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论语·学而篇》_论语《学而》原文和意思

《论语·学而篇》_论语《学而》原文和意思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2-01-16 07:43:40
阅读:

《论语》是一部非常重要的儒家经典书目,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其中的许多思想深深影响了两千多年来的中国人,成为古往今来的学生所必修的内容。翻开《论语》,第一篇便是《学而》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其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更为千古名句。

《论语》第一篇“学而时习之”是什么意思,其实很多人都错了

在现代,“学习”是一个有着举足轻重意义的词,而在古代,“学”与“习”是两个单音节词。《论语》开篇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是“学习”一词的出处,是《论语》中历年来传播最广泛的一句话,大多数人对这句话的简单理解,是“学习了知识并且时常温习它,不也很愉快吗”,其实远远不止于此。

要想参透这句话的真正内涵,还需翻开古汉语字典来一探究竟。首先是关于“学而时习之”中“习”的理解。这里的“习”肯定不是学习,一般人把它认为作“温习”,但在古文中它并没有这个意思。“习”的繁体字是“習”,《说文解字》对“习”字的本义解释为“数飞也”,即雏鸟反复试飞,宋儒朱熹也提到“学之不已,如鸟数飞也”。试想一下,学习就如幼鸟反复练习飞翔,磨炼羽翼,不是很贴切吗?

《论语》第一篇“学而时习之”是什么意思,其实很多人都错了

所以“习”译作《礼记·射义》“习礼乐”“习射”中的实习、演习更好。现代许多学者常常把“习”字直接译为“实践”,是对“练习”和“演练”的概括。综合这几种解释,可以得出,“学而时习之”中“习”在真正意义上并不是简单的温习,而偏向于对“学”的运用,把所学践行到日常生活中去。

然后是对“时”的理解。大多数人都按照现在的习惯把这个字解释为时时。但“时”在周秦时作副词用,如《孟子》中的一句话“斧斤以时入山林”中“时”正是“在一定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的意思,而“时”作“时常”是后代的意思。同时,按照“在恰当的时候”来理解“时”与按照“应用、实践”来理解“习”是更加相关更符合逻辑的。

《论语》第一篇“学而时习之”是什么意思,其实很多人都错了

因此,这句耳熟能详的“学而时习之”本意应该是“学习了并且在适当的时候运用它”。

为什么是这样呢?不妨结合《论语》全书来看——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可以看出,在《论语》中,一个努力提升自我修养的人可谓“好学”,而且只有在将道德层面上的孝悌信爱仁学通之后,才应该去学习文献知识。换句话说,就是一定要先修德行,再修学问,不把自我的道德提升,学习再多文化知识也是失去意义徒有其表。联想到现今生活中,许多“功成名就”的高端人才却缺乏道德素养,甚至不惜利用高级知识犯罪,不得不说,孔子这种“先学做人,再学文化”的思想,即使在两千年后今天,也是意义非凡。

《论语》第一篇“学而时习之”是什么意思,其实很多人都错了

所以,“学”应该不止是读书,更在乎学做人做事,所以会注重“习”,即对所学的应用、实践,学以致用,才不枉所学。只“学”而不“习”,便是在空谈,或者说,根本不算完整的“学”。

学而时习之,学习了并且在适当的时候运用它,在日常学习中牢记这个道理,一定会受益匪浅的!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