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学弈文言文ppt课件_学弈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学弈文言文ppt课件_学弈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2-03-09 08:44:35
阅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越来越强调文化自信,文言文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最近几年又重新被社会各界重视起来,各种国学班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2017年9月以来,“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部编本)在全国范围内使用开来,从这次部编本的内容调整来看,我们可以嗅到当代语文教育理念上的改变。

这次部编本教材置换了大约40%的课文,古文古诗内容大幅度上升,优选名篇名目124篇,数量上增加80%。

以人教版《学弈》为例,谈如何教好小学文言文?

小学语文教材

古诗文篇目的大幅度增加直接影响到小学教师的教学策略,如何教好小学文言文,成为了语文教学中不可避免的难题。

一、小学文言文阅读中的教学误区

1、过分注重字词句。

大部分小学教师对文言文的教学还停留在文言知识的教学,如文言实词、虚词、句式、把古文翻译成白话文。

这在课堂上体现为:老师一上来就开始每一个字词的意思,学生不停地把老师讲的内容记到书本上,生害怕记漏。

字词解决之后,进行句子的翻译,最后通篇翻译,教师以能不能完整地翻译文章作为教学成不成功的衡量标准。

这种教学手段割裂了文言文教学中“文”与“言”的紧密联系,将古文与现代文等同起来。(“言”是指文言知识,“文”指写法、题材或人文内涵)

2、脱离现实,缺少多元解读。

小学文言文教学有其特殊性,小学生社会经验较少,与文章内容之间存在巨大的时空差距。

教师的教学如果只停留在表面字词以及翻译方面,对文本内涵不甚了解,就会导致学生对古文阅读兴趣骤减,难以体会古文独特的魅力。

此外,文言文毕竟年代久远,长期以来固化的价值解读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难免落入窠臼之中。

但是时代在发展,人们的价值观也在不断地变化之中,对旧文本作出新的解读必不可少。

二、以《学奕》为例谈小学文言文的教学策略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课文《学奕》选自《孟子》,文章精简,内容简单有趣: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以人教版《学弈》为例,谈如何教好小学文言文?

1、读准读顺,激发兴趣

小学文言文的具有特殊性,不同于中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它是文言文学习的启蒙阶段,如何让学生对文言文学习产生兴趣至关重要。

人民日报刊登的《话题:小学文言文应该怎样教?》中指出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应以诵读为主,这是符合儿童认知发展规律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多地引导学生诵读文本,读准读顺,在掌握文言文断句以及重读规律中感受到乐趣。

这个阶段,教师可以先范读一遍,过程中要尽可能的节奏清晰、断句清楚、重读分明。

然后学生自读阶段,可以运用分组读、指名读、齐读、朗读竞争的方式。

2、精选教学点,以今通古,疏通文意

精选教学点至关重要,准确把握学习点可以避免和减少无谓的重复和时间浪费。

我们可以借鉴施茂枝教授在《语文教学:学科逻辑与心理逻辑》一书中介绍活选文言文教学点的三个方法:

首先是选择古今差异大,包括实词、虚词和语法现象。其次是选择再生能力强的,也就是具有典型性和高频率的。再者,是新出现的。

联系我们选择的《学奕》这篇课文实词可以选择:“善”、“诲”、“致”、“惟”、“援”、

虚词可以选择“之”、“以”、“为”、“然”。

这五个实词都是今后文言文阅读中的常用词汇,出现频率很高,且释义不多,具有经典性。

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说过:“文言文中的古代书面语,对本国学生来说,也是一种母语,学生阅读文言文虽然有一定的语言障碍,但绝不像学习外国语那样毫无根基,一切要从零开始。”

因此,教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知道古文字词并不是跟现代文毫无联系的,大部分单音节字的释义仍然存在于现代汉语词汇之中,尽量做到以今通古。

举个例子:“善”,在《学奕》中是“擅长”的意思,但是今天我们仍然常用“善于”这个词汇,“我善于钢琴”这种类似的句子很常见。

“致”,在本文中是“招引,使达到”,但“专心致志”现在仍在使用,学生可能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和使用方法,但是单个字的含义就不清楚,单独拎出来解释,在以后的古文阅读中当“致”单独使用或跟其他字组词时也能明确知道它的意思,如“致远”、“致病”。

再做一下扩展,比如“释”字,在现代汉语当中很少单独出现,常与“解释”搭配。

但在文言文当中“释”字常常以“放”的意思出现,然而这个意思在现代汉语中并未消失,与固定的成语共存,如“爱不释手”、“手不释卷”。

这就是钱梦龙先生说的学生对于文言文并不是“毫无根基”,而是学生只是出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模糊状态,只会用不知道具体意思。

虚词方面,“之”、“以”、“为”、“然”都是极其常见的虚词,释义和用法也比较多,教师可以做出总结,归纳梳理。

举例:之

通国之善弈者也(助词,的)

惟弈秋之为听(倒装句,宾语前置的标志)

一人虽听之(代词,弈秋的教诲)

思援弓缴而射之(代词,代鸿鹄)

虽与之俱学(代词,代专心致志的人)

弗若之矣(代词,代专心致志的人)

在这篇文言文之中就已经涉及到“之”字的大部分用法,教师可以对此做出归纳,时间充足的也可以扩展“之”字的其他用法,如“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往、到”等。

3、联系实际,多元解读

以人教版《学弈》为例,谈如何教好小学文言文?

教材之中选择的《学奕》这篇课文虽然距离久远,但是其中所展现的学习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的道理历久弥新,跟当今社会完全没有脱节。

但是单独讲解这样的道理单调枯燥,教师不妨联系实际,走进学生自己的生活,讲述自己的故事,以不同的故事体现相同的道理,更有趣味。

另外,各大视频网站均有《学奕》的动画作品,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

《学奕》蕴含的道理大部分时候都停留在专心学习这一方面,我们不妨做更进一步的解读,将专心提升到主观学习的层次。

也可以通过文中“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进行拓展,询问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孟子所说的“智”,同学们踊跃发言,教师可就此灌输孟子部分的教育观,增强文化底蕴。

4、熟读成诵,其义自见

小学课本中的文言文通常短小精悍,完全有可能在课堂就可以背诵,因此通常小学文言文教学中让学生熟读成诵就非常有必要。这一教学过程的目的在于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语感以及享受文言文学习的成就感,减少课后负担。

方法也很多,可以采用多种诵读方式:齐读、分组读、指名读、分角色读等等。

具体到《学奕》这篇课文,我们可以采用师生合作的方式全体背诵,具体操作方法为老师说一句白话文,学生背诵对应的古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通常是教学难点,教师不知道怎么教,学生学起来也很枯燥。教学过程中很容易落入“过分注重字词句”、“脱离现实,缺少多元解读”的窠臼之中。

因此,笔者提供“读准读顺,激发兴趣”、“精选教学点,以今通古,疏通文意”、“联系实际,多元解读”、“熟读成诵,其义自见”几点建议,希望能对教师有所用处。

最后,推荐几位特级教师的小学文言文经典课堂以供参考:于永正《杨氏之子》、王崧舟《两小儿辩日》、闫学《伯牙绝弦》。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