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风是什么风?并不是小编打错字了,男风即男色,通俗的讲,也就是同性恋现象或同性恋活动,用英语来说,就是gay。我国历史悠久,这种风尚自然不少,本文就带大家一起来领略历史上那些名人趣事。
一.典籍出处
“男风”二字最早出于《豆棚闲话》第十则:"刘公平素极好男风,那几个小子就是刘公的龙阳君。"这句话浅显易懂,刘公平和那几个小子经常没羞没臊地在一起嘿嘿嘿(此处省略一万个字,一分钟后刘公平抽了根烟,索然无味)。
二、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大家还记得高中学过的《郑风·子衿》,读起来很唯美的那首: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你以为是写给女孩的?那就大错特错了。清代的程廷祚就认为《郑风·子衿》就是描述两个男子相互爱恋的诗,一日不见,如隔三月,可见这两个男子已经如胶似漆到什么地步了!
三、最厌女子,仍为女子丧生
看我文章r的有红迷吗?在《红楼梦》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中,冯渊便是男风爱好者:
这个被打之死鬼,乃是本地一个小乡绅之子,名唤冯渊。自幼父母早亡,又无兄弟,只他一个人守着些薄产过日子。长到十八九岁上,酷爱男风,最厌女子。
男风在《红楼梦》也称为“龙阳之兴”,书中不但描写了宝玉和秦钟的恋情,也描绘了"众学童闹学","薛蟠挨打","贾链狎男宠","贾珍嫖象姑"等情节,可以看出有男宠是多么盛行了。
(贾蓉)果然带了个后生来,比贾宝玉略瘦些,眉清目秀,粉面朱唇,身材俊俏,举止风流,似更在宝玉之上,只是怯怯羞羞有些女儿之态,腼腆含糊的向凤姐请安问好,凤姐喜的笑推宝玉笑道:“比下去了!”
看贾老的写法,我觉得他本人可能也是同性恋。这些人物在书中都是正面人物,尤其是贾宝玉是作者倾注了心血的。 讲句公道话,贾宝玉虽是一位好“男风”并从小就熟谙男性同性恋之道的人,但是,大观园中,他更多的是充当女性同性恋的性伴侣,与未婚女子结下同性恋之缘,他实在是一位女性化的“男子”。
四、踏青对对嬉游侣,只我伤心偏有
这个可能不太著名,清代词人陈维崧(男)与歌僮徐紫云(男)相恋的故事也可谓是感天动地,紫云死后,陈作词悼念。
摸鱼儿
正轻阴来做寒食,落花飞絮时候。踏青对对嬉游侣,只我伤心偏有。休回首,新添得一堆黄土。垂杨后风吹雨溜。记月榭鸣筝,露桥吹笛,说着也眉皱。十年事,此意买丝难绣。愁容酒后微逗。从今怕到岐王宅,一任舞衣轻斗。君知否?三两日春衫,为汝重重啼透。多人瘦,定来岁今朝,纸钱挂处,颗颗长红豆。
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细细品品。
五、怎么看待男风现象
传统礼教主张"正名",强调严格的社会秩序,女性守妇道,男性坚守父亲和丈夫的职责,而男风直接相悖于这些信条,但自历朝历代,文学作品中其均有所表现,统治阶级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直至清朝中期发展到鼎盛,乾隆皇帝不得不出台中国有史以来第一部明确反鸡奸的法令,将成年人出于自愿的鸡奸行为刑事化。
一个没有信心的虚弱社会,总是首先想到控制民众的言行,包括控制他们的性行为。清朝立法禁止同性恋的举动,表明了统治者缺乏自信,也预示了以后的国势衰落。而当今改革开放后,中国重新认识同性恋的努力也表明了社会的进步。
在敦促社会了解和理解同性恋的同时,作为同性恋者也应该学习和借鉴前人,在勇敢地追求爱情的同时,探索出一条能让同性恋生活方式长期生存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