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的成熟和发展,是有唐词的基础的。在唐代的时候,唐诗占据主流,但是很早就出现了词作。比如李白的《忆秦娥·箫声咽》就是一首词。不过在当时,词的地位很低,又称为“诗余”,由此可见唐词的地位。
时光来到了宋代,宋诗在唐诗的基础上很难得到突破,转而倾向于发展宋词。唐词再加上五代词等给宋词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比如今天我们谈到的这首最特殊的唐词:全词27字却独创一个词牌名,深得苏轼的喜欢。且看: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这首词的题目是《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作者是唐代诗人张志和。不过由于这个诗人流传下来的诗歌很少,但是命名为“渔歌子”词牌的词作却有5首,几乎占据了其全部作品的绝大部分。而且这首词全词只有27个字,不过却独创了“渔歌子”这个词牌,影响后世深远。
开篇两句描写了一副绝妙精彩的图画,“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在西塞山之前,有白鹭鸟飞来飞去,而在山下的江水之中,鳜鱼在水里自由自在的游着,更有桃花漂浮在水中,给这个季节增添了几分美丽的色彩。
这是一副绝妙的春意盎然的图景,在这里,有青山绿水,有桃红柳绿,还有白鹭飞,还有鳜鱼肥,这一切都是充满生机,呼唤着朝气蓬勃的力量。
接下来写这美景当中的人物,“青箬笠,绿蓑衣”,在这美丽的景色之中,词人看到了一个渔翁,他头戴斗笠,身着蓑衣,在江边悠然自得的打渔。“斜风细雨不须归”,即便是起了春风下起了春雨,老翁也被这景色给迷住了,不舍得回家。
张志和的这首词,还有相应的历史背景。当时韩愈任湖州刺史,张志和前去拜谒,看到这美丽的景色,两人赋诗唱和,这首词就是张志和的词作品。
到了宋代的时候,苏轼非常喜欢这首词,甚至还写出了一首《浣溪沙》致敬:
西塞山前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
自蔽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从此中内容可以看到,其中几乎全面引用了张志和的词作,由此可以看出苏轼对于这首词的看重了。
渔翁在古代士大夫的眼中,多呈现出世外隐居高人的形象,代表了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也是身负重责的他们所向往的。由此这首词中的意象,在历史上得到广泛流传,也是理所应当的了。
本文图片全部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的意思_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是谁的诗
宋词的成熟和发展,是有唐词的基础的。在唐代的时候,唐诗占据主流,但是很早就出现了词作。比如李白的《忆秦娥·箫声咽》就是一首词。不过在当时,词的地位很低,又称为“诗余”,由
-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赏析_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扩写
唐代: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译文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着,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而
-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_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表达了什么
前言:李清照说过“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物是人非,总是让人无限伤感,却又不知从何说起,这种感觉,大概只有经历顾的人才会懂吧! 《题都城南庄》 【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
-
浣溪沙晏殊中的名句是哪一句_浣溪沙晏殊千古名句赏析
诗词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唐诗与宋词并称“双绝”, 在宋代,词的发展到达了顶峰,代表了宋代最高的文学成就,两宋时期,诞生了无数宋词大家和经典作品,今天,我们
-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_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是一首什么诗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宋·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译文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着,漂浮在
-
渔子歌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_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唐.张志和 xī sāi shān qián bái lù fēi , 西塞山前白鹭飞, táo huā liú shuǐ guì yú féi 。 桃花流水鳜鱼肥。 qīng ruò lì ,lǜ suō yī , 青箬笠,绿蓑衣, xié fēng
-
西塞山在湖州还是黄石_黄石西塞山江滩
世界,真的很大 自然,真的很美 走遍名山大川的你 见识过 风景秀丽的西塞山 是否也知道 隐藏在西塞山的秘密 ---- 神 秘 西 塞 山 千年来 一直被人们百般探究 为什么说战火纷飞西塞山 江水莽
-
《浣溪沙》晏殊名句赏析_浣溪沙晏殊名句默写
晏殊,相信熟悉诗词的朋友对这个名字不会陌生,晏殊是北宋初年著名的词作家,也是公认的神童,七岁能文,后来进入官场后一直官运亨通,做到了等同宰相的职位,可以说一生荣华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