的献帖实在是出于无奈,因为他知道武则天是一个连她的亲人都敢杀掉的女君主,他献出家传的墨宝实际上是为了免祸。
事情过了半年,武则天再一次召见王方庆,这让他十分害怕。明明书法真迹已经全部上交,女皇帝为什么还要纠缠不休呢?王方庆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去见武则天。他看见女皇的龙案上放着一个大锦盒,吉凶难测。
谁知武则天这次是归还了王方庆献上的全部法帖。他只是让宫廷画师们用双钩的方法把所有的法帖临摹一遍,每一件法帖都有了复制品,她又将书法真迹完璧归赵。
家传的墨宝失而复得,这让王方庆万分感激。只是武则天归还给王家的这些真迹到后来均不知所踪,全部淹没在历史的迷雾中。倒是武则天叫人所临摹的《姨母帖》反而流传了下来。
后来,这宝贵的《姨母帖》流传到明代画家兼大收藏家项元汴手中。他重金购得《姨母帖》后十分高兴,到后来却越来越困惑。原来项元汴一直在不断观摹《姨母帖》,却越看越不像是真迹。因为《姨母帖》是王羲之在十分悲痛的情况下所写,它的风格自然与《兰亭序》大异其趣。再加上他所购买的本来就是武皇朝的摹本,所以引起了项元汴的烦恼。这幅《姨母帖》虽然是摹本,但也十分珍贵。它在一千多年的辗转流传中不知经过了多少文人墨客的把玩激赏一直到今天。换句话说,如果不是当初的临摹,我们现在也不会看到这幅珍贵的作品了。
这幅《姨母帖》现在珍藏在辽宁省博物馆中。
☛ 浏览更多本地新闻资讯,请登录”运城新闻“客户端。
长按二维码通过图片识别下载客户端
▍ 本期责编:张军娜
♫欢迎朋友圈!文章版权归运城日报社所有,请勿转载,侵权必究。
运城网信备案号 A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