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园讲通鉴》第147回继续讲扬雄的故事。讲一个人怎样才能不朽。
对于“三不朽”,你怎么看?
内容节选:
上回讲到,扬雄生活在泥土而思想在云端,因为赋写得好,被汉成帝知道了,就召他做了黄门侍郎,走上仕途。可是,随后,扬雄就发现写赋也没什么意思。用他自己的话讲,就是,“诗赋小道,壮夫不为。”挺大个爷们,成天价咬文嚼字的攒这个诗啊、赋啊的,没劲。
皇帝实际上也不拿他的赋当回事,就是图一乐。
于是,他干脆就不写了。
然后,他也不是当官的性格--跟我一样,哈,仕途这方面便顺其自然,也不去钻营、奔扯。那么,扬雄闲出功夫来干嘛呢?
讲通鉴吗?
哈,差不多。
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经史研究之中。所谓,青春作赋,皓首穷经。
年轻的时候写小说、写散文、写诗赋,拼的是才情、性情。
年纪大了,头发沾白,这时,便沉下来,研究国学经典,做学问,拼功夫。
扬雄做学问,跟当时的很多博士大儒不同,他不是那种所谓的“章句之学”,不是说一字一句的去注解经典,而是仿照经典,本着经典的精神内涵、形式特点,来撰写自己的著作。
《汉书》中说,扬雄
其意欲求文章成名于后世。--《汉书·扬雄传》
他想通过“文章”--这个“文章”的意思,跟现在白话讲的“文章”有区别,在古汉语里就是著作的意思,也包含了现在的意思。扬雄想通过著书立说,靠自己的著作,来传名后世,靠立言来实现不朽。
前面咱讲过《左传》里的“三不朽”--讲过吗?好像提到过,没展开讲过,我讲曾国藩的课程里老是讲这个“三不朽”,这得说中国式励志的核心问题。
它是怎么个意思呢?这里咱大致说说。《左传》里是这样讲的,说是,
(襄公)二十有四年春,叔孙豹如晋。--《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鲁襄公二十四年,也就是公元前549年,这一年,孔子三岁,哈。这年春天,鲁国大夫、也是当时的名臣叔孙豹出使晋国。
晋国的执政大臣范宣子热情接待、亲切交谈。中间,范宣子就问叔孙豹:叔孙先生啊,难得您这样的大贤光临,我有问题想请教您,
古人有言曰,‘死而不朽’,何谓也?--《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我听说,古人有个说法,叫“死而不朽”,这是啥意思呢?您能给我讲讲吗?
叔孙豹有点没反应过来:嗯.......这个.....这个......
范宣子一笑,他接着说:您看是这不是这么个意思啊。就拿我来说吧,我的祖上,
自虞以上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shǐ wéi]氏,在周为唐杜氏,晋主夏盟为范氏。--《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在虞舜以前,我的老祖先被封于陶唐,叫陶唐氏,传了多少辈儿;传到夏朝,我的这支祖先叫御龙氏,传了多少辈儿;然后,传到商朝,叫豕韦氏,又传了多少辈儿;然后,传到周朝,我这支祖先叫唐杜氏,传了多少辈,然后,其中一支到了晋国,被封在范地,成了范氏,然后传到我这。这样上千年来,代代传承,是不是,就是不朽呢?
叔孙豹这会儿听明白了,他摇摇头:不是,范先生啊,您说的这个,据我所知,
此之谓世禄,非不朽也。--《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这叫“世禄”,只是血脉相传,还不能叫“不朽”。那么,什么叫不朽呢?
豹闻之,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一个人活着的时候,如果能做到立德、立功、立言。然后,他死了,他的德行能继续感召人;他的功业,能继续造福于人;他的言论思想,能够继续启迪人;而且代代不绝,这样才叫做不朽。
好了,这就是中国文化中著名的“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这是中国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最根本、最主流的思考、认识。
人活百年,终有一死。死了,死了,一死百了,那么,活的意义在哪呢?生命的意义在哪呢?
在哪?
在“三不朽”。
我们的先哲认为,
......
如果您还没看,或者没发个评论,请点下面的“阅读原文“,可以跳转到爱奇艺视频播放的页面。
谷园大众国学智慧书系列
《吃透曾国藩》:浓缩曾氏智慧的精华。
《人生四书》(修订版):融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儒家智慧总结。《极简周易》(《简易经》修订版):史上最简明易懂的周易智慧。《这才是战国》:《谷园讲通鉴》的战国部分,中国历史最智慧的一段。《这才是秦汉》:《谷园讲通鉴》的秦汉部分,中国历史最霸气的一段。
看完以上五本书的朋友,可以加入谷园学习社,与谷园随时做微信交流。
- 上一篇:白龙湖筏钓_白龙湖最好钓鱼位置
- 下一篇:愿你所有的泪水都是因为感动_歌曲我愿人长久